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讲_本体论哲学:传统与变革
第三讲_本体论哲学:传统与变革
—————————————————————————
数的宇宙论及其意义 “逻各斯”观念的起源与意义 “是”的发现:巴门尼德创立本体 论
• 毕达哥拉斯以一种方式来讲哲学, 以便把思想从它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没有思想,就不能认识和知道任何 真实事物。思想在它自身中听见和 看见一切;别的(感觉)是跛而且 盲的。毕达哥拉斯用数学观念来达 到他的目的,因为数学观念是介于 感性事物与思想(普遍,超感觉的 存在)之间的中介,是自在自为者 的预备形式。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至于形而上学这一名称,我们不能相信它是完 全偶然产生的,因为它与科学是那么精确地相 吻合:因为对于被称之为“自然”的这个词, 我们除了通过经验就无法得出自然的概念来, 所以跟随在它后面的这门科学就叫形而上学 (由meta和physics转来)。这是这样一门科 学,它彷佛是置身于物理学的领域之外,在物 理学的彼岸。
—— 黑格尔 《哲学史讲演录》
4、我们现在才真正讲到了新世界的哲学。这 种哲学是从笛卡尔开始的。从笛卡尔起,我们 踏进了一种独立的哲学。这种哲学明白:它自 己是独立地从理性而来的,自我意识是真理的 主要环节。在这里,我们可以说到了自己的家 园,可以象一个在惊涛骇浪中长期漂泊之后的 船夫一样,高呼“陆地”。笛卡尔是那些将一 切 从头做起的人们中间的一个;近代的文化,近 代哲学的思维,是从他开始的。
• 在追问中,我们证实了这样的危机: 当我们全神贯注于技术时,我们还是 不能体会到技术的本质的到场,当我 们沉浸在审美注意时,我们也不再看 守和保护艺术的趋于到场。越是追问 着深思技术的本质,艺术的本质就会 变得愈加神秘。
• 我们越走近危险,通向拯救之力开始 发光的道路就越是明亮,而我们也就 变得愈加需要追问。因为追问是思的 虔诚……。
————————————————————— 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录》
笛卡尔通过“我”证明了纯思,纯思从此不再与“我” 分开。把纯思与“我”分开的是柏拉图的理念世界,真理 在彼岸。笛卡尔认为,真理在“我”中,纯思的“我”可 以开辟全部的真理,真理是“我”作为“我”的责任,此 “我”非物质的、欲望的“我”,人在纯思中的“我”才 是自由的,自由的“我”才是人格的“我”,人格的“我” 才有权得到别人的尊重,每个人应该得到尊重只是因为每 个人都是理性的存在者,是纯粹思维的主体。
海德格尔:发生在上世纪末的所 谓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破产,恰 恰是时代精神衰落的表现,是当 代人丧失精神的表现。
黑格尔:理性本体论的完成
几乎20世纪每一种重要的哲学运动都是以攻
历史中的这样一个现象永远不会被人遗 忘,因为它揭示了在人心中有更美好的事物 的萌芽,以及达到这种事物的能力,而在此 之前没有一个学者曾经从先前的历史事件的 进程中推论出这一点。 —— 康 德
——————————————————————
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理解笛卡尔 近代启蒙与自由的原则?
康德:知性与理性之区分
第三讲
————————————
本体论哲学
——传统与变革
第一节 本体论释义
—————————————————
本体论:研究存在者的存在规定 康 德:形而上学是人的自然倾向 海德格尔:遗忘存在,人类无家可归
如果说形而上学已实际存在,那么,即使不把它 看作学问,也应当是自然的倾向。人类理性并不 只是因为博学多识的虚荣心的推动,而实在是由 于其自身内部的要求所激励,热烈地趋向“理性 之经验的运用及由此引申而来的原理所不能解答 的问题”。所以无论何人,当其理性成熟到可以 思辨时,就常有某种形而上学存在,而且将继续 存——在—。——————————————————————
2、自由是如何可能的:人心的(理性的) 实践用法就是通过社会交往,建立社会关 系来获得一个社会世界。人在社会世界中 是自由的,人如果没有能力来中断在人身 上起作用的生物学规律,就没有社会世界。
———————————————————————— 康德最伟大之处在于:他在自然中杀死了一个 上帝,同时又在精神中建立起一个上帝。
问题与思考
• 1、如何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拥有共同 的思想前提?
• 2、如何理解马克思在《1844年手稿》中指 出的:“自然科学应当结束它那种抽象物质 的观点,或毋宁说是唯心主义倾向”?
