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试题【新课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答案均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注:试卷包含小题30道;大题4道;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涂卡)下图示意我国近几年的劳动年龄人口变化及未来预测情况。

读图,回答1~2题:~1.2000~2020年,我国()A.年轻劳动力人口比重逐年提高B.中年劳动力人口比重逐年减少C.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持续上升D.老年劳动力人口比重持续上升2.根据劳动年龄人口变化的预测,未来几十年我国()A.就业压力越来越大B.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C.人口老龄化严重D.人口大量外迁读“某地区不同生产力水平下生活质量与人口规模之间的关系图”,回答3~4题:3.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②P'为环境承载力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④P为环境承载力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图中反映了在同一生产力水平条件下()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③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④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下列关于地域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地域文化是不同的,这主要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②地域文化体现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状况,如有人称东亚文化为“稻米文化”③地域文化中“地域”的范围可大可小,地域范围的大小与其重要性呈正相关④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A.②④B.②③C.①②D.③④6.下列使人口出生率降低的因素有()①婚姻关系稳定②有宗教信仰③初婚年龄大④离婚率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读“人口密度和商业服务范围示意图”,回答7~8题。

7.从图中可以看出()A.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商业服务范围越大 B.人口密度越小的地区,商业服务范围越小C.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商业服务范围越小 D.人口密度与商业服务范围之间没有直接关系8.图中体现的人口密度与商业中心的关系是()A.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同一级别的商业中心数目越少B.人口密度越小的地区,同一级别的商业中心数目越多C.人口密度的大小与商业中心数目无直接关系D.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同一级别的商业中心数目越多芯片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某跨国公司的芯片生产厂以往均设在发达国家。

但2010年3月,该跨国公司决定在中国大连投资25亿美元建芯片生产厂。

据此回答9~10题。

9.通常,计算机芯片生产厂的区位选择属于A.原料指向型B.市场指向型C.廉价劳动力指向型D.技术指向型10.该公司在中国投资兴建芯片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拥有()A.丰富的原料B.庞大的市场C.廉价的劳动力D.先进的技术读下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和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它们对应的曲线分别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②④③① D.②①③④12.从图中能得到的结论是()A.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在加快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始终高于发达国家C.201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不到一半D.目前世界城市人口数量以发展中国家居多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第一次两岸专家工作商谈于2010年1月26日在北京举行。

海峡两岸企业家盼望早日商签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样有利于两岸展开进一步的经济合作。

“转型”成为两岸企业家面临当今国际经济形势的共识。

读“台湾部分出口产品比重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台湾部分产品出口比重下降,说明其丧失的竞争优势主要是()A.低廉的工资B.广阔的市场C.先进的技术D.通达的信息14.台湾部分产品出口比重上升,反映其工业转向A.技术指向型B.市场指向型C.廉价劳动力指向型D.原料指向型天然橡胶是一种喜高温、多雨、静风和肥沃土壤的热带乔木,生长忌低温和台风。

天然橡胶传统种植区在10°S~17°N之间,但我国现在已将其推广至25°N以南地区,成为世界天然橡胶种植纬度最高的国家。

读“我国天然橡胶种植地和扩散示意图”,回答15~16题。

15.乙地比丙地种植天然橡胶更优越的自然条件是()A.降水丰富B.地势较高C.灾害天气少D.肥沃的紫色土16.我国成为世界天然橡胶种植纬度最高的国家的主要原因是()A.交通运输B.国家政策C.市场需求D.科技发展读“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的空间分布范围(曲线与横坐标围成的区域)与热量、水分条件的关系示意图”完成17~18题。

17.图中a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水稻种植业B.商品谷物农业C.混合农业D.乳畜业18.图中c农业地域类型分布范围广,其影响因素是()A.政策B.交通 C.市场 D.劳动力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某区域加工制造业重心转移示意图”。

回答19~20题。

19.我国吸引日本、韩国制造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A.交通条件便利B.自然条件优越C.工资水平较低`D.劳动力素质高20.目前,日本、韩国相关企业主要向海外生产基地提供()A.技术服务B.原料供应C.基础设施D.能源保障商业网点的布局越来越考虑交通条件,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布局会产生显著的影响。

