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第一课..
国 学
1、定义: 原指 国家学府,如太学、国子监。 现指 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 2、分类: 1)按内容: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 2)按学科: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 伦理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 3)按思想: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 4)按《四库全书》:经、史、子、集四部。
儒文化的核心: 仁、义、礼、智、信 忠、孝、廉、耻、节
■孔子(前551--前
479)春秋末期思想 家、政治家、教育家, 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名 丘,字仲尼。鲁国陬邑 (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先世系宋国贵族。祖先 因避难奔鲁,后定避鲁 国陬邑。父叔梁纥为鲁 国武士,以勇力闻于诸 侯。
尼山全景
孔子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 阙里,并受其教。孔子幼年,“为儿嬉 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少时家境贫 寒,15岁立志于学。及长,做过管理 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 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 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 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 名气的一位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 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 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 “爱人”。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 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 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 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后唐庄宗李存勖,年轻时骁勇善战,从 未打过败仗。后来身为天子,统一了北方。 他千不该万不该,说了一句“伐善”的话。 他当着许多宿将的面说:“我是凭着我的十 根手指头,打下的天下。” 而没有赞谢他人 的努力。宿将们听了之后,非常泄气。再也 无人肯为他尽力作战。不出三年。即将辛苦 经营的天下失掉,死于兵变之中。
素材积累5:“大树将军”冯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汉光武帝手下有一员大将冯异,善于带兵。 旁人无法统帅的部队,由他来带,风纪就可 以改善。他的长处,就在于不争功。冯异作 战时奋勇争先,论功时,诸将喋喋不休,他 独退倚在大树之下,笑看他们争吵。所以得 到一个“大树将军”的雅号。有功不争,才 能赢得众人的尊敬。
俎豆礼容
孔子在母亲颜 徵的教育下, 自幼好礼为儿 嬉戏,常演习 礼仪。
孔子的人生
(一)刻苦求学时期 (二)开始设教时期 (三)出仕鲁国时期 (四)周游列国时期 (五)删述六经时期 (3---30岁) (30--50岁) (50--55岁) (55--68岁) (68--73岁)
诵 读 经 典
素材积累4:好“伐善”的李存勖 (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