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衣指数是根据自然环境对人体感觉温度起主要影响的天空状况、气温、湿度及风等气象条件,对人们适宜穿着的服装进行分级,以提醒人们根据天气变化适当着装。
读我国某日穿衣指数落区图,回答1-2题。
1.如图所示,由海南背心—广西、湖南短袖—湖北衬衣—河南西服—河北、辽宁大衣—吉林、黑龙江厚羽绒服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2.新疆和海南的穿衣指数不同,反映了区域环境的
A.整体性
B.联系性
C.开放
性 D.差异性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年降水量及植被类型分布。
读图,完成3-4题。
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典型植被分别是 ( )
A.草甸灌丛、常绿阔叶林、高寒草原、高寒荒漠
B.高寒荒漠、高寒草原、常绿阔叶林、草甸灌丛
C.高寒荒漠、草甸灌丛、常绿阔叶林、高寒草原
D.常绿阔叶林、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甸灌丛
4、导致甲、乙、丙植被更替的直接原因是 ( )
A.热量
B.降水
C.地形
D.土壤
读南美洲自然带分布图,回5-6题
5.自然带①出现在南回归线附近的沿海
地区,这种分布属于(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现象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现象
C.垂直地域分异现象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
6.自然带②南北延伸较长,主要是受到沿岸( )
A.向南流动的寒流影响
B.向北流动的暖流影响
C.向南流动的暖流影响
D.向北流动的寒流影响
读“安第斯山西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略图”,完成7~10题。
7.甲、乙、丙代表的景观分别是( )
A.雨林常绿硬叶林荒漠或半荒漠 B.雨林常绿硬叶林草原
C.雨林落叶阔叶林草原 D.雨林落叶阔叶林荒漠或半荒漠
8.甲、乙、丙景观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纬度地带性规律
B.经度地带性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9.影响图中5°S~30°S安第斯山垂直自然带分布较少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水分 D.相对高度10.图示山麓自然带中,导致丙自然带所跨纬度最大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 C.洋流 D.地形
导致100N-50S和300S-370S两段垂直自然带数量差异的原因是()
A.相对高度洋流 B.地形洋流 C.纬度海陆分布 D.纬度相对高度读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最适合图的图名
A.区域整体性示意图
B.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示意图
C.区域差异性示意图
D.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示意图
12.图示地区葡萄特别甜的原因是
①生长期日照时间长②气温日较差大③土壤肥沃④水源充足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读某区域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引起该区域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壳上升B.砍伐植被 C.气候变化 D.农业开发
14.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独特性 B.区域性 C.差异性 D.整体性
(2013年南京模拟)读“部分陆地自然带分布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关于图中荒漠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影响,降水少B.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
C.其在亚洲分布面积最大 D.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是主要成因
16.关于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B.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影响了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
C.反映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地区分布在大陆东部
(2013年西安模拟)雪线是指常年积雪的下限,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
读以北半球山峰为主的一些著名山脉与山峰雪线高程图,完成17~18题。
17.影响图中雪线高度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坡度 B.降水 C.海陆位置 D.气温
18.下列山地垂直自然带谱数量最多的是( )
A.珠穆朗玛峰 B.横断山 C.乞力马扎罗山 D.阿尔卑斯山
2013年7月,某旅游爱好者从北京出发,沿下图中路线自驾游览。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20题。
19.此次自驾游过程中看不到的自然景观是 (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温带草原
C.亚寒带针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0.下列有关图示地理信息的叙述,能体现自然环境整体性的是( )
A..呼伦贝尔地区过度放牧导致风沙肆虐
B.漠河因地势高而成为我国气候寒冷的地区
C.黑龙江部分地区砍伐森林导致
D.松嫩平原开发沼泽造成水土流失
21、读中国三座名山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数字②、③所代表的自然带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
(2)在三座山峰中,天山自然带最丰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比较天山南北两坡的雪线,较低的是________坡,导致天山雪线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4)造成贺兰山地两侧带谱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