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
我考的是文学类,总体感觉今年的卷子比去年改变很大,文学理论考西方文论比较多,而文学史则考了我们都不知道的劳伦斯,还有娜娜。
我也考的不是特别好,说下我感觉吧。
很多学妹问我,文学史这么厚,要背完怎么可能,其实文学史是不用都背完的,而且也不需要死背,对于一些作品能够合上书,基本把书上的内容复述出来,能够理解就可以了。
书的范围要看的尽量大些,一些知识就算是老师上课没有做为重点,或是没有考过,也要尽量过一遍,如果考试碰到了,尽量有些话写,比如今年的文学史,如果楚辞你只看了屈原的离骚,那今年的第一个名词解释,九歌,就会犯难了。
文学史中,重点是在唐代,因为最后配题的老师是唐代的,很明显唐代每年都有论述。
基本上古代的大题,都是唐代,明清,先秦两汉,一个时代一个。
现代的书,华师指定的是三十年,这本书不适合考试,结合原来鱼姐姐的建议,可以和周晓明的那本书一起看,其实书里有些内容不需要仔细看,比如通俗小说,那一章,基本可以跳过,重点是郭老茅,巴老曹,还有一些重要的名词解释,我曾经在网上下过一份很详细的名解资料,大家可以去网上找找。
当代,看的东西更少了,主要是流派和思潮,重点作家看一下就好了,比如阿城,汪曾棋,余华。
一些二流的可以跳过只当填空题目看一下,不过今年没有考填空。
外国文学是最让人崩溃的,看了很多,但是最后考了两道都没有想到过要考的,所以知识
面大很重要,如果是华师本科的,平时老师上课还是要多听的,上课和看课本最大的不同就是,上课可以扩充知识面。
最后补充说两点首先看书还有要自己总结归纳,有的知识在书上是散的,要懂的把书看薄。
第二要会答题目,我就是因为把答文学史搞的更答政治一样,靠点给分,其实不是,文学史你只要吧自己自己知道的都写上去就可以,老师更想知道你知道多少,不是你知道的多对。
下面说下文学理论,这本书,要很仔细的看,包括其中每个人说的话,我看书的时候常自作聪明,以为一些著作不重要就没有记,结果后来考到了,比如《朦胧的七种类型》的作者,书上其实是有的,但我没注意。
书上的一些例子也要仔细看,比如,06考过举例说明通感。
这一门课和文学史比起来稍显简单,毕竟只有一本书。
而且不是很容易重复出题。
指定的那本古代文论如果没有时间可以基本不用翻,不过孙文宪那本书上的一些文论的内容还是要仔细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