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下期中历史复习PPT 课件

七年级下期中历史复习PPT 课件


商业 商业都市 开封、杭州是最大的商业都市。早市、夜市、草市
对外贸易 广州、泉州是大商港;对外贸易范围扩大;外贸收
入巨大; 设置市舶司.
货币
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南宋时,纸币与铜钱并行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材料一中的“苏湖”是指什么地方?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2(.1重)唐臣太:宗时期的重臣——宰相_房__玄__龄__和_杜__如__晦__被称 为“房谋杜断”,魏_征____是最著名的谏臣。 (2)唐玄宗时期的名臣——_姚__崇__和_宋__璟__。
3.少数民族首领: 吐蕃: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_松__赞__干__布__。
4.高僧: (1)鉴真:六渡日本,设计_唐__招__提__寺__。 (2)玄奘:西行天竺,口述成书_《__大__唐__西__域__记__》__。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奉为“天可汗”
阅读下列材料: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中“朕”指哪个皇帝?他统治时期被称为什么?
唐太宗 2.此话是什么意思?
贞观之治
自古以来统治者只重视汉族,看不起少数民族,而我却一
样地爱护他们。 3.此话题体现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苏州、湖州 水稻 (2)这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
经济重心的南移 (3)出现上述历史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①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劳动力②南方的自然条件较好;③南方的战 乱少,社会安定④政府重视经济发展 • (4)结合以上历史原因与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请你说一说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有什 么有益的启示? 我们要维护当前和平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大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术等等;坚持 改革开放;注重引进先进技术,。。
(一)辽和北宋的关系 2.陈桥兵变 北宋建立:960年 赵匡胤 都东京(开封) 3.契丹的兴起:10世纪初 耶律阿保机 都:上京 4.辽宋的战与和——澶渊之盟
(二)夏和北宋的战与和 1.西夏的建立:11世纪前期 元昊 都:兴庆 2.宋夏议和
二、金与南宋的对峙时期 1.金的兴起、灭辽和北宋: 1115年 完颜阿骨打 建立大金 2.南宋建立:1127年 赵构 都:临安 3.宋金和议
唐高祖 建立唐朝
唐太宗 “贞观之治”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唐 朝
文成公主入藏 玄奘西游天竺
武则天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殿试、
唐玄宗 “开元盛世” 鉴真东渡
第2课 一、唐朝的建立
时间:
人物:
二、“贞观之治”
都城:
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年号“贞观”。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文教昌盛,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唐初盛世-------“贞观之治”
皇帝
措施
治世局面
唐 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政治清明,
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经济发展,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国力强盛,

严格考察官吏政绩。
文教昌盛, 历史上称
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
为“贞观
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之治”。
第11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一、元朝的建立和统一 1.统一蒙古及蒙古国建立:1206年 铁木真(成吉思汗) 2.元朝的建立:1271年 忽必烈(元世祖)定都:大都 3.灭南宋(1276年)及统一全国
第十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1. 蒙古族生活在蒙古高原上,铁木真统一蒙古。1206年,蒙古贵族 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
盛世
民族关系:吐蕃、回纥、靺鞨、南诏

对外友好往来:日本(
东渡),天竺(
西游)

下 辉移 煌: 的文 隋化 唐: 文化(一)(艺 二术 )达到顶峰;加:赵州桥;雕版印刷术(《金刚经》)
1.隋朝繁荣的史实: 1)统一天下; 2)经济繁荣; 3)开通大运河; 4)制度创新:开创科举制。
隋朝大运河
海河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重点解读】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强 盛的时期,是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隋文帝
最早采用
考试选拔官员
发建展生 立产隋,朝社,会经 开济始繁用荣考试办法选拔官员

朝 隋炀帝 开开凿凿大运河,加 ,强加强南北交交通通
正式设置

政治经济:正式设置进之治 士;科加: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续发展,人口持 续增长,边疆得 到巩固和开拓, 为后来“开元盛 世”局面的出现
奠定了基础。
2.唐朝繁荣与开放的史实: (1) 经济繁荣:治世、盛世局面:
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唐玄宗前期的“开元盛世”
①农业:曲辕犁、筒车
②手工业: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珍品。 商业:长安是国际大都市。
(2) 政策开放 ·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友好)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北方先后出现_后__梁__、__后__唐_、__后__晋__、__后_汉__、__后__周_____
_五个政权,南方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 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 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实质:唐末以来___藩__镇__割__据___局面的延续。
珍贵文献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安史之乱
根本原因:唐朝_政_治__腐_败___。 直接原因:节__度__使__势力日益强大 经过:755年,安_禄__山__借口朝廷出现内奸,和部将史思 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763年被平定。 影响:对_社__会_经__济__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 __由_盛__转__衰__。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 成_藩__镇__割__据__的局面。
涿郡(今北京)
永济渠
黄河 洛阳
通济渠
大运河全长 2000多千米, 是古代世界最 长的运河。体 现出我国古代 劳动人民的智 慧和创造力。
淮河 长江 钱塘江
江南河
余杭(今杭州)
科举制度 人物
贡献
阶段
隋文帝 隋炀帝
初步建立起通过( 考试)选拔人才 创立( 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诞生阶段
唐太宗 武则天
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创立(殿试 )
唐玄宗
1、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当时政治稳定,经 济繁荣,国库充盈,
2、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民众生活安定,唐 朝进入了鼎盛时期,
3、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历史上称为“开元
盛世”。
民族交往与交融
文成公主入藏 唐太宗时,吐蕃(藏族)赞普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和亲。 意义: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 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原因: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严 重,中央无力控制藩镇;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 加上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 过程:黄巢率领起义军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 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结果:被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_9_0_7__年,朱温建立 __后__梁____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1.品种增多,引进占城稻。
表现:
2.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3.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类别
农业 粮食作物
发展成就
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粮仓;
手工业
经济作物 纺织业 制瓷业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 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重心;景德达
完善阶段
作用:1.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 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2)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3)推动了教育的发展。(4)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制度
(一)推进唐代历史发展的的几位帝王:
1、唐高祖------李渊-----建唐,618年 2、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 3、女皇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4、唐玄宗------李隆基-------“开元盛世”

政绩:
女皇武则天
措施:继续实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发展农业
结果: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评价:为后来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皇帝
措施
治世局面
1、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社会经济得以持
2、大力发展科举制,创 武则天 立殿试制度;
3、减轻人民负担,重视 发展生产
影响:五代十国时期,虽然__政__权__分__立__,但长期政治 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 __统__一___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一、“之最”类 1.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_隋__朝__大__运__河__。
2.科举制最早出现的朝代——_隋__朝__。 3.唐朝时世界最先进的生产工具——_曲__辕__犁__、__筒__车__。 4.唐朝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陶瓷艺术——_唐__三__彩__。
体现唐太宗实行的是比较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
中外交往
人物
史实
影响
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 遣唐使 日本派遣唐使来华,学习唐朝文化
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
鉴真
文化,主持修建唐招提寺
了卓越的贡献
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 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
玄奘
经。口述成书《大唐西域记》
民族政权的并立时代
政权名称
建立 时间
建立民族 建立者 都城
辽 北宋 西夏 金 南宋
10世纪初 契丹族
960年
汉族
11世纪前期 党项族
1115年
女真
1127年
汉族
阿保机 上京 赵匡胤 东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