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_组织化_标准化_品牌化_以浙江台州柑橘产业为例

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_组织化_标准化_品牌化_以浙江台州柑橘产业为例

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33———以浙江台州柑橘产业为例□徐秀英 石道金 李兰英 费喜敏 内容提要:本文在总结浙江台州柑橘特色产业概况和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促进特色农业发展的原因。

“组织化”实现了特色农业规模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培育了具有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市场主体,降低了交易成本;依托“组织化”推广“标准化”,使农民按标准化生产变“被动”为“主动”,选择了提升特色农产品品质竞争力的最佳方式;“组织化”为“品牌化”提供了动力,“标准化”为“品牌化”奠定了质量基础,“品牌化”推动了“标准化”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特色农业;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一、浙江台州市柑橘特色产业概况 台州市柑橘生产已有1700多年历史,在国内外都有自己特殊的地位,尤其是黄岩蜜橘历史悠久、名闻遐迩。

先后有4个县(市)获得以柑橘命名的“中国特产之乡”的称号。

台州作为浙江柑橘生产的主产区,2004—2006年柑橘种植面积占浙江全省的比重分别为28169%、26118%和25104%,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119%、1184%和1166%;柑橘产量占浙江全省的比重分别为23114%、25145%和27139%,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3113%、2147%和2176%。

台州市柑橘生产主要集中于临海、黄岩、温岭、三门4个县(市)。

柑橘产业已成为临海市和黄岩区的农业主导产业,2004—2006年临海市柑橘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达14125%、14102%和17130%,黄岩区柑橘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达9152%、11193%和11124%。

柑橘产业已成为台州市尤其是临海市与黄岩区的农业支柱产业。

二、台州市柑橘特色产业发展的实践:“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 台州柑橘特色产业的发展得益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尤其是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

自2002年台州市被列为全国首批合作经济组织试点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截至2006年底,全市经县级以上工商行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559家,注册资金7600多万元,入社社员312万户,带动农户2315万户,当年实现销售收入3015亿元,返还社员盈余216亿元。

有7家农业部试点合作社,6家财政部试点合作社,11家省级示范合作社。

其中以柑橘作为主导产品的专业合作社共55家,股金总额1051108万元,入社社员4365户,带动农户213万户,主要集中于临海、黄岩两市(区)。

柑橘合作社通过产前统一采购和供应种子种3项目来源: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Y604564)苗,产中统一供应农资,产后统一开拓市场,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同时,合作社还发挥了在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中的功能,并成为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的重要载体。

(1)推广“标准化”生产。

为了使农民掌握标准化生产的技术要求,每家合作社都制作了通俗易懂的标准化生产模式图,实施产地编码制度。

统一生产流程、统一包装、统一规格、统一品质、统一打条形码。

建立田间管理档案,详细记录生产过程,对农产品进行检测,并进行产品质量认证。

2004—2006年,台州市柑橘获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中国绿色食品认证的情况如表1所示,其中由合作社申报并获得认证的比重较大,合作社已成为推广“标准化”生产的主力军。

(2)实施“品牌化”战略。

合作社积极开展商标注册,2004—2006年全市柑橘产品共注册商标56个,其中由合作社注册的商标达31个。

为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合作社还大力开展品牌的宣传和推广活动。

例如,临海涌泉柑橘产业合作社,商标“忘不了”是1989年合作社成立之前由现合作社常务副社长个人注册的,但由于是个人商标,实施品牌经营力不从心。

合作社成立后,他把商标无偿转让给了合作社,合作社为提高产品知名度,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农博会、评优等活动。

2002年,该品牌获浙江省柑橘博览会金奖,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中华名果”,2003—2005年连续三年荣获浙江省农业博览会金奖。

随着品牌战略的实施,入社农户获得了可喜的品牌效益。

表1 2004—2006年台州市柑橘产品质量认证和创品牌情况项目品牌数(个)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数(个)产品数(个)产品数(个)面积(公顷)产量(吨)绿色食品(A级)产品数(个)全市总数562140871372243111999476912其中:合作社31132401137121839166496697合作社占比(%)55136611905817554155421665214158133 数据来源:台州市农业局三、“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实现特色农业发展的原因剖析 特色农业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依托当地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产业基础和条件形成的。

相对于常规农业而言,特色农业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是主导一定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高效农业①。

台州市通过“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实现了柑橘特色农业的发展并不是偶然的。

11“组织化”实现了特色农业规模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培育了具有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市场主体,降低了交易成本。

首先,特色农业必须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商品率,必须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特色农业与产业化结合是现代农业经济的特征②。

实现特色农业的规模经营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鼓励土地使用权流转,让少数人获得较大量的土地进行适度规模经营。

