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敌后战场的抗战_教案1

敌后战场的抗战_教案1

敌后战场的抗战
【教学目标】
1.知道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的史实及意义,体会中国军民在敌后战场坚持抗战、不怕牺牲的精神。

2.掌握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的措施和作用。

3.正确评价敌后战场的抗战。

【教学重点】
知道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的史实及意义,体会中国军民在敌后战场坚持抗战、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学难点】
掌握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的措施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全民族抗战爆发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抗战取得了怎样的战绩,抗日根据地是如何壮大起来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二、新课讲授
(一)平型关大捷
1.教师讲述:1937年9月,日军向太原的重要门户——平型关进发,一场伏击战即将开始。

2.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有关平型关大捷的叙述,了解其中的有效信息。

学生回答:时间——1937年9月;领导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师长林彪;结果——经过一天的激战,将日军1000多人全歼。

3.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上述内容讨论平型关大捷的影响。

学生回答
4.教师过渡:中国共产党在积极领导抗战的同时,还积极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

(二)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1.教师展示:《抗日根据地示意图》,找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有哪些?
学生回答:主要有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陕甘宁等抗日根据地。

教师强调: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教师讲述:为了巩固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根据地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打击日军,取得了巨大成就。

3.教师讲解: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三)百团大战
教师讲解:经过发展,抗日根据地迅速扩大,有力地打击了日军在占领区的统治。

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他们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实行“三光”政策。

日军实行“囚笼政策”,1940年8月至1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百团大战。

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找出有关百团大战的相关信息
学生回答
2.教师展示史料:
在百团大战中,八路军作战1800余次,击毙日伪军2.5万多人,破坏铁路470多千米,公路1500多千米,桥梁和隧道260多个,一度恢复县城四五十个,并缴获大量武器。

请结合上述内容讨论一下百团大战的意义?
学生讨论后回答:
回答一: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回答二: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

回答三:百团大战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锻炼了军队。

回答四:百团大战鼓舞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振奋了抗日的信心。

回答五:百团大战给国民政府消极抗日妥协投降活动以沉重打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