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中考考点归纳与点拨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初三化学中考考点归纳与点拨考点1:物质的变化、性质、反应类型(1)判别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发光、放热、爆炸既可能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
(2)物质的色、态、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度、导热性、导电性、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在化学变化中才体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腐蚀性、毒性等)。
(3)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A+B→AB)、分解(AB→A+B)、置换(C+AB→AC+B)、复分解(AB+CD→AD+CB)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关概念的关系得氧——被氧化——还原剂(C、CO、H2等);失氧——被还原——氧化剂(02、CuO、Fe203等)。
考点2:空气的成分、应用、污染和防治(1)空气成分及体积分数:N278% 022l%、稀有气体%、C02%其他杂质气体%(2)应用:氧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氮气(作保护气等)、稀有气体(作保护气或电光源来产生各种色光,如氖气一一红色光)(3)污染大气的物质是可吸入颗粒(如沙尘)和有害气体(主要是CO、N02、S02),大气污染引发三大环境问题一一温室效应(C02,但C02不是大气污染物)、酸雨(S02)、臭气空洞(氟氯代烃,即氟里昂)(4)三大化石燃料一一天然气、石油、煤(燃烧都会产生C02,石油在驱动汽车、飞机时尾气中有氮氧化物,煤燃烧会产生S02)。
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取之于水来源丰富、等量燃烧放出热量最大、燃烧产物是水没有污染)但现有技术条件下成本较大。
改善能源结构(如开发氢能源、用酒精代替汽油、西气东输用天然气代替煤气等)、控制有害气体的排放等能有效防治气体污染。
考点3:氧气的性质、制法、用途(1)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降温可变为淡蓝色液体,甚至变为淡蓝色雪化状同物质主要现象化学方程式碳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 + O2点燃 CO2硫发出蓝紫色火焰;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S + O2点燃SO2磷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自烟 4P + 5O2点燃2P2O5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3Fe + 2O2点燃Fe3O4铝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4Al + 3O2点燃2Al2O3镁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空气中即可燃烧) 2Mg + O2点燃2MgO2KMnO4加热K2MnO4+ MnO2+ O2↑(固固加热型)(查、装、定、点、收、离、熄)2H2O2H2O+ O2↑ (固液不加热型)(Mn02作催化剂“一变两不变”)可用排水法(不易溶于水)或向上捧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32>29)收集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氧气(氧气的沸点比氮气高.物理变化)。
(3)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考点4:燃烧、缓慢氧化、自燃和爆炸燃烧一一即剧烈氧化(在有限空间内的急速燃烧会引起爆炸) MnO2氧化缓慢氧化(可能引发自燃):钢铁生锈、动植物呼吸、食物腐烂、酿酒制醋等燃烧三条件(缺一不可)一一可燃物、助燃物(通常为氧气)、达到着火点灭火只需去掉一个条件(三缺一)即可。
要记住一些消防安全标志。
考点5:物质的组成与构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1)宏观上,物质由元素组成(可由一种元素组成单质,也可由多种元素组成化合物)。
元素是核电荷数相同(即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2)原子中有: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3)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律:第一层最多只能排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只能排8个电子:最外不能超过8个电子。
【要求会书写1-18号元素的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数决定化学性质粒: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不再分裂.原子之间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因而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学变化:宏观上物质种类变、元素不变:微观上分子种类变、原子不变)。
考点6:化学用语的正确书写及其意义(J)元素符号:①书写“一大二小”:②两(或三)重意义一一元素、一个原子(还可能表示某种单质)。
(2)化学式:①书写单质一一金属、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用元素符号表示(他们的化学式与元素符号相同)化合物一一要借助化合价来书写,“左正右负、标价交叉、化简检验”(或用最小公倍数法)常见化合价口决:“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铜汞二价最常见,单质一律为零价”“负一氢氧硝酸根、负二硫酸碳酸根、还有负三磷酸根、只有正一是铵根”注意:离子与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有“一同”(数值相同)“两不同”(位置不同、数值及正负号顺序不同)。
②意义:有三重或四重意义一一宏观物质与宏观组成、微观粒子与微观构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有四重意义,其它情况只有三种意义) 归纳:元素符号各方位数字的意义化学方程式①书写“一写、二配、三注、四等”;②有“质”(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 ③有“量”(质量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考点7: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多种成分):如空气、溶液、合金等金属单质 物质 单质(一种元素)非金属单质 纯净物(一种成分)氧化物、酸、碱、盐 化合物(多种元素)有机物 考点8:水及水资源的利用(1)根据电解产物的体积比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推知水的组成及其分子构成.水的化学性质(2)水的净化处理: ①从天然水得到自来水絮凝剂(如明矾)吸附→沉淀→过滤(一贴、二低、三靠) →活性炭吸附→杀菌消毒 ②从自来水得到纯净水蒸馏(原理:自来水→水蒸气→纯净水;注意:温度计的水银球位置及冷凝水的流向) (3)硬水与软水①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叫硬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
