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设施栽培及反季节栽培
⑷气流缓慢,影响CO2运动和光合作用。 ⑸CO2不足,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CO2远远 超过呼吸作用放出的CO2 。 ⑹表土盐份的积聚。蔬菜保护地不受雨水 的冲刷,气温、土温均比露地高,土壤蒸 发量大,盐分随土壤水分上升,造成土表 盐分积聚,土壤溶液的浓度显著高于露地, 栽培时间越长,土壤盐分积累越多。保护 地土壤盐分是集聚上升型;露地栽培温度 低,土壤盐分上升慢,同时受雨水冲刷, 是溶解下降型。 3、要有耐低温、耐潮湿、弱光、株型紧凑 和早熟丰产的品种。
5、根据各种栽培设施及蔬菜选择合适定植 期及播种期。 6、用好除草剂。 7、即使追肥浇水。茄果瓜类蔬菜一般在5月 中下旬产品器官迅速膨大期及时追肥浇水, 满足生长需要。
五、遮阳网覆盖的几个原则
㈠遮阳网覆盖的几个原则 1、播种至出苗前可进行浮面覆盖,不须进行揭网 管理,但必须注意在出苗后及时于傍晚揭网。移 苗、定植后至活棵前也可进行浮面覆盖,但应进 行日盖夜揭的管理。 2、出苗及活棵后应进行棚架覆盖。 3、早春夏熟瓜茄豆类蔬菜定植后可进行防霜覆盖, 在小拱棚或大棚内的小拱棚上均可覆盖,如果在 薄膜小拱棚上再盖上遮阳网,防霜效果更好,但 应进行日揭夜盖的管理。
3、防虫网使用注意事项: (1)覆盖前一定要土壤消毒,杀死残留在土壤中 的病菌和害虫,切断传播途径。防虫网四周要压 严压实,防止害虫成虫潜入产卵。 2、实行全生育期覆盖,一般覆盖如小白菜(小青 菜)生育期短,下足基肥即可,生育期间不再追 肥,不给害虫入侵机会。 3、小拱棚覆盖栽植蔬菜时,拱棚高度要高于作物 高度,避免菜叶紧贴防虫网,给网外的跳甲等害 虫取食菜叶及产卵于菜叶带来可能。 4、在气温特别高时,网内的地气温(离地+5cm) 均比网外高,此时可结合遮阳网一起使用,或选 择黑色防虫网。
⑴照度低。光线透过多层覆盖的玻璃、薄 膜等材料时,其入射率和入射量均比露地 低,其中紫外线和红外线的入射量受玻璃 的影响透入很少,或基本不透入。紫外线 对菌核病、灰霉病等多种病菌有很强的杀 伤能力,对果实着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缺少紫外线对防各种蔬菜病害和果色着色 不利。缺少红外线影响室内温度的升高, 蔬菜作物得不到足够的地温和气温,则根 系的吸收能力和地上部分物质的合成、运 转、积累都会受到抑制,也不能进行正常 生育。
塑料大棚内一天的气温变化也比较大,据3 月中旬测定,在晴天条件下,大棚内一天 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下午1~2时,最高土温 (10厘米深处)出现的时间比最高气温时出 现的时间晚3个小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 之前,每天日出1~2个小时后气温即很快上 升,在不通风的情况下,从日出到出现最 高气温时,平均每小时升温7.2℃,下午3时 后气温开始迅速下降,到日落时平均每小 时降温5.2℃,从日落到出现最低气温的这 段时间气温下降缓慢,平均每小时降温1℃ 左右。
二、设施栽培的作用和特点
