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合模板工程

组合模板工程

8 模板工程混凝土结构的模板工程,是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的重要工具。

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所用模板工程的造价,约占混凝土结构工程总造价的三分之一,总用工量的二分之一。

因此,采用先进的模板技术,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成本和实现文明施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模板技术,自从20世纪70年代提出“以钢代木”的技术政策以来,现浇混凝土结构所用模板技术已迅速向多体化、体系化方向发展,目前除部分楼板支模,还采用散支散拆外,已形成组合式、工具化、永久式三大系列工业化模板体系,采用木(竹)胶合板模板也有较大的发展。

不论采用哪一种模板,模板的安装支设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及施工荷载;(2)要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3)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和安装,符合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等工艺要求;(4)模板的拼(接)缝应严密,不得漏浆;(5)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所使用的模板,应满足设计要求的效果。

除上述规定外,第一应优先推广清水混凝土模板;第二宜推广“快速脱模”,以提高模板周转率;第三应采取分段流水工艺,减少模板一次投入量。

8-1 组合式模板组合式模板,是现代模板技术中,具有通用性强、装拆方便、周转次数多的一种“以钢代木”的新型模板,用它进行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可事先按设计要求组拼成梁、柱、墙、楼板的大型模板,整体吊装就位,也可采用散装散拆方法。

型组合钢模板型组合钢模板又称组合式定型小钢模,是目前使用较广泛的一种通用性组合模板。

部件组成组合钢模板的部件,主要由钢模板、连接件和支承件三部分组成。

1.钢模板钢模板采用Q235钢材制成,钢板厚度2.5mm,对于≥400mm宽面钢模板的钢板厚度应采用2.75mm或3.0mm钢板。

主要包括平面模板、阴角模板、阳角模板、连接角模等,见表8-1。

钢模板的用途及规格表8-1钢模板规格编码,见表8-2。

钢模板规格编码表(mm)表8-22.连接件连接件由U形卡、L形插销、钩头螺栓、紧固螺栓、扣件、对拉螺栓等组成,见表8-3。

连接件组成及用途表8-3对拉螺栓的规格和性能表8-4扣件容许荷载(kN)表8-53.支承件(1)钢楞又称龙骨,主要用于支承钢模板并加强其整体刚度。

钢楞的材料有Q235圆钢管、矩形钢管、内卷边槽钢、轻型槽钢、轧制槽钢等,可根据设计要求和供应条件选用。

常用各种型钢钢楞的规格和力学性能,见表8-6。

常用各种型钢钢楞的规格和力学性能 表8-6(2)柱箍又称柱卡箍、定位夹箍,用于直接支承和夹紧各类柱模的支承件,可根据柱模的外形尺寸和侧压力的大小来选用(图8-1)。

图8-1 柱箍(a )角钢型;(b )型钢型1-插销;2-限位器;3-夹板;4-模板;5-型钢;6-钢型B常用柱箍的规格和力学性能,见表8-7。

常用柱箍的规格和力学性能 表8-7注:采用Q235。

(3)梁卡具又称梁托架。

是一种将大梁、过梁等钢模板夹紧固定的装置,并承受混凝土侧压力,其种类较多,其中钢管型梁卡具(图8-2),适用于断面为700mm×500mm 以内的梁;扁钢和圆钢管组合梁卡具(图8-3),适用于断面为600mm×500mm 以内的梁,上述两种梁卡具的高度和宽度都能调节。

采用Q235。

图8-2 钢管型梁卡具1-三角架;2-底座;3-调节杆;4-插销;5-调节螺栓;6-钢筋环图8-3 扁钢和圆钢管组合梁卡具1-三角架;2-底座;3-固定螺栓(4)钢支柱用于大梁、楼板等水平模板的垂直支撑,采用Q235钢管制作,有单管支柱和四管支柱多种形式(图8-4)。

单管支柱分C-18型、C-22型和C-27型三种,其规格(长度)分别为1812~3112mm、2212~3512mm和2712~4012mm。

单管钢支柱的截面特征见表8-8。

四管支柱截面特征见表8-9。

图8-4 钢支柱(a)单管支柱;(b)四管支柱;(c)螺栓千斤顶单管钢支柱截面特征表8-8四管钢支柱截面特征表8-9(5)早拆柱头用于梁和模板的支撑柱头,以及模板早拆柱头(图8-5)。

图8-5 螺旋式早拆柱头(6)斜撑用于承受墙、柱等侧模板的侧向荷载和调整竖向支模的垂直度(图8-6)。

图8-6 斜撑1-底座;2-顶撑;3-钢管斜撑;4-花篮螺丝;5-螺帽;6-旋杆;7-销钉(7)桁架有平面可调和曲面可变式两种,平面可调桁架用于支承楼板、梁平面构件的模板,曲面可变桁架支承曲面构件的模板。

1)平面可调桁架(图8-7):用于楼板、梁等水平模板的支架。

用它支设模板,可以节省模板支撑和扩大楼层的施工空间,有利于加快施工速度。

图8-7 轻型桁架平面可调桁架采用角钢、扁钢和圆钢筋制成,由两榀桁架组合后,其跨度可在2100~3500mm范围内调整,一个桁架的总承载力为20kN(均匀放置)。

2)曲面可变桁架(图8-8):曲面可变桁架由桁架、连接件、垫板、连接板、方垫块等组成。

适用于筒仓、沉井、圆形基础、明渠、暗渠、水坝、桥墩、挡土墙等侧向构件,曲面构筑物模板的支撑。

图8-8 可变桁架示意图1-内弦;2-腹筋;3-外弦;4-连接件;5-螺栓;6-方垫块桁架用扁钢和圆钢筋焊制成,内弦与腹筋焊接固定,外弦可以伸缩,曲面弧度可以自由调节,最小曲率半径为3m。

