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职业经理人

中国职业经理人

如何做好一个合格的职业经理人、1、职业经理人的使命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是经理人)所谓职业经理人是指以企业经营管理为职业,深谙经营管理之道,熟练运用企业内外各项资源,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担任一定管理职务的受薪人员。

这一概念包括两层含义:其一,经理人职业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管理已经成为一门科学性、专业性极强的社会职业,有其专业化的职业体系与行为规范,其职业标准与成就已逐渐被社会广泛认同;其二,具有经营者职业资格经理的人员,将其工作视为职业生命,有相应的社会角色标准与压力约束,在社会选择机制作用下不仅仅追求物质利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体现一种职业文化与职业精神,并以此激发经营者的创造智慧与献身精神。

职业经理人是经营组织单位当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它的重要使命是短期当中投入少产出大,中长期做到持续健康发展。

具体而言是指在一个所有权、法人财产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企业中承担法人财产的保值、增值责任,全免负责企业经营管理,由企业聘任,以年薪、股权、期权等作为获得报酬主要形式的职业化企业经营管理专家。

经理是在组织中负责监管他人工作的成员。

顶层经理,负责政策制定和组织的全面工作;中层经理负责执行顶峰管理层确定的政策以及部门的日常工作;一线经理负责在普通雇员中贯彻实施企业的政策任务。

2、职业经理人同领导人的区别领导人重战略,经理人重战术;领导人重决策,经理人重执行。

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不一定能成为好的职业领导者。

好的职业领导者首先是决策者,他必须做出决定,并且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责任感来承担责任。

而优秀的职业经理人首先要是好的执行者。

3、职业经理人同老板的区别经理不是有形和无形资产风险的主要承担者,老板不一定懂管理、抓业务,而经理人不同。

经理与老板,工作上互相补充,相互辅助,才能造就企业的均衡发展态势。

老板作为投资者,拥有资产的所有权,其风险与责任较经理要强烈的多。

角色定位不同,工作内容不同,构成对经理与老板职业行为的不同规范。

老板的工作着重于策划企业总目标,开发创意,主要研究企业的战略性问题;一个成功的老板,应该把找合适的人作合适的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任务。

而经理的工作着重于从事专业技术上、专业能力范围内的事情,从事事务的具体管理,主要研究企业发展的战术性问题;一个出色的经理,应该发挥工作主动性,主动投入于企业的经营事务中,带动全体员工为达到企业发展目标而毕生奋斗。

二、职业经理人的基本特征:(一)精湛的业务能力;(二)优秀的个性品质;(三) 健康的职业心态(一)精湛的业务能力职业经理人毫无疑问应该具备必要的业务能力,以驾驭现代企业这个高度复杂的"机器"。

这种能力是一个人的素质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的综合体现,而尤以抉择能力、创造能力、应变能力更为重要。

1.决策能力:今天的时代是所有企业面临不断变化革新的时代,是出了问题而设法解决的时代。

企业有技术专家,有智囊群体,他们负责给企业提出多种建议性方案,而经理人的职责就是从中进行选择,拍板决断,所以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并不为过。

如果职业经理人缺乏这种决策能力,就难以分辨各种方案的优劣,无法进行准确的取舍,那麽,既使他的其它能力再强,也不会成为一个出色的企业家。

2.创造能力:这是一个职业经理人的核心能力,它表现为在经营活动中善于敏锐地观察旧事物的缺陷,准确地捕捉新事物的萌芽,提出大胆的、新颖的蛙菱和设想,并进行周密论证,拿出可行的方案以付诸实施。

通常所说,人无我有"、"出奇制胜"的招数都基于职业经理的创造能力。

3.应变能力:应变是主观思维的一种"快速反应能力",是人们创造能力的集中表现。

所谓"水无常形,兵无常势",职业经理人必须擅长"随行而变"。

"行"即指企业的经营环境,包括消费对象、竞争对象、协作对象以及经营者本身。

只有在应变中造就有利的形势,才能始终处于主动地位,保持竞争优势。

(二)优秀的个性品质任何职业经理人首先是以"人"的概念成为社会的一分子,因此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必须同时也是一个"大写"的人。

在品质上他应具备以下条件:1.理智感是职业经理人在智力活动和追求真理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它与人的求知欲望、兴趣以及对真理的追求相联系。

一个有理智感的人,他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会表现出坚定的信心和乐观的精神。

2.道德感是职业经理人根据企业的行为规范,在评价他人或自己的思想言行是否合乎道德标准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

这种情感能够体现这种情感能够体现职业经理人对企业和职工的强烈责任心,并形成一种巨大的凝聚力,密切企业领导与员工之间的关系。

(三)健康的职业心态美国心理学家通过长期研究认为:个性与成就的关系大于智力与成就的关系,同样都是高智商的人,有的成绩卓著,有的一无所成,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个性差异。

因此做为一个出色的职业经理人拥有健康的职业心态是必不可少的,以下四种心理特征尤其具有代表性:1.自知和自信:自知即自知之明,一个聪明的职业经理人往往能清晰地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企业运作过程中善于扬长避短,善于决定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这样就能领导企业走上成功之路。

自信就是始终对自己抱有足够的信心,保持旺盛的勇气。

缺乏自信,不敢行动的人,往往都有许多"理由"来为自己辩护,以此安慰自己,求得心理平衡。

2.意志和胆识:意志坚强、富有胆识的职业经理人,能超越世俗,战胜自我,善于在工作中抓住最本质、最有价值的因素,敢于面对权威的挑战,敢于承受舆论的压力,达到一种非常有益的"心理自由"境界。