作用: 蔬菜是人们每天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蔬菜以 鲜菜供应为主,露地蔬菜生产的季节性不能满足 人们周年食用,冬季低温霜冻,夏季高温干旱、 暴雨频繁,蔬菜生产环境条件恶劣,造成蔬菜生 长差、品种单调、效益差。保护地栽培是解决缺 菜、提供多品种的重要途径,也是进行蔬菜反季 节栽培的主要手段。蔬菜保护地设施栽培因设施、 生产季节及栽培目的的不同,有大棚(保护地) 电热温床育苗、早春早熟栽培、晚秋延后栽培、 夏季抗高温暴雨栽培、高产优质(无公害)栽培、 软化栽培、假植贮存保鲜、引种驯化、加速繁殖、 增加繁殖代数和保护地留种等作用。
㈡遮阳网覆盖的效果 早春:防霜效果明显,且可提高温度0.5~2.0℃, 提早播种或定植10天左右,且活棵快。 夏季:夏季育苗,遮阳网代替芦帘,出苗早,成 苗率高,一般成苗率可提高40%以上;秧苗质量 提高50%以上。夏季栽培,可使茄子、甜椒等夏 熟蔬菜延长上市期,如茄子在7-9月的产量增加 18.6%,甜椒增加49.5%;伏缺小青菜增产15%以上, 但一定要在出苗后加强管理,如一盖到底不加管 理将导致减产。对秋播的如莴苣、茼蒿、早萝卜 等可提前到夏季播种,可提早2-4个月。大蒜苗覆 盖后出苗数增加44.54%,叶片增加,植株增高。
3、湿度 大棚内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规律是:棚温升高, 则相对湿度降低,棚温降低,则相对湿度升高。 晴天、刮风天,则相对湿度降低,阴天、雨(雪) 天,则相对湿度显著上升。 大棚内相对湿度达到饱和状态时,提高棚温可以 使湿度下降。当棚温为5℃时,提高1℃相对湿度 可下降5℃,在棚温为5~10℃时,每提高1℃,则 相对湿度可下降3~4℃。当棚温达到20℃,相对 湿度为70%;棚温30℃时,则相对湿度为40%。 当空气湿度高时,土壤蒸发量小,土壤不易变干。 大棚薄膜上夜间时常凝聚大量水珠,形成“冷雨” 降落到地面,使大棚畦面潮湿,形成板结层,如 不加强中耕,将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妨碍作物 根系的生长,栽培时要倍加注意。
特点: 蔬菜保护地设施栽培是在人为创造的环境 条件下,在露地不能生产或者产量很低的 季节能进行正常生产的栽培。它可以延长 蔬菜供应时间,增加花色品种,获得比露 地更高的产量。与露地栽培相比,它的特 点是: 1、必须有特殊的保护设施。如地膜、冷床、 温床、小棚、中棚、大棚、网室或温室等。 2、保护地有不同于露地的特殊环境条件。 当前我国使用节能蔬菜保护地设施与露地 栽培相比较,有下列不同:
目前,塑料薄膜棚内的小气候的控制水平 是很低的,在生产管理上更加需要认真解 决好塑料棚内的小气候调节问题。现将一 些行之有效的调节方法介绍如下: 1、通风 2、保温 ⑴加设二道保温幕。 ⑵围“裙子”,夜间在大棚外四周围一道 稻草帘(高约1.5米),可使棚内气温提高 1℃ ⑶加设地膜覆盖。 ⑷大棚、小棚相结合。 3、加温
三、塑料大棚的小气候条件及调节
1、光照。塑料大棚的光照状况决定于季节、时间、 天气条件,棚的方位、结构、建筑材料、覆盖种 类和使用情况等。 大棚内垂直光照强度由高处向下逐渐减弱。大棚 顶部内照度为61%,中间部位(距地面150厘米高 处)照度为34.7%,近地面的照度为24.5%。 大棚内水平照度比较均匀,据观察南北延长的大 棚东侧白天垂直各层次平均光照强度为29.1%,中 间为28%,西侧为29%,水平光差仅为1%。东西 延长的大棚南侧为50%,中北侧为30%,南北相差 20%,不如南北延长的大棚光照均匀。 塑料薄膜对紫外光的透过率比玻璃要高,所以大 棚内的作物健壮,抗病、品质好,着色好。
四、地膜覆盖技术要点