②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浮渣多、泡沫少)和软水(浮渣少、泡沫多)③通过煮沸(生活中)或蒸馏等方法可以将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浓度降低(即软化)。
(4)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①水体的三大污染源:工业三废(气、渣、水)、农药与化肥、生活污水 ②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③治理水污染:对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对工业废水,要求工厂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考点9:有关化学计算 (1)化学式的计算:元素种类、一个分子中的原子总数、相对分子质量、各种元素的质量比、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元素质量(2)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元素 符号 电荷数及正负号 一个微粒中原子的个数 化合价所表达的微粒的个数利用质量守恒进行有关计算(质量、推未知物的化学式),根据化学方程式隐含的质量比进行相关计算。
【设(设未知数)、写(写方程式)、列(列关系量)、解(解未知数)、答(简明作答)】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量以及由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来的量都是纯物质的量.含杂物质参与反应或生成含杂物质时要通过乘以纯度转化成纯物质的量。
溶液参与反应的实质是溶质参与反应。
应由溶液的质量乘以溶质的质量分数求出溶质的质量后方可代入计算。
(3)溶液的计算:(见溶液部分)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科学是把双刃剑往往让人喜忧参半,要正面评价科学的作用,不可因噎废食,而要趋利避害。
开放性试题有知识型、社会型、科学素养型三类,它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只要合理就可得分。
知识型问题(如固液作用产生气体的反应)宜采取章节搜索的办法找到切题的答案;社会型问题(如环保、能源、)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回答:科学素养型问题(如谈完成某一探究实验受到的启示)可从猜想要有依据、探究可用多组对比、判断要有依据,科学研究要大胆猜想、勤于思考、严密设计、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等方面进行回答。
考点11:碳及其化合物(1)几种碳单质的物性及用途金刚石、石墨: 结构不同(都由碳原子构成,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决定物性不同(颜色、硬度、导电性不同):物性不同决定用途不同(金刚石作钻石、钻头、刻刀;石墨作铅笔芯、润滑剂、电极)。
C 60:该物质由C 60分子构成.每个C 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C 60分子形似足球。
木炭、活性炭: 都有强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如脱色)和异昧(如除臭)。
焦炭:用冶炼金属。
炭黑:用作橡胶填料,可增强橡胶的耐磨性。
①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最轻气体。
具有可燃性、还原性。
2H 2+02点燃2H 20(可燃性) *CuO+H 2加热Cu+H 20(还原性)②实验室制法:Zn+H 2S04(稀)==ZnS04+H 2↑ Zn+2HCl(稀)==ZnCl 2+H 2↑(固液不加热型)考点12:燃烧与灭火 燃料与能源(1)燃烧要同时有可燃物、助燃物(通常为02)、达到着火点,灭火只需三者缺一。
(2)灭火器的选择:棉布、木材一泡沫;油、气一干粉;图书、档案资料一C02。
工产品)(4)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充足的氧气:二是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5)化学变化包括“两变化”:物质变化(生成新物质)和能量变化(放热或吸热) (6)新燃料: 乙醇 C 2H 50H+302点燃2C02+3H 20氢气 2H 2+02点燃2H 20(最清洁、最理想的燃料)开发新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缓解化石燃料的耗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考点13:金属(1)金属的化学性质:①与氧气反应:Mg 、Al 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有较强的抗腐蚀性;Fe、Cu在加热时能与氧气反应;Au不与氧气反应,即“真金不怕火炼”。
②与酸(盐酸、稀硫酸等)反应:金属活动顺序H之前的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
(图象:快慢看斜率、多少看高低)③与化合物溶液反应:金属与化合物溶液发生置换反应遵循金属活动“前置后”的顺序。
(2)合金: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共熔体。
属混合物。
与各组成物比.合金的硬度更人、强度更好、因而用途更广,但熔点更低。
(3)金属的冶炼: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如CuO、Fe203)都可被C、CO、H2还原成单质。
(4)铁生锈的条件:同时接触氧气和水。
(保持干燥、隔绝空气、涂上或镀上保护层等可防生锈)考点14:溶液1.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分散到溶剂中形成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不溶于水的固体小颗粒(或小油滴)经振荡暂时分散到水中形成悬浊液(或乳浊液),浊液不均一、不稳定。
2.溶解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分散到溶剂中的过程,包括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的吸热过程和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水合的放热过程。
记住NaOH固体、浓H2SO4溶于水,CaO与水反应放热,NH4NO3固体溶于水吸热。
乳化是油脂在乳化剂(如洗涤剂)作用分解成小油滴进入到水中的过程。
3.一定温度下,往一定量的水中加入某溶质,当所得溶液不能再溶解更多的该溶质时,此时的溶液称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反之,则为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