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2016_2017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题(一区,连续班,无答案)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2016_2017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题(一区,连续班,无答案)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题(一
区,连续班,无答案)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将所有符合题意的选项选出,将其序号填入答卷页的表格中。


1. 为了缓解人口压力,我国应采取下图人口增长模式中的( )
下表为2002年我国四个地区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2-3题。

.四个地区中人口老龄化趋势最显著的是(
A.①B.② C.③ D.④
3.四个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4.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中心便会衰退。

20世纪80年代西方一些国家为了防止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衰退,实行了城市复兴计划——再城市化。

下列措施符合再城市化的是
( )
A.采取行政手段,将人口迁入大城市 B.发展纺织、电子装配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C.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D.改善城市中心区环境,发展城市旅游业
读城市化进程和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完成5-7题:
5.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间为( )
A.1 B.2 C.3 D.4
6.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状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A.埃及 B.中国C.新加坡 D.德国
7.当前该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 ) A.甲 B.乙 C.丙 D.甲和乙
读四种人口死亡率与出生率示意图,回答8-9题。

8.图中表示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9.人口老龄化现象最为严重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电视剧《闯关东》讲述的是清代华北大旱、赤地千里,河北及山东的饥民大批
出山海关移至东北的故事。

剧中山东人迁到东北的现象属于()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内人口迁移D.国际人口流动
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B.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
C.④时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 D.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12.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②时期相符合的国家是 ( )
A.尼日利亚 B.韩国 C.澳大利亚 D.美国
13.读三角形坐标图,若X、Y、Z分别表示某
国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个年
龄段人数所占总人口的比重,为实现经济的可
持续发展,该国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
A.计划生育
B.鼓励生育
C.采取移民政策
D.鼓励人员出国
读2007年重庆市外来人口由外省(市)迁入人员分布图,回答14~15题。

14.下列关于重庆市外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西部各省区都有大量人员迁往重庆市
B.50%以上的外来人员来自周边省区
C.重庆市劳动力短缺是吸引外来人员的主要原因
D.距离越远的省区迁往重庆市的人口越少
15.广东省大量人员迁往重庆市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缘关系密切 B.迁移距离短 C.投资创业经商 D.劳动力过剩
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的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

A、B、C是三种不同的功能区。

该城市是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形成的。

读图完成16~17题。

16.图中三种功能区分别是商业区、工业区和居住区,A、B、C分别代表的功能区是( )
A.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B.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
C.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 D.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
17.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功能区C区位优势的是 ( )
A.滨江临海,水运条件好,交通便利 B.水源充足,地势平坦
C.位于城市河流的下游地区,对城市的污染较小 D.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比变化图。

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

完成18~19题。

18.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 )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19.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 )
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是“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1990年和2008年比较图”,读图回答20~22题。

图5
20.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A.城市总人口增加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D.城市工业部门更齐全
21.影响图中大型商场的布局因素最主要是()
A.位于市中心的位置B.交通通达度高
C.都近工业区D.位于住宅区内
22.从1990年到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不是因为()
A.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B.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C.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D.接近原料地
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

回答23~24题。

23.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
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C.与城市所在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有关
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
24.老城区改造过程中城市洪水发生频率增加,某校地理研究小组对城市洪水发生频率增加的原因进行了调查,下列调查结果最不可信的是 ( )
A.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填埋了许多的池塘和河道
B.大面积铺设水泥、沥青路面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
C.城市道路排水设施不够完善
D.城市居民不再使用井水,导致了地下水位升高
读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25题。

25.城市中心区域与郊区相比,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
A.逆温现象 B.水土流失 C.热岛效应 D.“臭氧洞”
二、综合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提到,从现在开始到2030年的25年,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准备期。

25年准备期这个概念,是相对2030年到2050年人口老龄化最严峻时期而言的。

到那个时候,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超过30%,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难度将更大。

材料二2008年婴儿出生性别比为120.56,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期的男性比女性将多出3 000~4 000万人,这意味着有20%的婚龄期男性找不到配偶。

(1)以上材料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存在________和________问题。

(2)我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速度较任何国家都快,这是我国实行________政策的必然结果,如何应对老龄化问题,试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

(3)目前我国性别比严重失调,性别失调有什么影响?为平衡性别比,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27. 对比“我国某城市分别在1980年和2007年发展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8分)
(1)从图a到图b反映的城市发展过程被称为过程,该过程的标志是、和
;从图中可以看出目前该城市正处于这一过程的阶段。

(2)该城市形成于河流的交汇处,原因是此
处。

(3)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城市的发展,自来水厂的位置出现什么变化:,分析原因。

28. 下图是某平原城市工业布局规划示意图,该地最小风频风向为东风,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请在①~③处合理安排食品厂、光学仪器厂和自来水厂。

①②③。

(2)在A、B、C三处中,处布局火电厂较为合理,原因是。

(3)在该地城市化进程中,要注意解决好的三个问题是:a. b. c. 。

29.某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为多核心结构。

下图是该城市的建筑与道路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1)A、B中属于中心商务区的是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与B服务范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D、E中属于低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其在城市中的一般分布规律是________。

(3)汽车销售店布局在G处的理由是________,高新技术产业园布局在F处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4)说明影响该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