1、深耕细整土地。盖地膜后各种蔬菜根系发达, 分布范围广,故深耕细整,做成瓦畦形的畦面, 不能有大土块,畦面稍加镇压,使畦面平整,便 于地膜紧贴畦面。 2、施足底肥。地膜覆盖栽培产量高,消耗养分多, 追肥不方便,最好一次施足底肥,有机肥比一般 栽培增加0.5-1倍,注意N、P、K配比。 3、浇足底水。 4、抓好盖膜质量。其要求是:⑴畦表面无大土块, 畦面要平整,不出现凹凸不平的部位;⑵地膜要 贴紧畦面不松弛,四边均要拉紧埋实;⑶畦面上 播种,栽苗处的地膜孔上必须用土封严,以防从 孔上或破裂处漏气,灼苗、散热、跑墒、滋生杂 草。
⑵温差大。露地晴天昼夜温差一般也只有8-13℃ 左右,但大棚内比较暖和的晴天中午前后在密闭 条件下温度可高达40-50℃甚至更高,天亮以前温 度降至最低点,昼夜温差一般能达到20-30℃。昼 夜之间适当的温差对增加光合作用,减少呼吸作 用以及干物质的积累是有利的。但温差过大,超 过蔬菜作物对高低温所能忍受的范围,也不利于 蔬菜的生长与发育。 ⑶湿差大。中午前后气温高,空气相对湿度低, 夜晚温度低,空气相对湿度高。晴天中午大棚内 似沙漠,极为干燥,夜晚,即使晴天,其相对湿 度常达90%以上,而且持续8~9小时以上,空气 绝对湿度比外界高出5倍以上。空气湿度过高对大 多数蔬菜病害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蔬菜设施栽培及反季节栽培
江阴市蔬菜副食品技术推广站
一、设施栽培概念 二、设施栽培的作用和特点 三、塑料大棚的小气候条件及调节 四、地膜覆盖技术要点 五、遮阳网覆盖的几个原则 六、防虫网生产 七、几种主要蔬菜的反季节栽培技术
一、设施栽培概念
蔬菜设施栽培也是蔬菜保护地栽培,它是 在人为的设施条件进行的生产,包括如何 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建造保护地设 施和在人工条件下进行科学管理。保护设 施地栽培的发展水平。是农业现代化的标 志之一。
六、防虫网生产
夏秋季节,台风暴雨,自然灾害频发,同时也是 病虫害的高发季节,虽然有很多的新品种农药问 世,并得到推广应用,但由于害虫发生量大,虫 体抗药性不断增强,造成用药次数增多,药量加 大,蔬菜污染加重,体内残留的毒素也大大增加, 治虫效果却不理想。尤其是一些速生菜,生长期 短,用药频繁,有时用药不当,害虫未被杀死, 易引起植物危害。减少农药污染,生产放心蔬菜, 已成为大势所趋,防虫网的问世,较好地解决了 这问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早秋:早秋覆盖遮阳网有减轻病害、防治蚜虫和提早播种 等效果。据试验:秋甜椒病毒病减轻80%,座果率增加 200%,果重增加50%,前期产量增加43.7%。 晚秋:保暖防霜冻,延长生长期,增加产量。据常州等市 试验,12月覆盖大白菜增产53.2%,80天花椰菜覆盖后不 受冻害,推迟至元旦上市。秋莴苣覆盖后减轻腐烂。 冬季:主要防霜冻,保持蔬菜质量鲜嫩,且增产30%左右, 在冬季育苗上效果也较明显。 防风效果:遮阳网的防风效果为60%,在风速17米/秒时网 内离网5cm处为6.8米/秒;在风速6.6米/秒时,离网10cm处 为2.2米/秒,离网25cm处为1.4米/秒,离网50cm处为0米/ 秒。 防暴雨:可避免雨水对地面的直接冲击造成的土面板结, 据测定,在日降雨90mm的暴雨下,水滴对地面的冲击力 比不覆盖的小5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