近年,以沃尔玛、好又多(诚达)、国美、苏宁等为代表的大型超市进驻厦门岛内,形成新的商业网点格局。

读图,完成21~23题。

21.在区位选择方面,沃尔玛、好又多两大超市的特点是A.城市交通干道的左侧B.城市交通干道的右侧C.城市交通干道的两端D.城市交通枢纽或干道的“十字路口”22.图中沃尔玛、好又多两大超市布局的最大优势是()A.商业的信息灵通 B.交通的通达性好 C.周围的住家多 D.外地的游客多23.这种区位选择的主要目的是()A.最大范围吸引消费群体B.为顾客提供最丰富的商品C.有利于提高商品价格D.为丰富厦门旅游增添观光景点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图中M表示我国某县2005年农产品产值构成。

读图回答24~25题。

24.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形和气候B.土壤和水源C.市场和交通D.政策和劳动力25.该县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城郊的“都市农业”,以下适合“都市农业”发展的产业部门有()A.观光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 C.房地产业D.水稻种植业下图为“部分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26题。

26.图示农业地域类型为( )A.商品谷物农业 B.水稻种植业C.混合农业D.乳畜业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1990年和2008年比较图”,读图回答27-28题。

27.影响图中大型商场的布局因素最主要是( )A.位于市中心的位置B.交通通达度高C.都近工业区D.位于住宅区内28.从1990年到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不是因为( )A.城区用地紧张 B.为了降低生产成本C.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D.接近消费市场读下图,回答29-30题。

11.关于A、B、C城市的等级,说法正确的是( )A.B等级最高,C等级最低B.A等级最高,B等级最低C.C等级最高,A等级最低D.B等级最高,A等级最低30.若A、B、C为三个不同级别的商业网点,分别对应的服务最合理的是( )A.小旅馆普通宾馆豪华酒店B.小旅馆豪华酒店普通宾馆C.普通宾馆豪华酒店小旅馆D.豪华酒店小旅馆普通宾馆第Ⅱ卷(非选择题)31.(10分)读图甲和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A、B、C、D阶段反映的是____________过程,说明该过程的主要标志。

(2)图甲中E—F所反映的现象为____________,简述其成因。

(3)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分为两种类型。

指出图乙中①属于__________国家,②属于______国家。

32.(7分)下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

(1)影响该城市早期选址的主导区位条件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

(2)M、P、Q三处高级住宅区应为_______处,判断依据是________。

(3)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

石油化工城应建在处。

33.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读我国东部M市的等高线(单位:m)和产业结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1)据图分析,M市近15年来产业结构是如何调整的,这对劳动力的需求有何影响?(6分)(2)伴随城市规模的扩大,M市建设了新的产业区。

请在高新技术产业区和化工产业区中任选一个,依据图中信息对其区位进行客观评价。

(6分)34.当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或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不相适应时就会出现各种人口问题。

读图表回答。

(11分)(1)(3分)读“中国人口增长及其自然变动”图。

1994年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当年非农业人口数是亿。

非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是。

(2)(4分)人口增长过快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据下列表中数据,分析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A.;B.。

(3)(4分)据“中国人口文化程度构成”图,我国人口还存在的问题是;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校扩招,这种现象已有显著改善。

综上所述,我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参考答案31.(10分)(1)城市化(1分)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加、(1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1分)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增加。

(1分)(2)逆城市化(1分)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或郊区环境质量较好),(1分)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1分)私人小汽车的普及和交通、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的距离。

(1分)(3)发达(1分)发展中(1分)32.(7分)(1分)对劳动力素质需求提高。

(1分)(2)化工产业区:(1分)位于郊区,地势较低,对市区固体垃圾污染、水污染较小,位于公路沿线,交通便利;(3分)但位于冬季盛行风上风向,对市区、高新技术产业区污染较严重。

(2分)(2)高新技术产业区:(1分)地势较高,城市水污染不会影响该区域;交通便利;(3分)但距市区较远、距化工产业区较近;东部坡陡,易发生地质灾害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