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课程复习题目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现代公共关系起源于(美国),这已经被国内外公共关系界所公认。
2、人类公共关系史与(人类传播史)几乎是同步的。
3、(亚里士多徳)提出“修辞术是说服的艺术”,他认为相互信任、情感融通和合理逻辑是说服效果达成的三人前提。
4、(80年代)初,公共关系首先进入我国经济特区,此后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得到迅速发展。
5、1984年底,世界上第二大公共关系公司,美国最大的“希尔一诺顿”公关公司最先在北京设立了办事机构。
之后其他公关公司陆续进入广阔的屮国市场。
6、哈贝马斯是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流派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代表人物,著述丰富,迄今有数十部著作问世。
7、罗森塔尔证明:如果一个人冇自信心,对自己怀着期望,他就会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家中称为(“白我实现的预言效应”)。
8、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不回避人的行为的(内部原因),相反,它重视符号、替代、自我调节所起的作用。
9、在社群主义者的视野内,公关的使命在于构建组织与利益相关者的(命运共同体)。
10、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的伟大哲学体系,它们分别是:(“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11、作为现代新儒家学派的新生代学人,(杜维明)把自己“看作一个五四精神的继承者”,将儒家文化置于世界思潮的背景中来进行研究。
12、科特勒博士见证了美国40年经济的衰落跌宕和繁荣兴吒的历史,从而成就了完整的(营销理论),培养了-•代乂一代美国大空公司的企业家。
13、戴尔•卡内基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人际关系学家。
卡内基开创的(“人际关系训练班”)遍布世界各地。
14、昆体良是古罗马时期的著名律师、教育家和皇室委任的笫一个(修辞学)教授。
15、拉斯维尔的传播五要素5W分别指传播者、媒介、信息、(受者)和效果。
16、博弈论研究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其开创者(纳什)和他的合作伙伴荣获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麦奎尔的说服矩阵2、利益相关者3、社群主义4、儒家思想5、议题6、意见领袖7、芝加哥学派8、文化工业1、麦奎尔的说服矩阵。
是“S-0-R”模式彻底“系统化”。
白变量传者控制输入变量横轴(5个变量)说服变量因变量受者反映输出变量纵轴(13个变量)输入变量(5个变量):信源信息信道信宿(信宿是相对于信源而言的。
信宿是信息动态运行一个周期的最终坏节。
)冃标输出变量(13个变量)曝露一关注一喜欢一理解一准确认知一获得一同意一记忆一当有行动的机会时:捉取支持新态度的信息一决策一行动一认知调整(如果按照新态度釆取的行动未得到强化,则新态度受到损害,相反冋得到巩固)一改变信仰。
由于其优越性和实用性曾经被广泛地运用到行销、政治、法律、宗教、公共卫生领域。
2、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就是与组织按照有形或无形的契约关系,结成特定利益互动机制的人和人的集合。
其中,有形契约关系包括投资关系、纳税关系、消费关系、合作关系、管理与被管理关系等明确可见的利益关系:无形契约关系包括信川关系、道德关系、情感关系等实际存在却难以量化的无形利益关系。
3、社群主义:20 纪80年代后产生的当代最有彫响的西方政治思潮之一。
社群主义的哲学基础是新集体主义。
它反对新自由主义把自我和个人当作理解和分析社会政治现象和政治制度的基木变量,而是认为个人及其自我最终是他或他所在的社群决定的。
因此,社群才是政治分析的基本变量,而认为个人及其自我最终由他或他所在的社群决定。
用公益政治学代替权利政治学是社群主义的根木主张。
4、儒家思想: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
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
