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01. 在鱼体两侧通常具有1条或几条穿过侧线管的鳞片称为侧线鳞.02. 有些鱼类不仅体色与环境一致,而且体态也像周围的环境,更利于保护自己这种现象称为拟态.03. 由膜质期直接经硬骨细胞化而成的硬骨,它不经过软骨期.04. 硬骨深入软骨内,骨化后的内称软骨化骨.05. 有一些鱼类的幼鱼在非正式的鳃没有发达之前,出现鳃片状的构造称为幼鱼鳃.06. 硬骨鱼类有两种呼吸瓣,一种附着在上下颌的内缘,称为口腔瓣,可以防止吸入口内的水逆行倒流出口外.第二种是附着在鳃盖后缘的鳃盖膜,称为鳃盖瓣,可防止水从鳃孔倒流入鳃腔.07. 位于闭鳔类的鳔前腹面内壁,能分泌气体.鳔内气体由此产生.08. 有些真骨鱼类的成体肾脏的前端尚有前肾的残佘,称之为头肾.09. 分散在表皮细胞间的感觉细胞,低于四周的支持细胞.形成中凹的小丘状构造称为陷器.10. 眼的后下方到前鳃盖骨的缘的部分.11. 大部分软骨鱼和少数硬骨鱼类在眼的的方尚有一孔称为喷水孔.12. 是鱼类特有的器官,通常分布在躯干部的尾部,是鱼体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的主要器官.13. 自头部经背部绕过尾部以至肛门为止的连续皮褶.14. 鳍条未端不分枝,本身亦柔软,且成多节的不分枝鳍条,另一种是未端分枝,本身柔软且分成多节的分枝鳍条统称软条.15. 软骨鱼类的盾鳞,露在皮肤外面,具尖端朝向身体的方的部分为鳞棘.埋没在皮肤内的部分称为基枝.16. 骨骼起源于中胚层的间叶细胞,生长骨骼不一定的区域称为生骨区.17. 位于头骨下方,环绕消化管的前段,支持口,舌及鳃片又称为咽弓.18. 大部分硬骨鱼类在肠开始处有许多指状盲囊突出物,称为幽门盲囊.19. 板鳃类鳃片长在许多间隔上,有四对全鳃和1个半鳃.真骨鱼类鳃间隔退化,四对全鳃,鳃片长在鳃弓上.20. 脊髓背面正中有一纵沟向内凹入即为背中沟,腹面正中有极其浅窄的沟,即为腹中沟.21. 视神经的方的椭圆形或圆形隆起部分.22. 肾小管上有一种细胞,使通过肾小管的过滤液中的大部分盐分重新吸收回来.23. 它是最重要的内分泌腺,位于间脑腹面,视神经交叉后面的正中线上,常嵌在前耳骨的凹窝里.24. 研究鱼类的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构造,了解各器官的相互关系及机能,分析保器官的原始类型与其发展过程阐明器官系统的发展规律.25. 自头部经背部绕过尾部以至肛门为止的连续皮褶称为奇鳍,自头部以后起沿腹部两侧至肛门称偶鳍.26. 咽鳃骨和上鳃骨卷成蜗卷称为咽上器官.27. 将通过鳃进行气体交换获得的氧气,肠吸收的营养物质以及内分泌腺所产生的激素运送到体内各器官和组织内,并把体内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28. 将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元除去,残留的液体即为血清.29. 从胚胎期到性成熟期全是雌怀,成熟产卵后,卵巢变成精巢.这长期种雌雄生殖腺转变的现象即为性逆转.30. 鱼类把成熟的卵直接产在水中,在体外进行受精和全部发育过程.31. 由带状骨,舶状骨,韧带,间插骨和三脚骨组成.32. 鲤科鱼类的第五鳃弓的角鳃骨特别扩大,称为咽骨.33.研究鱼类形态构造、生长发育、生活习性、生理机能以及种类区分和地理分布的一门科学,是动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34.臀鳍基部后缘至尾鳍基部间的区域。
35.位于头部最前方,即下颌下方的一片区域。
36.部分鱼类在肛门前的腹中线上隆起成锐尖的棱。
37.鳞质鳍条中,由少数不分枝鳍条硬化形成的棘,又称假棘。
38.指硬骨鱼类中的低等种类,其背鳍全部由软条组成,仅少数具有硬刺。
39.指骨鳞的上层结构,由骨质构成,是围绕鳞片中心一环一环增生所形成的隆起嵴。
40.纤细、不分枝不分节,由结缔组织所形成的鳍条,软骨鱼类特有。
41.鱼体腹部正中线上一行较坚硬呈锯齿状的鳞片。
如鲥、鲚等。
42.被管状侧线分支小管穿过的鳞片。
43.骨鳞的一种类型,其主要特点是鳞片后区边缘具细齿或小棘。
44.是一种白色坚硬的锥状突起,是表皮的衍生物,一般生殖季节出现在雄性个体上,雌性没有或不明显,在鲤科鱼类中较常见。
