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鱼类学教案

鱼类学教案

鱼 类学
理论课教案
教学内容
绪论
一、学习目的方法
二、鱼类概念及分类
三、鱼类的演化过程
四、鱼类学的定义及范畴
五、鱼类学的发展史
课程名称(代码)
鱼类学(021705)
课 型
理论讲授课
课时安排
2学时
适用专业
水产养殖本科
教学目的
1、掌握:鱼类及鱼类的特征及进化。
2、理解:鱼类学的概念、范畴和任务。
3、了解:鱼类的演化。
四、鱼类学的定义及范畴
五、鱼类学的发展史
思考题
鱼类研究的发展方向。
复 习 题
1、什么是鱼类,其分类地位如何,具有什么特征?
教学后记
教学小结:
心得体会:
鱼 类学
理论课教案
教学内容
第一篇鱼类形态学
第一章鱼类的外部形态
第一节 鱼类的外部分区
第二节 鱼类的体型
第三节 鳍
课程名称(代码)
鱼类学(021705)
教学方法
在市场买鱼时,我们可见不同形态的鱼类;有时我们可在市场、饭馆、食堂见到单卖的鱼头或鱼身;在全国各大星级餐厅,还有一道名菜——鱼翅。由这些引导学生认识鱼体的外部分区,体型和鱼鳍,熟悉鱼类的外部分区及测量方法,掌握鱼类各鳍的结构与鳍式。最后教师进行具体教授和总结,采用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熟悉:(1)鱼体色素细胞和体色的关系。
(2)鱼类的发光器及其生物学意义。
教学重点
骨鳞的结构、侧线鳞与鳞式。
教学难点
骨鳞的结构、侧线鳞与鳞式。
教学方法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教授的教学方式。我们在小河或小溪里抓鱼的时候会发现,我们明明抓住了鱼儿,为什么又轻易的从指尖溜走呢?由此引导学生了解,鱼类的皮肤和腺体。再从鱼类体表,如鲤鱼手触光滑,而沙塘鳢则手触有粗糙感;由此引导学生了解鳞片的外形、构造及特点。由市售观赏鱼五彩斑斓,引导学生思考其原因,并介绍鱼类的色素细胞及体色形成的原因。由科普教育片中深海海洋鱼类的发光、发电等引导学生思考鱼类的发光器,进而介绍鱼类的发光器。由餐桌上的鱼,谈到鱼骨,引导学生考虑鱼类的骨骼,进一步介绍鱼类骨骼的分类。
课程名称(代码)
鱼类学(021705)
课 型
理论讲授课
课时安排
2学时
适用专业
水产养殖本科
教学目的
1、掌握:(1)脑颅和咽颅的分区结构与特点。
(2)脊柱骨的结构与特点。
(3)韦伯氏器的组成、结构及功能。
2、熟悉:各鳍的构造特征。
教学重点
1、头骨的概念、组成及结构。
2、韦伯氏器的组成、结构及功能。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鱼类及鱼类的特征及进化。
教学难点
鱼类的演化。
教学方法
采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由我们小时候在村中小河或小溪中逮鱼,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鱼类,鱼类具有什么特征?再结合《动物学》中鱼类的分类地位以及鱼类的演化情况,接着进一步介绍鱼类学的定义、范畴和鱼类学的发展史。由于本课程采用板书形式授课,因此,教师申请在课后借用多媒体教室,给学生播发各种鱼类的图片。一方面巩固理论课知识,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形象直观的了解鱼类特征,为今后鱼类学的学习打基础。
第二节 鱼类的体型
一、体轴 二、鱼类的基本体型 三、鱼类的特殊体型
第三节 鳍
一、鳍的功能和组成 二、鳍的种类 三、鳍式
思考题
鱼类形态学发展前沿动态。
复 习 题
1、鱼体可划分为哪几个部分?
2、鱼类头部器官有哪些,各器官构造与鱼类生活习性有何适应性?
3、鱼类有哪几种基本体型,每种体型各举一例说明?
