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酸钠法保险粉清洁生产与UAV全塑型系统物料回收的应用
(浙江台州)
临海市楚玛尔海水淡化处理设备厂
一、概述:
保险粉(连二亚硫酸钠)为白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不溶于醇,只有在弱碱性溶液中稳定。
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亚硫酸钠和硫酸氢钠。
其受潮易分解并引起燃烧。
保险粉具有强还原性,极易被氧化、自燃,一般添加约2%干燥过的纯碱,作为稳定剂。
保险粉主要用于印染工业,作媒染剂和拔染剂。
还广泛用在棉、麻、丝和毛、纸浆、食品中饴糖和胶、陶土的漂白,由于它不含重金属,经漂白后的织物色泽鲜艳,不易退色,是制造还原染料、雕白粉、硫脲、硫代安息香酸、医药(606)、橡胶抗氧剂的原料。
保险粉出口前景好,生产用原料有甲酸钠、甲醇、纯碱及烧碱,因而可综合利用煤气化炉产生的一氧化碳气体及煤气净化脱出的硫磺副产品,进一步提高甲醇、纯碱和烧碱的附加价值,同时可减轻甲醇、纯碱和烧碱大量销售所带来的市场压力,因而该项目可使开发区及周边地区的资源、产品得到有效配置,其建设意义较为明显。
保险粉主要消费在纺织印染和造纸方面,各占总消费量的1/3,其余1/3用在食品中饴糖和胶、陶土的漂白以及用作制造还原染料、雕白粉、硫脲、硫代安息香酸、医药(606)、橡胶抗氧剂的原料等其他方面。
从目前的消费发展趋势看,保险粉在世界上的消费仍可保持现有增长趋势,在欧美特别是北美和俄罗斯广泛使用。
此外,欧美纸产品产量的变化给世界保险粉行情造成很大影响,由此也可看出欧美保险粉纸浆在漂白工业应用的普遍性。
国际保险粉总用量为50万吨/年,我国去年出口量为8万—10万吨,国际保险粉总用量为50万吨/年,今年1~4月已出口4万吨,出口量明显增大,是世界上最大的保险粉出口国,主要出口到韩国、印尼、香港、印度、日本、越南、尼日利亚、俄罗斯、巴西、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和地区,随着我国保险粉企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在国际上的竞争将逐步加强,从而能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目前国内保险粉装置的年生产能力共有58.7万吨,中国现有保险粉生产能力约33万吨/年,综合保险粉在其他方面的应用,2015年将达到32万吨/年。
年初至年末价格从5325元/吨上涨至6000元/吨。
近年来,国内外保险粉主要应用市场需求旺盛,增长较快。
特别是纺织、印染工业对保险粉需求稳步上升,每年都有10%-15%的增长幅度。
伴随着国内高档新闻纸的生产开发,高岭土品质的提高,这一潜在的保险粉市场慢慢凸显,市场潜力也在快速增大。
因此近一段时间,许多企业对开发保险粉产生了深厚兴趣。
二、保险粉生产工艺:
目前保险粉技术较为成熟。
保险粉生产主要有三种工艺:一是锌粉法;二是甲酸钠法;三是钠汞齐法。
钠汞齐法生产工艺的“三废”处理和劳动保护要求较为严格,并且耗电较高,在工业上已很少被采用。
当今世界上使用的保险粉生产工艺主要是前两种。
锌粉法是老工艺,上世纪七八卜年代仅国内就有10多家,但目前仅剩无锡东泰(0.8万吨/年)及台湾国泰(2万吨/年)两家。
这种工艺成熟可靠,产品质量高,收率为75%,但成本高,污染重。
甲酸钠法是新工艺,由日本三菱瓦斯公司1969年开发成功,其资源利用合理,成本低,可大大减少环境污染。
我国也积极探索甲酸钠法新工艺。
1980年,在四川染料厂成功进行厂我国第一套甲酸钠法生产装置的建设和试生产,生产能力达年产5000吨,收得率仅为
40%,属第一代技术。
1988年,在湖南株洲建成—了年产1.5万吨的我国第二套大型甲酸钠法保险粉生产线,收率为60%,属第二代技术。
1993年中成化工有限公司建成了生产能力达到7.5万吨/年的甲酸钠法保险粉生产装置,成为世界第一大保险粉生产企业,收得率可达到80%,属第三代技术,技术水平已远远超过日本三菱瓦斯公司。