生产上可利用这一特征鉴别雌雄。
45.鳞片上最先形成的部分,即鳞嵴的中心。
46.位于鱼体外的鳞片、鳍条等称为鱼类的外骨骼。
位于鱼体内的骨骼为内骨骼,如头骨,脊柱等。
47.脊柱纵贯鱼体背方,俗称脊梁骨,是由数量不等的椎骨相互连接而成的柱状结构。
脊椎是构成脊柱的结构单位,可分为躯椎和尾椎二种。
48.红肌和白肌都属于大侧肌的组成部分。
红肌脂肪含量高,富含肌红蛋白和多量的血液,呈暗红色,靠近水平隔膜,耐力强的鱼类较发达。
白肌不含脂肪,颜色淡白易疲劳,不耐持久。
49.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分解过程称为消化,各种营养物质消化产物以及水分、无机盐、维生素等通过消化管壁的上皮细胞而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称为吸收。
50.着生在口腔内周围骨骼上的齿称为口腔齿,着生在第五对鳃弓扩大形成的咽骨上的齿为咽喉齿。
51.能协同呼吸的瓣膜为呼吸瓣。
鱼类的呼吸瓣有着生在上、下颌内缘的口腔瓣和着生在鳃盖骨后缘的鳃盖瓣。
52.鱼类在呼吸过程中,由相邻两半鳃的末端连接形成“V”形的结构称为鳃栅。
它能有效阻拦水流,使之从两侧的鳃小片间通过,提高呼吸效率。
53.鳔具有鳔咽管的鱼类称为喉鳔类,如鲤;无鳔咽管的鱼类称为闭鳔类,如花鲈。
54.着生在鳃弓外缘,由鳃丝组成的片状结构为鳃片,鳃丝两侧的薄片状突起称为鳃小片,主要由二层上皮细胞构成,其上有丰富的微血管分布,是鱼类的呼吸场所。
55.两鳃片间的隔膜称为鳃间隔,真骨鱼类退化或消化。
56.长在同一鳃弓上的两个鳃片称为全鳃,只有一个鳃片的为半鳃。
57.腹主动脉基部扩大而成的球状结构,称为动脉球,与心脏的心室相通,不能搏动,硬骨鱼类具有。
动脉圆锥是软骨鱼类心脏的组成部分,位于心室的前方,能有节律的搏动。
58.输送血液出心脏的血管称为动脉,输送血液返回心脏的血管称为静脉。
59.组成肾脏的基本结构单位称为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60.外方没有卵巢膜包围,裸露在腹腔中的卵巢称为裸卵巢,如软骨鱼类,外方有卵巢膜包围的卵巢为被卵巢,如真骨鱼类。
61.与鱼类繁殖直接相关的特征称为主性征,如交配器,鳍脚、生殖腺等;与鱼类本身繁殖无直接关系的特征称为副性征,如珠星等。
62.是一种副性征,鱼类在繁殖季节出现的色彩称为婚姻色,一般雄性个体较明显,如鳑鲏、马口鱼等。
63.背根和腹根是指一对脊神经,分别由脊髓的背侧和腹侧发出,背根是传入神经,腹根是传出神经。
64.鱼体上没有输送管道的腺体称为内分泌腺。
其分泌物通过血液循环至全身各有关器官和组织。
二、填空题01. 板鳃亚纲全头亚纲02. 最后一对鳃裂03. 侧扁形04. 吻口须眼05. 支鳍条鳍条06. 1个背鳍,3枚不分枝鳍条,15~22枚分枝鳍条07. 上皮细胞生发层腺层08. 盾鳞硬鳞骨鳞盾鳞09. 色素细胞黑色素细胞红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10. 腺体水晶体反射器色素体11. 鼻区眼区耳区枕区12. 躯椎尾椎13. 带状骨舶状骨间插骨三脚骨14. 单头脊肋腹肋15. 原型尾歪型尾正型尾16. 肌肉细胞骨肉纤维17. 消化管消化腺18. 鳃弓19. 形态数目排列状态20. 黏膜层肌肉层浆膜层21. 后方I型U型Y型卜型22. 短长短于草食性而长于肉食性23. 4 鳃间隔24. 喷水孔鳃二氧化碳25. 卵圆窗气体吸收26. 红细胞白细胞血栓细胞27. 淋巴管淋巴心淋巴窦28. 泌尿器官生肾节29. 肾小球囊血管小球30. 螺旋形栓塞形圆形31. 端脑间脑中脑小脑间脑32. 延脑外直肌运动33. 皮肤感觉器官听觉器官视觉嗅觉器官34. 测定方位感觉水流35. 内耳椭圆囊瓶状囊平衡听觉36.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降低提高37. 腹面神经垂体腺垂体38. 供给细胞的营养清除废物骨骼39.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40. 肠直肠41. 肝脏胰脏胃腺唾液腺42. I U V43. 大锋利44. 深45. 外骨骼内骨骼间叶细胞46. 软骨化骨膜骨47. 32~36 5~6 448. 