4、什么是鳍式?鲤鱼的鳍式D.Ⅱ-18~19;P.Ⅰ-16~18;V.Ⅱ-8~9;A.Ⅳ-5~6;C.20~22的含义。
课 型
理论讲授课
课时安排
2学时
适用专业
水产养殖本科
教学目的
1、掌握:(1)鱼体型的几种形式及各自的特点、区别。
(2)鱼头部各器官的名称、位置。
(3)鱼各鳍的位置、结构特征及各纲的区别。
2、熟悉:鱼体的外部分区,描述鱼的形态特征。
教学重点
1、鱼体的外部分区和测量。
2、鳍的结构与鳍式。
教学难点
鳍的结构与鳍式。
课时安排
10分钟
40分钟
10分钟
5分钟
20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
第二章皮肤及其衍生物
第一节 鱼类的皮肤和腺体
第二节 鳞
第三节 色素细胞和体色
第四节 鱼类的发光器
第三章 骨骼系统
第一节 骨骼的分类
本章小结(5分钟)
1、鳞片的外形、构造、特点及鳞片的特化。
2、鱼类的色素细胞和体色。
3、鱼类的内骨骼和外骨骼。
课时安排
45分钟
10分钟
20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
第三章 骨骼系统
第二节 主轴骨骼
第三节 附肢骨骼
第四章 肌肉系统
一、鱼体肌肉命名法
二、肌肉的机能与结构
本章小结(5分钟)
1、主轴骨骼。
2、附肢骨骼。
3、肌肉的机能与分类。
板书提要
第三章 骨骼系统
第二节 主轴骨骼
一、头骨 二、脊柱 三、肋骨与肌间骨
第三节 附肢骨骼
课时安排
45分钟
15分钟
25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
第一篇 鱼类形态学
第一章 鱼类的外部形态
第一节 鱼类的外部分区
第二节 鱼类的体型
第三节 鳍
本章小结(5分钟)
1、鱼类的外部分区。
2、鱼类的体型。
3、鱼类的鳍。
板书提要
第一篇 鱼类形态学
第一章 鱼类的外部形态
第一节 鱼类的外部分区
一、鱼体的分区 二、鱼体长度的测量 三、鱼类的头部器官
课时安排
30分钟
15分钟
40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
第五章 消化系统
第二节 消化管
三、胃 四、肠
第三节 消化腺
第六章 呼吸系统
第一节 鳃
本章小结(5分钟)
1、消化系统与鱼类食性的关系。
2、鳃的结构与功能。
板书提要
第五章 消化系统
第二节 消化管
三、胃四、肠
第三节 消化腺
一、胃腺 二、肠腺 三、肝脏 四、胰脏
鱼类学(021705)
课 型
理论讲授课
课时安排
2学时
适用专业
水产养殖本科
教学目的
1、掌握:(1)消化管的组成与功能。
(2)鳃的结构与功能。
2、熟悉:肝脏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重点
1、消化管的组成与功能。
2、鳃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难点
1、各类鱼类消化管的特点。
2、鳃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方法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板书教授的教学方式。由《动物学》中鱼类解剖以及日常食用鱼类时,要取出内脏、鳃等,引导学生了解鱼类的消化系统以及呼吸系统,进而在生活常识的基础上,学习消化系统的具体组成与功能;鱼类的呼吸系统的鳃的结构与功能。
一、鳔的构造 二、鳔的功能
第七章 循环系统
第一节 血液
一、血浆 二、血球
思 考 题
声控法在捕鱼业中的应用。
复 习 题
1、简述鱼类的呼吸运动。
2、鱼类辅助呼吸器官中的气呼吸有哪些,各举一例说明?
教学后记
教学小结:
心得体会:
鱼 类学
理论课教案
教学内容
第七章 循环系统
第二节 血管系统
第八章 尿殖系统
第一节泌尿器官
一、体腔
二、系膜
第二节 消化管
一、口咽腔
二、食道
复 习 题
1、鱼类肌肉分哪3类,各受什么神经支配,各具什么类别与功能?
2、鱼类口咽腔、食道与食性有何关系?
教学后记
教学小结:
心得体会:
鱼 类学
理论课教案
教学内容
第五章 消化系统
第二节 消化管
三、胃
四、肠
第三节 消化腺
第六章 呼吸系统
第一节 鳃
课程名称(代码)
板书提要
第二章皮肤及其衍生物
第一节 鱼类的皮肤和腺体一、皮肤 二、腺体
第二节 鳞一、盾鳞 二、硬鳞 三、骨鳞 四、侧线鳞及鳞式
第三节 色素细胞和体色一、色素细胞 二、鱼类的体色
第四节 鱼类的发光器一、发光器原理 二、发光器结构及生物学意义
第三章 骨骼系统
第一节 骨骼的分类一、骨骼分类 二、内骨骼形成 三、内骨骼功能
一、奇鳍支鳍骨 二、偶鳍支鳍骨与带骨
第四章 肌肉系统
一、鱼体肌肉命名法
二、肌肉的机能与结构
思考题
骨骼系统在研究鱼类物种间亲缘关系及其起源、演化中的应用。
复 习 题
1、头骨的组成?
2、韦伯氏器组成及功能?
教学后记
教学小结:
心得体会:
鱼 类 学理论课教案
教学内容
第四章 肌肉系统
二、肌肉的机能与结构
第五章 消化系统
课时安排
10分钟
15分钟
45分钟
15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
绪论
一、学习目的方法
二、鱼类概念及分类
三、鱼类的演化过程
四、鱼类学的定义及范畴
五、鱼类学的发展史
本章小结(5分钟)
1、鱼类的定义及特征。
2、鱼类学的概念、范畴和任务。
3、鱼类的演化。
板书提要
绪论
一、学习目的方法
二、鱼类概念及分类
三、鱼类的演化过程
教学后记
教学小结:
心得体会:
鱼 类 学理论课教案
教学内容
第二章皮肤及其衍生物
第一节 鱼类的皮肤和腺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