2003年无锡市东泰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建成了生产能力达到5万吨/年的甲酸钠法保险粉生产装置,其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甲酸钠法生产工艺技术成熟、流程简短、废水产生量少,但产品纯度较低、稳定性较锌粉法的差。
不过因其生产主流程短,采用的单元设备也是最先进、容量最大的,从而得到的收率也最高,达80%左右,目前国内采用者较多。
甲酸钠法保险粉是清洁生产工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甲酸钠法保险粉
生产解决环保问题关键是清洁生产,从源头解决污染问题比末端治理更为重要.在生产过程中把“三废”变为资源,节能降耗,化废为宝,以最小的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甲酸钠法保险粉清洁生产流程副产物:
1、废气:产生的尾气为酸性和中性尾气,酸性尾气主要成份有二氧化硫、甲醇、氮、二氧化碳等;碱性尾气主要成分是甲醇、氮等;
2、废水:主要成份是甲醇、甲酸钠、亚硫酸氢钠等;
四、UAV声化技术应用:
1.废气处理:(略)
2.废水处理:保险粉合成液的70%可返回合成釜做下一釜料的溶剂,剩余的合成液可进入中和系统。
(1).中和系统:保险粉合成液进入中和釜,加烧碱中和亚硫酸氢钠,经UAV系统浓缩结晶得到副产品亚硫酸钠;
(2).甲酸钠、大苏打回收系统回收甲酸钠、大苏打是实现双赢的好项目,一方面是难得的废资源再利用,变废为宝;另一方面可大大降低COD排放,保护环境.精馏残液经蒸馏、UAV浓缩、结晶提取其中甲酸钠.
以50000吨/a保险粉生产能力,废物回收系统创造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年回收亚硫酸钠4000t,创效益800余万元;年回收甲酸钠5000t,创效益500余万元;年回收硫代硫酸钠1500t,创效益200余万元.既降低了能耗物耗,又从废物中回收了多种副产品.
UAV多功能高盐高COD高氨氮声化技术污水处理系统
全塑型(低温/常压)声化脱盐固液分离处理设备
一、系统简介:
(Ultrasound Atomization Vaporization)UAV多功能污水处理系统,采用声化学、声热学等工艺作为核心技术,其特点是对物质的声场降解/裂解、声场氧化(催化)和声汽化固液分离作用,该技术为国内、外独家(独立)研制和应用,突破传统工艺对高难工业污水处理的技术瓶颈,应用于各种行业的高难处理工业污水达标排放/零排放、污水(无机/有机)物料回收回用(分离/浓缩/结晶/提取)等应用领域。
系统工艺结构简单、全塑结构、耐腐蚀、不结垢优点,具有低投入、低能耗、低处理成本、免维护的优势。
◆技术机理:
其机理主要以超声波的热效应、空化和声场机械效应,使介质在低温、常压中产生声化学裂解(共价键均裂、异裂)、热力汽化分离等作用,并依据物料(如:胺、硫、烃、苯、醇等)化合物分子极性、频率(拉曼)、纳米/量子化学等特性,匹配相应的超声矢量声波、声强和频率,实现有机化合物的降解、氧化、分离、浓缩、脱盐、提纯的目的。
◆知识产权:《发明专利》自主知识产权;
◆设备特点:
(1).低温、常压汽化脱盐分离,介质液相直接转换汽相,区别传统传热蒸
发或负压低温蒸发脱盐;
(2).不可生化、不可氧化COD有机物声波高效降解,低温热内能常压汽化,减少或避免介质组分的热解和挥发,促进介质热稳定性;
(3).设备全塑构造,不腐蚀、不结垢、免维护、节能降耗;
(4).适用各种高盐、高COD、高氨氮、高氟、高放射性等高难处理废水;
(5).支持高价值物料回收创效益,废水零排放。
◆应用:适用各种行业“高盐、高COD、高氨氮、高氟、高磷、高放射性等”工业污水:石油化工废水、医药中间体废水、农药废水、染料印染废水、电镀表面处理废水、电子电器废水、橡胶废水、食品废水、机械矿山废水、垃圾渗滤液、废气烟雾喷淋吸收废水、反渗透/离子交换浓盐废水、核电放射性废水及海水淡化资源提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