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将成就孩子的一生金川县勒乌乡中心校-------唐鸽谢永群摘要:良好的行为习惯会使孩子受益终身关键词:习惯成就终身我们知道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成才,有出息,获得幸福和快乐,那么究竟是什么影响孩子一生成就和幸福的基础呢?是习惯。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什么是最重要的?一句话,还是习惯!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力,不需要别人的监督,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行动,习惯一旦养成以后就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
伟大的教育家洛克说过,孩子不是用规则教育就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遗忘,如你认为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就应用一切机会给他们正确的引导和不可缺少的练习,使他们在孩子身上固定起来,这样容易使孩子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以后,便不能好、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的发生作用了。
因此在孩子小时候就培养他们形成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会使孩子受益终身。
但是很多父母却常常把过多的期望寄托于学校教育,而忽略了正确而必要的家庭教育。
事实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重要,特别是父母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会深刻的影响孩子。
因此要想孩子将来身心健康幸福快乐,父母就应该高度重视孩子习惯的培养。
怎样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一、培养孩子在生活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不论是好是坏,都是从小养成的,而且难以改变。
因此从孩子小时候起,父母就应该帮助孩子养成一些好的生活习惯。
1、培养孩子上下楼梯靠右行培养孩子上下楼梯靠右行的习惯无疑是明智的,因为这样做能使孩子从小就懂得遵守社会公德,懂得礼貌、谦让,而这些良好的习惯会对孩子健康成长起着巨大的作用。
我们在地铁口经过时,都能看到电梯的扶手上醒目的写着:“请靠右行”。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一点,或者说是视而不见,即使在人不多的时候,还是有部分人习惯性站在电梯左边,同样的挡住了左边的路,提倡行人靠右站,就是为了空出左边,让有急事的人方便快速通过。
遗憾的是在这方面我们很多成年人都未做到,就更别提孩子了。
父母培养孩子上下楼梯靠右行的习惯,是让孩子从小懂得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懂得礼貌谦让。
要让孩子养成这种好习惯,平时父母就要言传身教。
2、培养孩子勤俭节约,不乱花钱的习惯。
哲学家培根说:“金钱虽然是好仆人,有时也会摇身一变,变成坏主人。
”事实正是如此。
一些从小大手大脚花钱的孩子,长大后常因奢侈浪费而最终穷困潦倒,而那些从小就知道节俭节省的孩子,由于养成了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习惯,反而对金钱有一种强有力的控制力,结果,两种习惯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就有了截然不同的命运。
在现代社会里,乱花钱是很多孩子普遍存在的现象。
,一些父母甚至用钱来代替爱。
一位教育专家曾说“不管你的经济条件如何,在给孩子花钱时一定要有节制,切忌随意多给,也不要有求必应,要把钱的数额控制在孩子有能力支配的范围之内。
”现在幼儿园里5、6岁的孩子身上随时拿出几十元的零花钱。
孩子乱花钱,父母有很大的责任,因为坏习惯很大多数都是父母娇惯,姑息出来的,因此父母教育孩子从小节俭不乱花钱,节俭的美德会为孩子的成功加分。
3、培养孩子讲卫生的习惯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你在广场、公园散步时,迎面而来的陌生人“呸”的一声,一口浓痰像子弹一样从他口中呼啸而出,“啪”的一声落在你脚跟前的地面上,您一定会恶心,甚至冲淡了散步的雅兴,当您累了,想在路边的长椅上坐下休息时,却发现长椅上踩满了鞋印,还有水果皮和豆浆杯,这时您的心情一定不佳,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环境呢?答案就是从您和您的孩子做起。
如果您在家在公共场合有良好的卫生习惯,那么也一定要帮助孩子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
因为只有大家都讲卫生,爱清洁,我们居住的环境才能变得更清洁、更美丽。
4、培养孩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习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仅仅是让孩子吃好一日三餐,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不挑食、不偏食。
有的孩子喜欢甜食,有的孩子喜欢辛辣的食品,有的只喜欢吃荤菜,有的只喜欢吃素菜,无论您的孩子饮食偏向哪一种,都是不对的、因为只有不挑食、不偏食,饮食合理搭配,才能吃得科学,吃得营养。
5、培养孩子对劳动的兴趣劳动不仅仅能够造就一个人,能够使人获得各种技能,还是一个人快乐和幸福的源泉。