3.宽容和忍耐:宽容主要表现在对人上,它有两层意思:一是对有过错误的人或反对过自己的人要宽容,一是对比自己能力强的人不嫉妒。

忍耐则更多地表现在对事上,对条件、局势、时间的承受能力上。

宽容和忍耐最能体现职业经理人素质的高低,它不仅仅是一种美德和技巧,更重要的是体现了职业经理人的理智、自信的心理品质。

4.开放和追求:一个成功的职业经理人必须要心态开放和追求卓越,只有开放的心态才能在日益膨胀的信息时代持续进取,保持创新的活力。

在与同行业、不同行业的信息交流中,完善自我。

只有追求卓越,才能使自己领导的企业不断发展,在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使企业的发展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三、经理人必备的素质:一心双赢三素四能(四过硬)六商——{发展趋势是运动员兼教练员}大家都已明白,职业经理人,即以经营管理企业为职业,将所经营企业成功视为自己人生成功,通过管理企业来实现自身价值的专职管理者。

是不是专职替业主打点企业的人就是一个合格的职业经理人呢?不,中国合格的职业经理人至少应具备所谓“六商”、“四能”、“三素”、“双赢”、“一心”。

一心“一心”就是经理人要一门心思放在企业经营上。

只有一心扑在工作上,把事业做到精益求精,才能实现所效力的企业优者更优,强者恒强。

想想,有人一心扑在事业上,还难以把事业全面推向顶峰,如果是一个朝三暮四的经理人,凭什么能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呢!?如果在外经营大企业,个人还有个“小算盘”,在如此残酷的现代商战中,这样的经理人其精力何以能济?双赢所谓“双赢”:要让企业赢,然后自己赢。

即经理人要牢记,其个人价值是通过企业来实现的,只有业绩做上去了,企业赢了,个人才能赢。

把企业经营失败了或业绩平平的经理人,肯定是不合格的,当然企业发展了,自己的价值也一定要从回报中得到体现。

三素“三素”是:1、道德素质。

这是作为职业经理人最基础、最必要的素质。

经理人因为具备高尚的品质,会衍生许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举措或影响力。

比如任人唯贤,知人善用,不搞“武大郎开店”,企业因此竞争力会大增;为人师表,心胸开阔,团队的亲和力必然增强;忠于职守、兢兢业业,企业发展才能稳中求进,蒸蒸日上,等等。

2、文化素质。

这是经理人通过长期艰辛的学习和反复实践的结晶。

是经理人能顺利执行决策,具备开拓进取精神的根本。

有相当的文化涵养是具备合格职业经理人的重要硬件。

3、个性化因素。

经理人还要具备个性化的素质。

因为企业文化、团队精神的形成都与经理人的个人风格密切相关。

经理人的有个性并不是固执,而是区别于他人的办事作风,比如要强、特质、魄力、独具匠心、逆向思维等等。

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经理人的个性化因素,会影响到团队,从而为企业发展带来无穷的威力。

四能“四能”是:1、决策能力。

职业经理人一定是权限内的出色决策者,另外还能迅速领悟董事会推出的决策的内涵,并具备对高层决策可行性与科学性的判断能力。

一个没有决策远见的经理人,很可能光想到追求企业的短期效益而考虑不到涉及企业长远发展,诸如并购、长期投资、技术开发等重大战略问题。

2、执行能力。

经理人必定是实干家或实力派,执行是经理人的“主戏”,决策出台后,经理人要集中精力进行实施,对所需人、财、物、技术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与优化组合,并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决策,还要在管理执行中具备相当强的抗风险能力。

3、组织能力。

项目的执行者要像导演,谁负责灯光设计,谁在台前谁在幕后,谁先演谁后演,什么人充当什么角色,要成竹在胸;作为经理人,就要统筹全局,安排得当,人尽其用,各显其能,制度健全,结构精干,让整个“演出”有条不紊,使整个组织向着既定目标奋进,直达预期效果。

4、协调能力。

管理中的最高境界是实现和谐,协调就是实现这种和谐美。

经理人要与董事会、党、团、工会等协调,要与其他领导成员协调,要与下级沟通协调好,还要与企业外部的有关单位、人员搞好关系,如果没有这诸多协调,经理人就无法取得方方面面的支持,而致使工作难以开展下去。

六商一个合格的职业经理人,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充沛的创新能力、清晰的工作思路、务实的工作作风及和谐的团队协作精神;按现下时尚之说法,大概可以归纳为“六商”。

一是心商。

指一个人维持心理健康、调整心理压力、保持良好心态的能力。

简单说就是心态要好,不因成就而狂妄、不因失落而气馁,不因欲望而沉重、不因嫉妒而困扰,善于把一切当作财富。

如果说“性格决定命运”,那么心态则决定人生,好的心态永远是取得成功的第一要素。

二是德商。

指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

人生的轨迹总是这样:高尚的道德+高尚的事业=高尚的命运。

万事德为先,古人讲“胜勇者以智、胜智者以德,德者以祈修。

”良好的道德是成功者必备的素养;否则,即使成功亦不长久,更不会成为优秀者。

三是智商。

指一个人的智力及发展水平。

它反映着人们的文化水平和知识层次,具体体现在一个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诸多方面。

它与先天的因素关系不大,而与后天的勤奋与否关系密切;不具备再学习能力者,绝不可能适应职业经理人这一角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