桁架的截面特征,见表8-10。

桁架截面特征表8-10(8)钢管脚手支架主要用于层高较大的梁、板等水平构件模板的垂直支撑。

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一般采用外径φ48,厚壁3.5的焊接钢管,长有2000mm、3000mm、4000mm、5000mm、6000mm几种,另配有200mm、400mm、600mm、800mm等长的短钢管,供接长调距使用。

详见《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5脚手架工程和垂直运输设施”。

2)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又称多功能碗扣型脚手架。

详见《建筑施工手册(第四册)》中“5脚手架工程和垂直运输设施”。

3)门式支架:又称框组式脚手架,内容详见“脚手架工程和垂直运输设施”。

8-1-1-2 施工设计1.施工前,应根据结构施工图及施工现场实际条件,编制模板工程施工设计,作为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一部分。

模板工程施工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1)绘制配板设计图、连接件和支承系统布置图,以及细部结构、异形模板和特殊部位详图;(2)根据结构构造型式和施工条件,对模板和支承系统等进行力学验算;(3)制定模板及配件的周转使用计划,编制模板和配件的规格、品种与数量明细表;(4)制定模板安装及拆模工艺,以及技术安全措施。

2.为了加快模板的周转使用,降低模板工程成本,宜选择以下措施:(1)采取分层分段流水作业;尽可能采取小流水段施工;(2)竖向结构与横向结构分开施工;(3)充分利用有一定强度的混凝土结构,支承上部模板结构;(4)采取预装配措施,使模板做到整体装拆;(5)水平结构模板宜采用“先拆模板(面板),后拆支撑”的“早拆体系”;充分利用各种钢管脚手架作模板支撑。

3.模板的强度和刚度验算,应按照下列要求进行:(1)模板承受的荷载参见原《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92)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2)组成模板结构的钢模板、钢楞和支柱应采用组合荷载验算其刚度,其容许挠度应符合表8-11的规定;钢模板及配件的容许挠度(mm)表8-11注:L为计算跨度,b为柱宽。

(3)模板所用材料的强度设计值,应按国家现行规范的有关规定取用。

并应根据模板的新旧程度、荷载性质和结构不同部位,乘以系数1.0~1.18;(4)采用矩形钢管与内卷边槽钢的钢楞,其强度设计值应按现行《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 18)有关规定取用;强度设计值不应提高;(5)当验算模板及支承系统在自重与风荷作用下抗倾覆的稳定性时,抗倾覆系数不应小于1.15。

风荷载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的有关规定取用。

4.配板设计和支承系统的设计,应遵守以下规定:(1)要保证构件的形状尺寸及相互位置的正确。

(2)要使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以及各种施工荷载。

(3)力求构造简单,装拆方便,不妨碍钢筋绑扎,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漏浆。

柱、梁墙、板的各种模板面的交接部分,应采用连接简便、结构牢固的专用模板。

(4)配制的模板,应优先选用通用、大块模板,使其种类和块数最小,木模镶拼量最少。

设置对拉螺栓的模板,为了减少钢模板的钻孔损耗,可在螺栓部位改用55mm×l00mm刨光方木代替。

或应使钻孔的模板能多次周转使用。

(5)相邻钢模板的边肋,都应用U形卡插卡牢固,U形卡的间距不应大于300mm,端头接缝上的卡孔,也应插上U形卡或L形插销。

(6)模板长向拼接宜采用错开布置,以增加模板的整体刚度。

(7)模板的支承系统应根据模板的荷载和部件的刚度进行布置:1)内钢楞应与钢模板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直接承受钢模板传递的荷载;外钢楞应与内钢楞互相垂直,承受内钢楞传来的荷载,用以加强钢模板结构的整体刚度,其规格不得小于内钢楞;2)内钢楞悬挑部分的端部挠度应与跨中挠度大致相同,悬挑长度不宜大于400m,支柱应着力在外钢楞上;3)一般柱、梁模板,宜采用柱箍和梁卡具作支承件。

断面较大的柱、梁,宜用对拉螺栓和钢楞及拉杆;4)模板端缝齐平布置时,一般每块钢模板应有两处钢楞支承。

错开布置时,其间距可不受端缝位置的限制;5)在同一工程中可多次使用的预组装模板,宜采用模板与支承系统连成整体的模架;6)支承系统应经过设计计算,保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当支柱或其节间的长细比大于110时,应按临界荷载进行核算,安全系数可取3~3.5;7)对于连续形式或排架形式的支柱,应适当配置水平撑与剪刀撑,以保证其稳定性。

(8)模板的配板设计应绘制配板图,标出钢模板的位置、规格型号和数量。

预组装大模板,应标绘出其分界线。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位置,应在配板图上标明,并注明固定方法。

5.配板步骤(1)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区段的划分、施工工期和流水段的安排,首先明确需要配制模板的层段数量。

(2)根据工程情况和现场施工条件,决定模板的组装方法。

(3)根据已确定配模的层段数量,按照施工图纸中梁、柱、墙、板等构件尺寸,进行模板组配设计。

(4)明确支撑系统的布置、连接和固定方法。

(5)进行夹箍和支撑件等的设计计算和选配工作。

(6)确定预埋件的固定方法、管线埋设方法以及特殊部位(如预留孔洞等)的处理方法。

(7)根据所需钢模板、连接件、支撑及架设工具等列出统计表,以便备料。

8-1-1-3 模板工程的施工及验收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安装前,要做好模板的定位基准工作,其工作步骤是:1)进行中心线和位置的放线: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柱或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