但这种办法只适合在第二、三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

二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使分散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得到合理配置,以专业经营项目为纽带把分散的农户联结起来形成横向的区域规模效应。

并通过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将原来相互分割的农产品经营环节重新加以续接,形成一体化、产业化经营的格局。

显然,台州市在发展柑橘特色产业的过程中,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社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了特色农业的规模化生产、一体化经营。

其次,特色农业必须是具有①②李金良,贺洪海1必须大力发展特色农业1经济师,2000(5)石红梅1农业产业化与特色农业的发展1农业经济问题,2007(4)市场竞争优势的产业。

要获得竞争优势必须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并降低交易成本。

发展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的小规模农户组织起来,以合作社身份整体进入社会化大市场,改变了单个农户在市场谈判中的弱势地位,使专业合作社成为特色农业市场竞争的主体。

同时,专业合作社代表农户群体进行交易,大幅度地减少交易的次数,大大地降低交易费用。

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与市场或企业建立长期的契约关系,以稳定的购销活动代替农户的偶然交易,避免重复搜寻、谈判的费用。

并通过合同化管理,有效地减少市场交易纠纷的发生①。

即使发生交易纠纷,合作社也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组织力量,利用法律手段维护农民利益。

21依托“组织化”推广“标准化”,使农民按标准化生产变“被动”为“主动”,选择了提升特色农产品品质竞争力的最佳方式。

特色农产品要在市场上获得竞争能力关键是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竞争力,尤其是确保产品的环保性、安全性。

农业科技和农业标准化的推广实施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

实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关键环节是农业投入品和生产程序,只要按照标准投入农业投入品并按规定程序生产,最终产品也就能达到相应的标准②。

我国家庭经营制度很难实现投入品、生产程序的统一,难以实现优质优价和对优质农产品进行认证。

政府主导推动的模式作为政府对农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形式,在整个推广实施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将在我国长期存在。

但这种推广模式在推广项目的选择、推广范围的选定上表现为政府行为,不能适应市场发展要求,忽视了技术与农民之间的适应性,农民对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吸收是被动的和单向的,不能转化为农民自觉的行为,从而导致推广效率低下。

而要让农户自觉按标准化生产,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人帮助、指导农户按标准化运作,实现投入品、生产程序的统一;二是按标准化运作要保证其收益③。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特色农业的经营主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可以根据对市场的调查,合理地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统一供应生产资料、统一生产程序。

并通过与众多农户之间签订契约,实行优质优价,将标准与利益通过法律捆绑在一起,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实现农民自觉按标准化生产的目标。

如台州黄岩永宁果业合作社与社员签定了收购协议书,规定了社员交售柑橘的品种和数量、收购价格等。

合作社还明确了年终盈余二次分配。

因此,依托“组织化”推广“标准化”是提升农产品品质竞争力的最佳选择。

美国、欧盟、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长期以来都特别重视各种农产品行业协会通过行业自律来发挥其在推广实施农业标准中的重要作用④。

台州柑橘特色产业的发展,依托“组织化”实施推广“标准化”生产,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促进了当地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全省乃至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施推广标准化生产积累了经验。

31“组织化”为“品牌化”提供了实力与动力,“标准化”为“品牌化”奠定了质量基础,“品牌化”推动了“标准化”的可持续性。

创造品牌、培育名牌已成为增强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但是分散的农户缺乏实施品牌战略的实力与动力。

农产品品牌战略的实施需要付出巨额费用,单个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十分有限,使其在创建品牌方面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同时,由于单个农户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量过少,导致单位农产品成本由于品牌创建成本的过高而大幅度提高,可以说,分散的农户缺乏实施品牌战略的动力。

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通过建立合作制、股份合作制、股份有限公司等,以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向社会吸纳资本,或利用专业合作社的法人地位向农村信用社及其他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解决发展品牌必须的资金问题。

专业合作社统一注册商标,大大降低了单位农产品实施品牌化战略的成本,实现了品牌的规模经济效益,从而解决了分散农户实施品牌战略动力不足的问题。

①②③④刘雅静1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1市场论坛,2006(12)孔有利,周建涛,何加骏等1从农业标准化生产角度审视分散经营制度缺陷1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1)宋明顺,王晓军,方兴华1标准化在农业合作经营中的作用分析1农业经济问题,2007(4)闵耀良1推广实施农业标准的模式选择与机制创新1中国农村经济,2005(2)四、启示与建议 总结台州柑橘特色农业的发展,得到如下启示:(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产品买方市场的形成,特色农产品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产品的竞争从数量竞争向质量竞争、品牌竞争转变。

人们对特色农产品的选择更加注重产品的营养及安全性特征。

通过推广标准化生产,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认证和实施品牌战略,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卫生,并向消费者传递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信息,提高特色农产品品质竞争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