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舞蹈节奏性:节奏是人们对实践的一种知觉,又称节奏知觉,它是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和规律性的反应,节奏一般可分为内在节奏和外在节奏。
舞蹈的艺术特性之一。
舞蹈构成的基本要素。
人体动作是舞蹈的主要表现手段,但并不是人的所有动作都是舞蹈,只有把动作节奏化,使它符合一定的运动规律,才能成为舞的动作。
舞蹈抒情性:舞蹈艺术特性之一。
舞蹈是一种表情艺术,抒发的主体情思是它的艺术特长。
用语言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达的人们的强烈情感和内在精神世界,往往只有舞蹈才能予以充分的表现。
舞蹈题材:题材是指舞蹈作品中直接描写的生活现象。
题材不同于素材,素材大于或多于题材,它通常是题材的来源和基础。
舞蹈界一般对题材有广义和侠义两种解释。
广义的题材是指舞蹈社会作品所表现的生活范围,侠义的题材是指作品中具体表现的社会现象。
民间舞: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而形成的,并在广大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舞蹈形式。
古典舞: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被认为最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
现代舞: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兴起的一种舞蹈流派,其主要美学观点是反对古典芭蕾的因循守旧、脱离现实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主张摆脱古典芭蕾过于僵化的动作流程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是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
劳动综合论:把劳动看成是艺术最主要的起源,但也不排斥艺术起源的其他因素,因此认为舞蹈起源于人类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实践和其他多种生活实践,是劳动生产、性爱、战斗操练等活动的模拟重现,以及图腾崇拜,呜述宗教祭祀活动和表现自身内在冲动的需要
舞蹈主题:舞蹈作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对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意蕴和中心思想。
舞蹈评论:是评论者在一定的艺术原则和美学思想的指导下,对社会生活中的舞蹈现象(舞蹈作品、舞蹈家的艺术生活、舞蹈艺术思潮、群众性的舞蹈活动)进行赏析、鉴别、评论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
独舞:又称单人舞,系有一个人表演的完成一个主题的舞蹈。
多用于直接抒发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大多是表现一个完整的思想情感的片段,或是体现了一定生活内容、创造了一种比较鲜明的意境。
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结构完整的独立的舞蹈作品;另一类为舞剧和大型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
舞蹈语言:能表现一定思想感情内容的舞蹈动作和舞蹈动作组合。
它是塑造舞蹈形象的基础,是舞蹈作品中叙事、状物、表达情意的主要手段。
叙事性舞蹈:又称情节舞蹈。
通过舞蹈中不同人物的行动所构成的情节事件来塑造人物,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
简答
1.什么是舞蹈艺术舞蹈是艺术的一种,人体本身是它的物质载体,是经过提炼(典型化)组织(节奏化)美化(造型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艺术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现为人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以及社会生活的矛盾冲突中人的情感意蕴,创造出可被人具体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表达作者——舞者,编导和演员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
舞蹈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通过连续的舞蹈动作过程凝练的动作、姿态、表情和不断流动的队形、画面,结合音乐、舞台、美术、(服装、布景、灯光、道具)等艺术手段来塑造舞蹈
的艺术形象。
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和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其作为一种社会审美形态,起源于远古人类战场操练、性爱活动、图腾、崇拜、巫术、宗教祭祀活动和表现情感、思想、意识等内在精神世界的需要。
舞蹈和诗歌、音乐结合在一起。
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舞蹈艺术的审美社会功能是审美的愉悦性和审美的功利性的统一,舞蹈也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开展文化娱乐,促进身心健康,具有广泛群众性的一种艺术形式。
2什么是生活舞蹈,类型生活舞蹈一般是指与人们各种生活有着直接紧密的联系,功利目的性比较明确,人人都可参加的具有广泛群众性的舞蹈活动。
生活舞蹈包括以下几类:1习俗舞蹈,表现了各世民族的风俗习惯、社会风貌、文明化传统和民族性格特征。
2宗教舞蹈,表现宗教观念,宣喻宗教思想,进行宗教活动的一种舞蹈形式。
3社交舞蹈,是在人们文化生活中最广泛流传和最具有群众性的舞蹈活动。
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增进友谊、联络感情的舞蹈。
4自娱舞蹈,是人们在舞蹈活动中目的最单纯的舞蹈,它除了进行自娱自乐以外,别无其他目的。
它既不是为了跳给别人看,也不是为了给别人在情感和思想以感染或影响,只是用舞蹈抒发和宣泄自己内在的情感冲动,而在抒发和宣泄情感的过程中,获得审美愉悦的充分满足。
5体育舞蹈,由于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所以它历来就有健身的体育作用。
6教育舞蹈,指学校、幼儿园进行审美教育的舞蹈活动以及所开设的舞蹈课程。
3艺术舞蹈可分为哪三种1根据舞蹈的不同风格特点来划分,可分为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和新风舞四类2根据舞蹈表现形式的体裁和样式的特点来划分,可分为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歌舞、歌舞剧、舞剧等八类3根据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方法,可分为抒情性舞蹈、叙事性舞蹈和戏剧性舞蹈三类。
4我国民间舞蹈的主要艺术特点1载歌载舞,自由活泼2巧用道具,技艺结合3情节生动,形象鲜明4自娱娱人,意旨统一5情之所至,即兴发挥
5音乐在舞蹈中有什么作用1描绘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征与舞蹈一起共同完成塑造艺术2对舞蹈所处的环境和气氛进行渲染和衬托3在舞剧作品中,音乐除了上述作用外,还要具有明显的戏剧性因素,表现出戏剧性的性格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担任着交代和展现剧情的任务
6人体是创造舞蹈形式的物质材料,表现在哪些方面
论述
1结合所学知识试论述舞蹈艺术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方式有哪几种,并结合例子论证并结合作品1感物而动、直抒胸臆《红绸舞》2缘物寄情、托物言志《东方红》3设事表情、构景抒怀《金山战鼓》4宣叙并重、情景交融《枣花》
2以舞蹈功能的教育舞蹈为例,论舞蹈在审美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我国一些大专院校普遍对审美教育重视不够,除少数院校开设有舞蹈课外,一般都不开设此课程,爱好舞蹈的学生只能在业余艺术团体进行舞蹈活动。
所以,在我国所谓的教育舞蹈,更多是指幼儿舞蹈和儿童舞蹈。
我国的教育舞蹈之所以不能广泛普及,就在于还有不少人对审美教育的功能和作用认识不足,也有人缺乏舞蹈文化的知识,不了解舞蹈艺术乃是一种民族文化,它在陶冶和美化人的情感思想、道德情操,培养人的团结友爱、加强礼仪,以及增进身心健康都有潜移默化的重要作品。
相信,随着我国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对艺术审美教育作业的加深理解,舞蹈教育也必将会愈来愈受到重视,因此,展望未来,教育舞蹈将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途。
评论
试论舞蹈评论常用的模式和方法有哪几种,并运用其中的一种方法,对你所熟知的舞蹈进行评论1形象描绘法,运用文字或语言,形象的描绘舞蹈作品的内容、环境氛围、情绪情节发展的层次、舞蹈动作的风格特色、舞蹈演员的表演和技艺2分析品评法,主要篇幅用于对
舞蹈家的艺术生活或对作品的思想内涵、舞蹈艺术表现手法等进行全面分析剖解3书信对话法,通过评论家和编导的书信往来对话交流的形式4展开议论法,通过作品反映出的社会现象,展开议论评析5综合品评法,归纳分析、提出问题,从理论高度予以评论,以引起舞蹈届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