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织行为学第6-10章期末考试复习题(第三版)

组织行为学第6-10章期末考试复习题(第三版)

如果您在做题的过程中发现有表达错误的地方、重复出题和其他问题,麻烦您记录下来,告诉我,邮箱****************组织行为学试题库目录第一章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组织承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群体心理和群体行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非正式组织及其行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群体动力和激励理论.. (2)第七章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 (14)第八章组织文化 (25)第九章领导者与组织行为 (32)第十章行为的有效性 (47)第六章群体动力和激励理论一、单项选择题(选择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1、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马斯洛 B.赫兹伯格C.亚当斯 D.斯金纳2、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以下公式中错误的是( )。

A. E高×V高=M高 B. E高×V低=M高C. E低×V高=M低 D. E低×V低=M低3、提出需要层次不仅表现出“满足-上升”趋势,而且表现出“挫折-倒退”趋势的激励理论是( )。

A.期望理论 B.双因素理论C.成就需要理论 D.ERG理论4、麦克利兰关于需要的理论认为,对人的发展和成长起着特别重要作用的是( )。

A.保健需要 B.权力需要C.归属需要 D.成就需要5、在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中,以下哪项因素对人的行为不具本质上的激励作用?( )。

A.成就因素 B.目标因素 C.兴趣因素 D.保健因素6、根据对强化程序的分类,按时领工资的方式属于( )。

A.连续强化B.固定强化C.间断强化D.可变强化7、K·卢因的“群体动力论”援引的理论基础是( )。

A.空气动力学理论B.环境科学理论C.场论D.团队角色理论8、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认为,在人的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人的最主要的需要有三种,它们是( )。

A.成就需要、尊重需要、成长需要 B.成就需要、权力需要、成长需要C.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归属需要 D.成就需要、成长需要、合群需要9、模式:工作激励水平=任务内在激励+任务完成激励+任务结果激励。

这是下列哪种激励理论的基本观点?( )。

A.期望理论 B.公平理论C.综合型激励理论 D.ERG理论10、在弗洛姆的期望理论里,()主要是指某种结果实现的可能性。

A.期望B.效价C.工具性D.公平指数11、根据激励理论类型划分,下列理论中属于过程型激励理论的是( )。

A.需要层次理论 B.期望机率模式理论C.强化理论 D.双因素理论12、根据双因素理论,下列属于保健因素的是( )。

A.公司的政策与管理 B.工作本身C.成就 D.上进心13、强调内在奖励与外在奖励之间关系的理论是( )。

A.双因素理论 B.认知评价理论C.强化理论 D.期望理论14、按照需要的功能特征来区分,可将需要分为()。

A.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B.自然需要与社会需要C.生理需要与心理需要D.优势需要与次要需要15、当代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亚当斯B.弗鲁姆C.斯金纳D.奥德弗16、在双因素理论中,下列不属于保健因素的是()。

A.职务保障B.工资待遇C.工作职务上的责任感D.工作条件17、以下哪一个不属于有效激励行为的内容( )。

A.保健激励B.成就激励C.控制激励D.责任激励18、麦克利兰提出的理论是()。

A.ERG理论B.成就需要理论C.认知评价理论D.目标制定理论19、在激励理论类型中,重点研究动机形成和行为目标选择的理论是()。

A.内容型激励理论 B.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C.过程型激励理论 D.综合型激励理论20、期望理论是研究人的期望与行为积极性关系的一种理论。

提出期望理论的学者是()。

A.麦克利兰 B.梅奥C.马斯洛 D.弗鲁姆21.按照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与激励因素有关的是()。

A.工作内容B.工作环境C.组织变革D.决策22.公平理论的提出者是著名心理学家()。

A.马斯洛B.麦克里兰C.弗鲁姆D.亚当斯23、按照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与保健因素有关的是()。

A.工作内容B.工作环境C.岗位责任D.进取心24、奥尔德弗的ERG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三个层次组成,这三个层次是()。

A.成就、权力和情谊B.生存、关系和谐与成长C.生理、安全和自尊D.成就、成长和生存25、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情感属于()。

A.安全需要B.社会需要C.尊重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26、在激励理论中,被称作“社会比较理论”的是()。

A.综合激励理论B.期望理论C.认知评价理论D.公平理论27、马斯洛认为,若一个人的所有需要都相对未满足时,支配人们行为的优势需要是()。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爱与归属需要D.尊重需要28、提出强化理论的学者是( )。

A.B.F.斯金纳B.维克多·弗鲁姆C.力曼·泊特 D.爱德华·劳勒29、在双因素理论中,属于激励因素的是( )。

A.工资待遇 B.公司的政策和制度C.与同事的人际关系D.工作中得到认可和赞赏30、预先告知某种不合要求的行为或不良绩效可能引起的后果,使职工避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以免发生令人不愉快的事件,从而使职工按所要求的方式行事,这种强化方式是( )。