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R 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Z心。
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对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
5、议题:是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对于某一项涉及公众利益的问题持有不同意见和争论。
议题有两个这样的属性:影响的广泛性和利益札I关者的高度参与性。
议题以争论、冲突的形态产主、发展、演变和消亡,最终促成公共政策和法案的研定和优化。
6、意见领袖:在对某项重要言论与事件的解释与影响相应问题的个人选择方面扮演主要角色的人群。
在人际网络屮,总是有少数人在向多数人施加彩响,其至能够左右多数人的选择,他们就是意见领袖。
7、芝加哥学派:来源于建筑学美国最早的建筑流派,是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
,后来芝加哥学派对新兴的芝加哥城市的社会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从而使这个学派总体上具有重视经验研究和以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特别是城市问题)为主的应用研究的特征。
芝加哥学派的学者受过良好的教育,有験锐的头脑和精英意识,抱有强烈的社会改良冲动,关注边缘人的命运。
他们最大的共同Z处在于,都把传播问题,特别是人际传播问题置于社会学思想的中心。
8、文化工业:首先指商品主产成为文化创造的手段和路径,即文化牛产被商品化,依照商品逻辑建构文化的生产原则,它所主导的文化形态即所谓大众文化:其次指特定的牛产领域,诸如制片厂、唱片公司、报社、电视、杂志、俱乐部、影戏院等,皆是文化产品的“工厂”。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后续研究者将文化工业的概念又延伸到建筑、设计、展览、新闻屮的“扒粪”、狂热派队、爱情与婚姻管理、金业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
文化工业实现了对文化稽英、纯粹艺术和批判性主体的冲击和瓦解。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近百年的公关范式是如何转换的?A、单向支配范式B、双向非均衡范式C、双向开放与双向均衡范式D、对话模式(事实与价值两层面)围绕这四个范式展开2、宣传的定义是怎样发展的?1622年梵蒂冈主教宣传机构。
20世纪早期的宣传与战争问题搅在一起。
两次大战,交战国家Z间的宣传攻势,强化了人们的反感。
冷战时期。
意识形态的不同。
互相“妖魔化”。
20世纪宣传的另一特点:多学科的介入。
20世纪90年代后多学科融合统一概念:其他一些概念宣传与说服区别:“公众信息运动”围绕以上概念深入阐释3、在儒家思想的介入下,公关将会呈现什么样的新局面?1、公关的信念与使命2、公关的核心价值观3、公关者的基本修养4、公关的行为规范5、公关的效果评价围绕这5条深化4、“二分法”引入到公关冇什么意义?把事实与价值“二分法”引入公关,公关对话在木题层面的结构便清晰起来:组织与利益相关者在事实层血対话,也在价值层面对话,双方谋求事实共识,也期待价值共识。
彼此走向互惠的事实世界,也靠近分享的价值世界。
于事实层而促进利益互惠,于价值层而分享意义。
概括来说,事实对话与价值对话是公关对话的思维基础,也是其展开方式,二者统一于对话实践。
同时,把“二分法”引入公关后可以更方便其他理论的介入,集人类智慧加深对公关理论的解读。
5、“事实一价值模型”中事实之维的三个路径都有些什么内容?他们之间的关系?/告知(核心主张、差异要素和整合告知)(事实)/利益互惠一叙事(公关新闻、公共事件和人际与群体叙事)\转化(同一性话语权、议题转移和制定规则)事实之维三个路径的关系:如果说告知是组织发起议题、召唤利益相关者相遇的话,那么叙事就是对话的展开和演绎——进入共同憧憬、分享的利益世界,而超越则是使叙事成为集体记忆,并走向价值信念和意义世界的过程。
6、“事实一价值模型”屮价值之维的三个路径都有些什么内容?他们之间的关系?/契合(倾听、合意和关爱)(价值)\意义分享一引领(大局意识、共同体观念和公关精神)\结晶(舆论的结晶、话语结晶和价值结晶)价值Z维三个路径的关系:契合主张组织对利益相关者价值选择的顺应和尊重,即在超越事实之维、利益对话的基础上,彼此进入共同的价值语境;引领是顺应前提下的创造,即在对话中增进、捉升组织与利益相关者Z间的价值境界,乃至为社会公共价值注入新的意义;结晶则指向公关对话的最高层级——凝结组组与利益相关者的共同信念,构建基丁•稳定信念Z 库的话语秩序,最终对社会、民族、国家和人类向着大同理想靠近有所助益。
