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标准工时
3.标准时间观测总时间:
只测正常作业时间,如有离岗(含喝水、上洗手间等)、异常、空闲、 等待的时间应当去掉,人机配合时人等待机的时间不去掉。
4.标准时间观量次 数:
观测时间≦6秒,次数≧200次;≦15秒,≧100次;≦30秒,≧60次; ≦45秒,≧40次;≦60秒,≧30次;>60秒,≧20次。批量作业方式如使用 治具、压克力盘、料带,整板、整盘、整卷的做,符合上表的次数外,应 当测整批的数量。但当做一批的时间在一小时以上时,则不必测整批。
五.标准时间的测定的方法
5.标准时间数据取舍:
按观测时间,去掉20%左右做得慢的,去掉20%左右做得快的,去掉 的做得慢的与做得快的人数应当相等,保留60%左右中等速度的人员取平 均。如果总人数只有1~3人,则不去掉。
6.标准时间评比系 数:
评价作业员的速度相对于正常速度的快慢,取1.15、1.0、0.85三档, 依熟练程度(经验、年龄、技巧)与努力程度作评比调整,正常速度为 1.0,慢于正常速度为0.85,快于正常速度为1.15。
五.标准时间的测定的方法
7.标准时间宽放率:
一般为15%,体力消耗较大如手轮式冲床、站立操作、不正常操作姿 势为19%;较轻松如半自动作业有人等待机器的情况为11%。
8.标准时间计算公 式:
标准时间=正常时间×(1+宽放率) 正常时间=观测时间×评比系数 观测时间=总观测时间÷数量
五.标准时间的测定的方法
2.正确的作业方法:加工方式,操作动作,操作步骤,操作布置,姿势. 3.合格的作业员:经过全面培训且考核合格者 4.正常的速度:按正常的速度进行作业,不可太快或者太慢.
四.标准时间的作用
(1)确定工作所需人数,作为确定人事编制的依据 (2)计划管理和生产控制的重要依据 (3)控制成本和费用的依据 (4)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5)制定计件工资和奖金的标准 (6)工作方法改善的依据 (7)提高生产线平衡率的依据
7.标准时间宽放率:
一般为15%,体力消耗较大如手轮式冲床、站立操作、不正常操作姿 势为19%;较轻松如半自动作业有人等待机器的情况为11%。
8.标准时间计算公式:
标准时间=正常时间×(1+宽放率) 正常时间=观测时间×评比系数 观测时间=总观测时间÷数量
六.标准时间的1.标准时间测量方法:
一般用秒表把作业分成较小元素进行测定,通过一系列重复测量, 把测量数据平均化。
2.标准时间量测条件:
被测时人员应在标准的条件下,使用标准的作业方法。 人员选取:取计时人员,并优先选取做本工序或类似工序的经验在三 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人员。
五.标准时间的测定的方法
IE内部教材 第七章
时间分析
何跃峰 编写
本章目录
一、时间分析的流程 二、标准时间的的定义 三、标准时间测定的条件 四、标准时间的作用 五、标准时间测试的方法 六、标准时间的测定案例
一.时间分析的流程
时间分析
选择研究对象
确定时间研究方法
直接时间研究
预定动作 时间标准法
标准资料法
称为马表法,是今后时间 分析常用的方法
确定宽放时间 制定标准时间
培训操作者
实施新的工作方法和标准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
持续改进
二.标准时间的定义
在一定的标准条件下,以一定的作业方法,由熟练的作业员, 按正常的速度,完成某项作业所需的作业时间
三.标准时间测定的条件
1.一定的标准条件:工作环境(如温度、湿度、通风、照明、噪音、 灰尘等),机器设备,治夹具,加工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