最前端前缘49. <<中国鱼类之索引>>50. <<养鱼经>> 范蠡51. 外部形态内部构造生活习性分布特点52. 支鳍骨支鳍骨带骨53. 胸鳍腹鳍54. 卵生胎生卵胎生55.仿锤形侧扁形平扁形圆筒形体腔末端或最前一枚尾椎56.颐(颏)部峡部喉部57.眼、鼻、须鳍皮肤、鳞片58.仿锤形腹棱59.上位口下位口端位口水域底层或山涧溪流中60.颐须鼻须颌须吻须61.鳞片鳍条鳍棘前者由双根组合、分节、有的分枝、柔软,后者单根、不分节、不分枝、坚硬62.臀鳍腹鳍63.DⅧ,1364.表皮真皮真皮淡65.黏液腺毒腺黏液腺66.环片基片围绕鳞片中心一环一环地增长67.运动平衡推进和转向68.盾鳞鳞棘栉鳞后区有栉齿状69.主轴(头骨+脊柱)附肢(奇鳍骨骼+偶鳍骨骼)70.支持身体保护内脏配合肌肉产生运动71.基节中节末节高等鱼类72.肩带腰带73.肌纤维骨骼肌平滑肌心脏肌骨骼肌74.大侧肌上棱肌下棱肌体节肌75.肌肉交替收缩鳍的摆动鳃孔向后喷水76.口咽腔食道胃肠肛门胃腺肝脏胰脏77.齿舌鳃耙口咽腔78.浆膜层肌肉层黏膜下层黏膜层79.口腔齿咽喉齿咽喉齿80.贲门部幽门部81.黏膜褶螺旋瓣幽门盲囊肠本身增长82.食道和胃的下方及两侧围心腹隔膜。
83.肝细胞乳化脂肪84.鳃盖骨后缘(鳃孔)85.鳃小片相互交错排列反向流动86.鳃盖骨与舌颌骨关节处的腹缘,近第一对鳃弓背面87.扩张吸水压缩出水88.二腹前方鳔咽管食道喉鳔类89.鳃上器官皮肤90.鳃弓后下方的围心腔内静脉窦心房心室动脉球(动脉圆锥)91.腹腔系膜动脉92.尾椎骨脉弓93.淋巴淋巴管94.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95.腹腔背壁脊柱下方肾单位96.肾小体肾小管97.壶腹型辐射型辐射型98.尿殖窦二肛门和尿殖孔99.高渗性排尿吸收盐份100.端脑大脑中脑小脑间脑下部101.脊椎背支腹支内脏支(交通支)102.节前节后103.端脑延脑104.感觉芽陷器侧线(管)感觉水流嗅囊外鼻孔105.巩膜脉络膜视网膜视网膜106.间脑腹方神经垂体前腺垂体中腺垂体后腺垂体促性腺激素107.无水丙酮棕色瓶108.促进生殖器官发育促进副性征出现维持性行为三、判断题01. ×02. √ 03.√ 04. √ 05. ×06. × 07. ×08. √ 09. √10. ×11. √ 12. ×13. √ 14. ×15. √ 16. √ 17. × 18. ×19. √ 20. ×21. √ 22. × 23. × 24. ×25. √ 26. √27. √ 28. √ 29. √ 30. √31. √ 32. √ 33. ×34. √ 35. ×36. ×37. √38. √39. √ 40.√41. ×42. √ 43. √ 44. ×45. ×46. ×47. √ 48. √ 49.√ 50.×51.× 52.× 53.√ 54.× 55.× 56.√ 57.×58.√ 59.× 60.×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四、选择题01. C 02. B 03. B 04. C 05. D 06. C 07. D 08. B 09. C 10. C11. A 12. B 13. D 14. D 15. D 16. C 17. B 18. C 19. C 20. B21. A 22. B 23. A 24. C 25. C 26. B 27. A 28. D 29. B 30. A31. D 32. A 33. C 34. D 35. B 36. A 37. A 38. C 39. B 40. C41. B 42. A 43. B 44. C 45. D 46. B 47. A 48. C 49. D 50. A51. B 52. D 53.C 54.B 55.B 56.C 57.B 58.C 59.C 60.B61.B 62.A、B 63.B 64.C 65.D 66.C 67.C 68.B 69.A 70.C 71.A 72.C 73.B 74.A 75.C 76.C 77.C 78.C 79.B 80.D81.B 82.B 83.D 84.C 85.B 86.B 87.B 88.C 89.B 90.B 91.C 92.A 93.B 94.D 95.A五、问答题01.(1)背鳍: 是鱼类维持直立和平衡的器官,位于鱼体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