四、综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宣传的模式有几个要素?它们可以整合岀什么样的新模式?一、宣传的模式:(1)、仪式化场域(2)、主题化表达(3)、偶像化领袖(4)、人性化诉求(5)、群体化操纵二、整合模式及其局限“心脑模式”:仪式化场域、主题化表达、偶像化领袖、人性化诉求和群体化操纵可以整和成“心脑模式”。
“心脑模式”还“暗示”以下儿个概念:成见渠道迷思围绕以上关键词组织论述2、现代外国公共关系崛起与哪些人物有紧密关联?A、现代公共关系活动的前身是19世纪中叶在美国兴起的报刊宣传活动,即企业或一个组织为本纽织的利益,雇作用于报刊宣传员、新闻代理人在报刊上进行的宣传活动,以此來扩人影响。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为宣传而宣传。
其代表人物巴纳姆的信条是“凡宣传皆好事”由于巴纳姆的观念和行为代表了19世纪中叶“报刊宣传活动”的主要特征,人们也反这一时期称为“巴纳姆时期”。
巴纳姆时期往往被人称为“公众受愚弄时期”、“反公共关系时期”或“公共关系的黑暗时期”。
Z所以将它看作是公关的一个时期,是因为这时的公共关系活动已具冇一定的组织性和较为明确的冃的性,况H•它也已不再局限于政治活动和思想宣传,公关活动的三要素皆已显现,可以将其视为公共关系活动的肇始或发端阶段。
B、艾维•李美国著名记者,现代公共关系Z父。
1903年,艾维•李开办了第一家正式的公共关系咨询事务所,专门为企业和其它社会组织提供传播沟通服务,协助客户建立和维持与公众的联系,成为公共关系工作职业化的第一人。
最值得一提的是,1906 年,艾维•李发表了公共关系活动的原则宣言,提出“讲真话”的基本原则。
他主张,应该准确无课地向公众提供信息,一个组织要获得良好信誉就必须讲真话;如果真情的披鉤对纽织带來不利影响,就应该根据公众的反应和评价来调整纽织的政策和行为。
艾维•李因此赢得了世人的敬意,被誉为“现代公共关系之父”。
C、伯内斯曾于1913年受聘担任福特汽车公司的公共关系经理。
他为该公司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发展公众的福利及社会服务计划,人人地提高了该公司在公众及社会屮的影响, 为促进福特公司的发展起了重人作用。
在第一次世界人战期间,他在威尔逊总统的公共关系机构一一公众消息委员会中任职,负责向国外新闻机构提供美国参战的有关悄况和背景资料。
战后,他在纽约开办了公共关系公司。
3、用图例來标明议题管理过程模式,并分别叙述不同时间节点Z上的议题1初始期1形成期1社会对话期1政策与法规1持续影响与11111形成期1舆论结晶期111111政策与法1议II1111归的形成1题11111与修正1管II111策略选择与 1 1理1111执行 1 1任II11冃标与优先1 1 1务丨11性设定1 1 111监测与分析11 1 1II识别与定义111 1 1II(1)、“初始一识別”阶段(2)、“形成一监测”阶段(3)、“对话一目标一策略”阶段(4)、“对策一政策”阶段(5)、“政策一结晶”阶段4、比较下面三个模型的不同点A、公关对话范式一一“事实一价值模型”(理想的过程)/告知(核心主张、差界要素和整合告知)(事实)/利益互惠一叙事(公关新闻、公共事件和人际与群体叙事)/ \转化(同一性话语权、议题转移和制定规则)“事实一价值模型”\ /契合(倾听、合意和关爱)(价值)\意义分享一引领(大局意识、共同体观念和公关精神)\结晶(舆论的结晶、话语结晶和价值结晶B、议题(流动的过程)冲突性(共同关心)t I /告知(核心主张、差界要素和整合告知)(事实)/利益互惠一叙事(公关新闻、公共事件和人际与群体叙事)/ \转化(同一性话语权、议题转移和制定规则)“事实一价值模型”\ /契合(倾听、合意和关爱)(价值)\意义分亨一引领(人局意识、共同体观念和公关精神)t I \结晶(舆论的结晶、话语结晶和价值结晶)流动性(共同价值)C、危机(相反的情况,矫正的过程)/告知(告知真相、充分告知和冇效承诺)(事实导向)/还原真相一疏导(引入核心议题、寻求第三方联盟规避危机黑洞)/ \转化(前后一致、协同核心利益相关者和转移视线)危机\ /迎合(倾听、合作非对抗和关爱弱者)(价值导向)\重建信任一引导(人局观念、共同体意识和公众利益与公共精神)\重建(补偿与救赎、重构话语秩序和价值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