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 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2018年高考冲刺模拟试卷(五) 生物试题(解析版)

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 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2018年高考冲刺模拟试卷(五) 生物试题(解析版)

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 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2018年高考冲刺模拟试卷(五)生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下面是以紫色洋葱为实验材料所进行的实验,取材部位和主要试剂的选用都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2.许多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甲、乙两个种群。

两个种群所发生的变化如下图所示,①〜⑥表示不同的变异结果,a 〜d 表示进化的不同环节。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表示地理隔离离,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出现生殖隔离B. b 过程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 c 过程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定向进化D. 渐变式和爆发式的形成新物种,都需要d 环节 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可以定向运动到代谢比较旺盛的部位 B. 细胞膜外侧的糖蛋白具有保护、润滑和信息识别的作用 C. 甲状腺细胞的内质网膜面积较大,利于酶的附着以提高代谢效率 D. 溶酶体能够合成和分泌酸性水解酶 4.下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甲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三个细胞乙、丙、丁。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乙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不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B. 乙细胞的子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丙细胞连续分裂后的子细胞具有一个染色体组 C. 丙细胞正在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丁细胞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的异常联会 D. 一个丙细胞能产生四种基因型不同的精子,丁细胞能产生两种基因型的精子 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冬季大棚中缺少昆虫为黄瓜传粉,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防止减产 B. 除草剂除去双子叶杂草的原理是利用了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C. 持续干热半月再遇数天阴雨,小麦种子易在穗上发芽这是因为乙烯含量减少 D. 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浸泡种子可提高发芽率 6.人体在剧烈运动时,通过生命活动的调节维持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增加量超过胰岛素 B. 大脑的躯体运动中枢和小脑的运动平衡中枢的兴奋性增强 C. 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活动增强 D. 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CO 2,使脑干呼吸中枢兴奋性增强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7.将一株小麦密闭在无色玻璃钟罩内(钟罩体积为VL),在室内调温25℃,给予恒定适宜的光照60min,然后遮光处理60min。

全程用CO2传感器测定钟罩内CO2浓度的变化,得到图2曲线。

(1)若要获得小麦的真正光合速率,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另设对照组。

0-60min小麦的真正光合速率为_________μmol CO2 /VL·h(VL是钟罩体积)。

(2)实验10min时,小麦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所需CO2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停止光照的瞬间,叶绿体内C3的含量____________。

(3)假定玻璃钟罩足够大、CO2充分,在夏季的晴天将上述装置放到室外进行24小时测定,得到图3曲线。

解释曲线3 “没有曲线2平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3中,12时至14时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

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某植物的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各对基因独立遗传。

当某个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

现有4个纯合白花品系甲、乙、丙、丁(其中甲、乙、丙都只含有一对与花色相关的隐性基因且基因型各不相同),让4个白花品系之间进行杂交实验,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据杂交结果回答问题:(1)花色这对相对性状至少受几对等位基因控制,请说明判断的理由:____________。

(2)某同学用化学诱变剂处理纯合红花品系X的萌发种子,培育出1株只有一对基因隐性突变的白花植株Y。

请设计实验判断该白花植株Y是否与品系甲、乙、丙中的某一个基因型相同。

(要求写出实验方案,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实验方案: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及结论:______________。

9.丹江口水库的浅水区生活着沉水植物金鱼藻、黑藻等,以及浮水植物菱角和挺水植物红莲等,对保护堤岸和净化水质起着重要作用,也为草鱼和人类等提供食物。

(1)上述信息反映出水生植物群落的_________结构,也体现出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使用价值。

(2)上图是能量流经草鱼种群的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若A表示草鱼的摄入量,则B、C 依次表示草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鱤鱼以水体中的其他鱼类为食,在水库中鳡鱼的数量远比草鱼、鲢鱼要少,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回答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免疫调节的相关问题:(1)你不小心碰到玫瑰刺,迅速缩手。

在此反射过程中,首先将刺激信号转化为_____信号,在反射弧上传导(递)。

兴奋信号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必须进行_______________,这与突触前神经元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___储存着_____________有关。

因此随着反射弧中突触数量的增加,反射弧的反应时间会___________。

(2)成年人在接受静脉注射时,忍着疼痛绝不缩手,这说明低级神经中枢_______。

(3)当新生儿接种某种疫苗后,疫苗作为________________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___________。

当机体再次感染同种病原体时,一方面,体内已有的抗体会进行抵抗;另一方面,记忆细胞能够_________________,大量分泌抗体,从而达到预防作用。

11.从土壤中分离尿素分解菌和纤维素分解菌,具有下列类似的操作过程:(1)在过程④的选择培养基是__________培养基,过程⑧的选择培养基是___________培养基 (填“固体”或“液体”)。

④的具体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的选择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过程③样品梯度稀释后,一般只将稀释度为104~106倍的菌液分别接种到3个平板培养基上。

接种的常用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⑩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鉴别方法较简单。

周围出现透明圈但不能100%确定为纤维素分解菌的菌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所示为培育二倍体转基因抗虫玉米的两种思路。

EcoRⅠ、SmaⅠ、BamHⅠ为限制酶(箭头所指为酶切位点)。

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获取目的基因时不能选择SmaⅠ的原因是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EcoRⅠ和BamHⅠ的优点是可避免目的基因与质粒________连接。

(2)与思路1相比,思路2的最大优点是获得的转基因抗虫玉米________________。

(3)培育转基因抗虫玉米的核心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重组质粒导入受精卵,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这跟农杆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5)操作⑤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2018年高考冲刺模拟试卷(五)生物答案1.A【解析】紫色洋葱的管状叶呈绿色,含有叶绿体,而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因此可用无水乙醇来提取管状叶中的叶绿体色素,A正确;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因此可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观察核酸的分布,但因紫色洋葱的鱗片叶的外表皮细胞呈现紫色,会对观察核酸的分布产生干扰,所以不能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实验材料,B错误;观察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应剪取根尖2~3mm解离,用龙胆紫溶液将染色体着色,C错误;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因此观察线粒体形态可用健那绿染液将活细胞染色,但不能以紫色洋葱鱗片叶的外表皮细胞为实验材料,因为该部位细胞呈现紫色,会对实验结果的观察产生干扰,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教材中“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相关生物实验。

若要准确解答此类问题,在平时复习中,不仅要注意对教材实验所涉及的实验技术的掌握,对实验原理、实验流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等内容的分析、归纳与总结,而且还要站在全新的、应用的角度去重新分析已做过的每一个实验,从中提取出真正要掌握的最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每个实验的设计思路,做到触类旁通、能力迁移;(2)每个实验中最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如显微镜的使用、徒手切片、临时装片的制作、研磨、过滤、细菌培养等);(3)多注重教材实验原理的对比和归纳:①原理对比:可从纵向角度比较实验原理、材料等,如颜色反应的实验、活体染色的、本色观察的等:②原理归纳:可从横向的角度拓展实验原理、材料等不同方面的应用。

2.B【解析】由题意“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甲、乙两个种群”并分析图示可知,a表示地理隔离离,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使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基因库出现差异,当种群间的基因库出现显著差异时,最终可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因此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出现生殖隔离,A正确;b过程表示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错误;c过程表示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定向进化,C正确;d表示生殖隔离,是新物种产生的标志,因此渐变式和爆发式的形成新物种,都需要d环节,D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