A.正强化B.负强化C.自然消退 D.惩罚31、取消正强化,对职工的某种行为不予理睬,以表示对该行为某种程度的否定,这种强化方式是( )。

A.积极强化 B.负强化C.自然消退 D.惩罚32、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 )。

A.马斯洛B.赫兹伯格C.弗鲁姆 D.奥德弗33、日本的自主管理活动的理论依据是( )。

A.需要层次理论 B.公平理论C.双因素理论D.期望理论34、“胡萝卜加大棒”政策体现的强化原则是( )。

A.以奖为主,以罚为辅 B.及时强化C.正确强化 D.奖罚相结合35、根据双因素理论,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的因素属于()。

A.激励因素 B.保健因素C.积极因素 D.消极因素36、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工业管理中出现的“工作丰富化”和“弹性工作时间”等劳动组织形式,其理论来源是()。

A.需要层次理论 B.ERG理论C.成就需要理论 D.双因素理论37、人的需要因为满足方式的改变而变化,随着生活条件的发展而发展。

这表明了需要具有( )。

A.再生性B.交替性C.转移性D.发展性38、综合型激励理论属于()。

A.过程型激励理论 B.内容型激励理论C.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D.公平型激励理论39、双因素理论认为,能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因素是()A.激励因素 B.保健因素C.维持因素 D.满意因素40、斯金纳把人们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作用于环境的行为称为()。

A.应答性行为 B.本能性行为C.操作性行为D.学习性行为41、在各类强化方式中,最常用而有效的方式是( )。

A.正强化 B.负强化C.自然消退 D.惩罚42、当代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的代表人物斯金纳研究认为,人的行为可以分为两类,它们是( )A.操作性行为与非操作性行为 B.操作性行为与学习性行为C.操作性行为与应答性行为 D.学习性行为与应答性行为43、对组织成员的工作成绩给予公平报酬和奖励,增强其成就感和荣誉感,满足其自尊需求。

这属于( )A.保健激励B.成就激励C.责任激励 D.情感激励44、根据奥德弗的ERG理论,下面正确的命题是( )A.生存需要的满足越少,人对关系需要的要求就越少B.关系需要的满足越少,人对成长需要的要求就越多C.成长需要的满足越少,人对成长需要的要求就越少D.成长需要的满足越多,人对关系需要的要求就越多45、职业生活质量的理论依据是( )A.公平理论 B.期望理论C.双因素理论D.需要层次理论46、在期望理论中,反映奖酬与满足需要的关系的概念是( )。

A.期望值 B.价值 C.效价 D.关联性47、人的某种需要若因主客观条件不具备而未能解决,会转移到另一种需要的满足。

这体现了需要具有( )。

A.转移性 B.交替性C.指向性D.发展性48、行为改造理论是在()上提出的。

A.强化理论B.期望理论C.需要层次理论D.归因理论49、表扬、奖励员工,并让人他们参与管理,这能满足员工的( )。

A.尊重需要 B.交往(或爱的)需要C.安全需要 D.生理需要50、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层次需要是( )。

A.尊重需要 B.成就需要C.权力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51、需要型激励理论的中心任务就是了解职工的各种( )。

A.习惯 B.价值观C.态度 D.需要52、在双因素理论中,那些能预防职工产生不满和消极情绪的因素被称为( )。

A.激励因素 B.保健因素C.满意因素 D.不满意因素53、在激励理论的分类中,期望理论属于( )。

A.需要型激励理论 B.状态型激励理论C.过程型激励理论 D.动态型激励理论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以下公式中正确的是( )。

A. E高×V高=M高 B.E高×V低=M高 C. E低×V高=M低D. E低×V低=M低 E.E高×V高=M低2、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对职工能产生直接激励作用的因素有( )。

A.工作上的成就感B.工作职务上的责任感C.和谐的人际关系D.良好的工作条件E.工作本身的挑战性和兴趣3、按照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与保健因素有关的是()。

A.工作内容B.工作环境 C.组织变革D.薪酬 E.人际关系4、斯金纳的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认为,运用强化改造行为的方式主要是( )。

A.正强化B.激励C.负强化D.自然消退E.惩罚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生理需要包括()。

A.对食物的要求B.对友谊的要求C.对休息的要求D.对性的要求E.对爱情的要求6、在下列激励理论中,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的有( )。

A.需要层次理论B.双因素理论C.期望理论D.ERG理论E.公平理论7、麦克里(利)兰认为人的最主要需要是( )。

A.成就需要B.归属需要C.成长需要D.权力需要E.尊重需要8、双因素理论认为,企业中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可按其激励功能的不同,分为( )。

A.激励因素B.心理因素C.生理因素D.社会因素E.保健因素9、奥德弗“成长理论”中的成长需要相当于需要层次理论中的( )。

A. 生理需要B. 尊重需要C. 社交需要D. 自我实现需要E. 安全需要10、以下哪些属于1943年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属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