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8讲--拟肾上腺素药

第8讲--拟肾上腺素药


1.心悸,头痛 2.心律失常 3.久用耐受
沙丁胺醇等
6
(哮喘首选)
常用药物
、受体激动药 多巴胺(DA) 作用特点: 1.激动1R→兴奋心脏 升高血压 2. 激动1R→收缩血管
3. 激动肾D1R →肾血管扩张 保护肾脏
4. 激动肾小管D1R→排Na利尿
所以DA是目前临床较理想的抗休克药物
2020/6/8
用途 3.支气管哮喘(次选) 低血压
2.房室阻滞
4.配伍局麻药 5.局部止血
3.上消化道出 3.心脏骤停

4.抗休克
1.中枢反应(烦躁,焦 1.局部组织缺
不良 虑,恐惧)
血坏死
反应 2.心悸,出汗,皮苍白. 2.急性肾衰
3.血压剧升,搏动头 代用 痛 品2020/6/8 4.心律失常
(对抗措施) 间羟胺
2020/6/8
15
首选
心脏骤停
首选AD
过敏性休克
首选AD
局麻药所致低血压 首选麻黄碱
支气管哮喘
首选沙丁胺醇
2020/6/8
16
兴奋(心率↓)
激动1R→心脏 兴奋(传导↑↑)
血 激动1R:皮肤、粘 膜、内脏血管收缩
管 激动2R :骨骼肌 血管舒张、冠脉舒
张 2020/6/8
激动1R:全身 血管(小A、小 V)收缩冠脉先 收缩后舒张
激动2R:骨 骼肌血管舒张、 冠脉舒张
4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异丙肾上腺素
治疗量时:
小量:
对 血
第八章 拟肾上腺素药
又称为:拟肾上腺素药

拟交感胺类药物

儿茶酚胺类
2020/6/8
1

❖ 学习目标
1.掌握AD、NA、ISP的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熟悉麻黄碱、间羟胺的药理 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3.了解其他拟肾上腺素药的作用 特点及临床应用
2020/6/8
2
❖ 拟肾上腺素药
2020/6/8
★受体激动药 去氧肾上腺素(苯肾上腺素) 作用特点:
1.作用与 NA 相似但收缩肾血管作用 > NA 2.激动瞳孔开大肌1R,快速短效扩大瞳孔。
临床应用: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药物致低血压 2020/62/8 .扩大瞳孔(作用快、弱、短、不升眼压)13
受体激动药
1. 1R激动药 多巴酚丁胺 主用于心肌梗死并发的心功不全
11
★、受体激动药 作用特点:
麻黄碱(麻黄素)
1.激动、R作用 < AD
2.促进神经末梢释放NA
3.作用缓慢、温和、持久
4.中枢兴奋作用强,易产生快速耐受性。
临床应用:
1.预防和治疗局麻药所致低血压(首选)
2.预防哮喘、治疗轻症哮喘。
3.治疗充血性鼻塞。
2020/6/8
12
★受体激动药 间羟胺(阿拉明) 作用特点:1.激动、1R作用 < NA 2.促进神经末梢释放NA 3.作用缓慢、温和、持久 临床应用:是临床 NA 的代用品
激1R→心兴奋 →收缩压↑
激动1R强→ 外周阻力↑↑ → 舒张压↑↑
故脉压↓ ↓
激动1R→ 心 兴奋→收缩压 ↑
激动2R→ 骨骼肌血管等 舒张→总外周 阻力↓→舒张 压↓
故脉压↑
5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异丙肾上腺素
气管
舒张 强
几乎无 ± 舒张 很强
1.心脏骤停(首选) 1.抗休克
1.支气管哮喘
Hale Waihona Puke 临床 2.过敏性休克 (首选) 2.药物引起的 (次选)
,受体激动药 受体激动药 受体激动药
3
、受体激动药 受体激动药 受体激动药
代表
肾上腺素
药 (副肾素、AD)
激动 、 1、 2 受体 强 强 强
去甲肾上腺素 异丙肾上腺素 (正肾素、NA) (喘息定、IP)
、 1 、 2 1、 2 很强 较强 ± 强 很强
心脏
激动1R→心脏兴奋 激动1R→心脏
→ 四正
激动1R→心脏兴奋 →收缩压↑
激1R→心兴奋 →收缩压↑
压 的
激动1R≈激动2R → 总外周阻力变化不大
激动1R稍弱→ 外周阻力↑不多
作 →舒张压不变或稍↓ →舒张压↑不多
用 故脉压↑
故脉压稍↑
大剂量时:
大量:
激动1R→心脏兴奋 →收缩压↑ 激动1R>激动2R →总外周阻力↑→舒 张压↑ 2020/6/8 故脉压变化小 典型变化:先升后降
2. 2R激动药 沙丁胺醇等 (47页) 首选治疗支气管哮喘
2020/6/8
14
思考题
❖ 1、名词解释 ❖ 肾上腺素的升压翻转作用 ❖ 2、比较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
腺素对心脏、血管、血压的作用? ❖ 3、简述肾上腺素为何首选用于过敏性休克? ❖ 4、多巴胺为何是抗休克的理想药物? ❖ 5、间羟胺为何可作为去甲肾上腺素的代用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