第三节 本体论的近代变革
1、西方近代理性本体论的起步
—————————————————————————
笛卡尔之“我思”及其意义 康德重新探讨理性本体论的 可能性:知性与理性之区分 黑格尔之完成理性本体论
—— 黑格尔 《哲学史讲演录》
本体论在欧洲近代发生了一次重大的转折,即 从古代的理念(超验)本体论转向近代的理性 本体论。
理念是指超越个人之上的一种普遍的客观思想, 理性则是指人自身的能力。
哲学命题不同于科学命题,人类凭此发动思想 革命,重新理解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重 新建立一种新的世界原理。这是思想的任务。
思想要比感觉更高贵,而思想的 对象要比感官知觉的对象更真实。
要有相当高教养的人才能把他的兴趣指向 逻辑的纯粹规定,对这些逻辑规定加以自 在自为的考察。······还有一层较深远的意 义,即在于我们是从思维的本身去推演出 这些思维的规定,即从思维本身来看它们 是否是真的。(此谓“思辨”)
—— 黑格尔
——————————————————
黑格尔极其珍视笛卡尔和新教的原则对于欧洲文化生命 的自我拯救起到的极为关键的作用。
1、笛卡尔是彻底的从头做起,带头重建哲学基 础的英雄人物。哲学奔波了一千年之后,现在才 回到这个基础上。
2、在这个新的时期,哲学的原则是从自身出发 的思维,是内在性。这种内在性一般地表现在基 督教里,是新教的原则。现在的一般原则是坚持 内在性本身,抛弃僵死的外在性权威,认为站不 住脚。按照这个内在性原则,思维,独立的思 维,最内在的东西,最纯粹的内在顶峰,就是现 在自觉地提出的这种内在性。
道德是自由的认识理由,自由是道德的存在理由
实践理性是这样一种能力,由于它认识到绝对的无条 件的事物于是它可以抑制自己个别的利益和欲望。人 因为皆有压抑自己个别的欲望去遵守一个绝对的无条 件的事物的能力,因而人都是理性存在者,而不仅仅 是知性存在者。科学让人获得充分的知性,一个被科 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人,是一个知性存在者,他只是比 动物更聪明一些而已,但人还应该是理性存在者。这 是康德的一再告诫!
————————————————————————— 康德认为——“形而上学”原先的编纂学
含义却表达了形而上学的根本性质。
海德格尔:人,诗意地栖居
—————————————————————————
• 按照中世纪本体论的讲法,“存在”是个“超 越者……如果有人因此说”存在‘是最普遍的 概念,那并不是指存在的概念是最清楚的,无 须进一步探讨。毋宁说,“存在”概念是最晦 暗不明的。存在的不可定义性并不是叫我们取 消对存在的意义的追问,而是逼使我们去正视 它。我们总已经生活在一种存在的领悟中,但 同时存在的意义又归于晦暗,这一事实说明, 完全有必要重新追问存在的意义。
第二节 从宇宙本原学说到本体论之创立
1、宇宙本原学说的旨趣
—————————————————————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本原追寻的困境 赫拉克利特对本原问题的扬弃
黑格尔:真正的哲学是自西方 开始的。惟有在西方这种自我 意识的自由才得到发展,因而 自然的意识,以及潜在的精神 就被贬斥于低级地位。 在东 方的黎明里,个体性消失了, 光明在西方才首先达到灿烂的 思想,思想在自身中发光,从 思想出发开创它自己的世界。
—— 罗 素 《西立
—————————————————————————
感性世界与理念世界的二分 柏拉图:学习就是回忆 西方中世纪文化衰微之根源
Thought is nobler than sense, and the objects of thought are more real than those of sense-perception.
——————————————————————— 上帝终有一天会对它的造物感到不满,要把 这一切都毁掉,让一切从头开始。——歌 德
马克思:德国哲学是法国革命的 德国理论。
弗洛姆:历史证明,在整个欧洲 思想界,德意志民族的特殊使命 就在于把一种伟大的运动引入人 类灵魂的大脑,使它们在人心深 处安定下来。
思维规定是一种纯粹的精神 力量。这些思维规定是事物 内在的核心。
—— 黑格尔
真正的哲学思想从巴门尼德起步了,在这 里面可以看见哲学被提高到思想的领域。 一个人使得他自己从一切的表象和意见里 解放出来,否认它们有任何真理,并且宣 称,只有必然性,只有“存在”才是真的 东西。
—— 黑格尔
在哲学上,这是从思想与语言来推论整个世界的最早 的例子。……很值得我们看一看其中包含有哪些真理 的要素。 This is the first example in philosophy of an argument from thought and language to the world at large.
—— 黑格尔 《哲学史讲演录》
3、这个原则是从笛卡尔开始的。那独立自由的 思维应当发挥作用,应当得到承认。这一点,只 有通过我的自由思索,才能在我心中证实,才能 向我证实。也就是说,这种思维是全世界每一个 人的共同事业、共同原则;凡是应当在世界上起 作用的,得到确认的东西,人一定要通过自己的 思想去洞察;凡是应当被认为确实可靠的东西, 一定要通过思维去证实。
实践理性高于理论理性
—————————————————————————
理论理性为自然立法,从而使科学知识成为可能,作 为意志能力的实践理性为自身立法,从而使人能够自由地 按照理性自身的法则规范自身的行为。人的认识能力虽能 为自然立法,但人却仍然不得不服从他为自然确立的法则, 因而人没有超越自然的自由,但人还是有理性的自由存在, 即实践理性。实践理性高于理论理性。只有实践理性才能 使人超越自然必然性的限制,即超越感性经验的界限而达 到无限的自由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