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阐述了从小参加劳动对他终身的影响,在文中朱德深情的写道:“我应该感谢我的母亲,她给了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我在家庭生活中已经饱尝艰苦,这是我在以后的生活中再也没有感到过困难,没有被困难吓倒。
母亲给了我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有感受到劳累。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孩子不爱劳动或缺乏劳动意识。
很显然,孩子不爱劳动与家庭教育有关。
许多父母心疼孩子,认为让孩子参加劳动会累坏了孩子,因此什么都不让孩子干,有的父母担心孩子做事不够好,不如自己干省心,省事……….这样孩子慢慢就丧失劳动意识,养成了不爱劳动的坏习惯。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现实社会里,许多家庭在孩子六岁前,父母就开始教孩子识字、数数、绘画、音乐等,那么怎样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1、学习时要集中注意力。
孩子只有先形成一种专心的习惯才有可能在日后对自己的事业全身心的投入,不会被其他事情所干扰。
2、鼓励孩子提问题父母常常鼓励孩子提问题,实际上也是在督促孩子去思考,去发现新的未知领域。
与此同时,还能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如:“妈妈,鱼为什么在水里游,而不是在天上飞?”“爸爸,月亮上有小朋友吗?他们有电视看吗?有冰淇淋吃吗?………………….孩子对某一事物提出了问题,虽然有的问题非常幼稚、可笑,但这些都说明了这个孩子的与众不同。
善于提问题的孩子,往往也是最具好奇心,最有创新意识的孩子。
因此,父母在鼓励孩子多提问的同时,也要把握好分寸,要正确引导孩子去思考,去探索属于他们的那个年龄的事物。
而不是太深奥或枯燥的东西,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
三、培养孩子做事的好习惯1、养成今天的事今天做完的习惯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不论是怎样的习惯,都是通过长时间的培养形成的。
人一旦形成了自然的习惯,就不容易改掉,并且习惯会像一只无形的手,牵引着我们走向未来。
因此在及早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方面,父母可以这样做:(1)时时督促孩子,一旦发现有拖拉的事没做,要求其立即动手去做。
(2)及时教育与鼓励,就事论事,当孩子自觉的坚持做完以前拖拉的事情时,要及时给予表扬。
(3)在生活中父母做事要有始有终,不要拖拉,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孩子。
2养成做事有条理的习惯,对于孩子来说做事有条理、有章法是非常重要的,他能帮助孩子有条不紊的做事而不会杂乱无章。
做事没有条理的孩子,既不能很好的料理自己的生活,而且学习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做事有条理,父母可以让孩子和自己一起收拾房间,然后让孩子想想房间收拾以后有什么不同,通过对比孩子就能感觉到做事有条理的好处。
3、懂得与人合作一个人取得成功,必须学会与他人一道工作,并得到他人的合作。
如果要完成一件大事,那么也需要一支有效的、强大的团队做后盾。
著名的潜能大师安东尼·罗宾指出:“没有合作就没有成功。
”的确在日常生活中,谁都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
一个人要取得成功,必须学会与他人一道工作,并得到他人的合作。
因此、父母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合作应该从自身做起,并且要主动想各种办法,保证与他人的最大限度的合作,这样才能获得他人的帮助。
身为父母,当您发现自己的孩子喜欢“单打独斗“而不愿与人合作时,您是支持他还是反对他这样做呢?如果您的答案是后者,那么你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得到更多人的帮助,因为他们也懂得帮助别人,懂得团结协作,于人有利,也于己有利。
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在幼儿园集体劳动中争取主动,乐于助人,也乐于接受他人的帮助,主动寻求合作,并乐于合作;善于交流、沟通,善于体察他人的困难;努力建立良好的融洽的人际关系。
四、培养孩子为人处世的好习惯善于交往的孩子,不仅容易与人相处融洽,而且可以从其他人那里学到更广阔的知识。
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培养孩子处世的好习惯呢?1、培养孩子主动问候别人的习惯“早上好”虽然是一句简单的问候语,但它是亲善、友好的表示,更是一种信任和尊重。
“早上好”一旦说出了口,双方就有了亲切感,有了交流的愿望,在缩短彼此间的距离的同时,沟通也就畅通无阻了,一个人如果不讲究礼貌,没有教养,所有别的品质都会大打折扣。
父母要告诉孩子“早上好”不仅适用于问候熟悉的人,也适合问候陌生人,甚至包括与自己有矛盾的人。
向孩子讲述礼貌、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使孩子明白无论在什么场合都要“礼”字当先。
2、尊重别人学会宽容和理解(1)、尊重别人的隐私,打听别人的隐私或传播别人的秘密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这种行为会令人反感,也会给自己的人际交往带来障碍。
(2)在一个家庭里,父母要把孩子放在一个适当的位置上,切忌待遇过优、宠爱过度,否则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就会愈加膨胀。
父母要告诉孩子要善待他人,理解别人的难处,对人要有同情心。
父母要言传身教。
总之,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但可以成就他的一生更是我们民族从羸弱走向强盛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