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5年山东省专升本考试《生理学(护理学专业)》真题及答案
2015年山东省专升本考试《生理学(护理学专业)》真题及答案
答案:B,C,D 4. 胸内负压的生理作用有 A 有利于静脉回流 B 有利于淋巴液的回流 C 有利于肺泡保持扩张状态 D 增大气道阻力 答案:A,B,C 5. 增加肾小球滤过的因素有 A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B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C 滤过膜的通透性增大 D 囊内压升高 答案:A,B,C 3. 判断题 1. 受刺激后,机体由活动状态转变为相对静止状态称为抑制。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 2. 胆汁中消化酶具有很强的消化作用。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 3. 心率增快,心动周期持续时间变短,且舒张期缩短的比例大于收缩期。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A 4. 毛细血管的总截面积比动脉或静脉的总截面积大,因而毛细血管中血流速度很慢。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A 5. 肺活量等于潮气量、补呼气量与补吸气量之和。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A 6. 交感神经兴奋时,胃肠运动增强。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 7. 看近物时睫状肌松弛,使晶状体的曲率半径增大,折光力增强。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A 8. 尿量少于 100mL/天,称为无尿。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A 9. 内脏痛定位精确,感觉清晰。 A 正确
2015 年山东省专升本考试
《生理学(护理学专业)》真题
(总分 100, 考试时间 90 分钟) 1. 单项选择题 1. 能引起机体产生反应的各种环境变化,统称为 A 反射 B 兴奋 C 刺激 D 反应 答案:C 2. 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 体液 B 细胞外液 C 细胞内液 D 组织液 答案:B 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 A 血液凝固 B 排尿反射 C 减压反射 D 分娩过程 答案:C 4.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称为 A 兴奋 B 反应 C 反射 D 反馈 答案:C 5. 沿神经纤维传导着的动作电位的幅度 A 不变 B 不断增大 C 不规则 D 逐步减小 答案:A 6. 血液 pH 值为 A 7.15~7.25 B 7.25~7.35 C 7.35~7.45 D 7.45~7.55 答案:C 7. 形成血浆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 A 球蛋白 B 纤维蛋白 C 白蛋白 D 晶体物质 答案:D
8. 正常情况下,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是 A 红细胞 B 中性粒细胞 C 淋巴细胞 D 血小板 答案:A 9. 在心脏,传导速度最快的是 A 结间束 B 房室束 C 左右束支 D 浦肯野氏纤维 答案:D 10. 能代表心室肌前负荷的指标是 A 收缩末期容积或压力 B 舒张末期容积或压力 C 等容收缩期容积或压力 D 等容舒张期容积或压力 答案:B 11. 每个心动周期按 0.8 秒计,心室收缩约占 A 0.1 秒 B 0.2 秒 C 0.3 秒 D 0.5 秒 答案:C 12. 从半月瓣关闭到房室瓣开放的时程是 A 房缩期 B 房舒期 C 心室等容收缩期 D 心室等容舒张期 答案:D 13. 使肾小球滤过率减少的是 A 囊内压降低 B 血压升高 C 血浆蛋白增多 D 血浆蛋白减少 答案:C 14. 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在 A 脊髓 B 延髓 C 下丘脑 D 脑桥 答案:C 15. 平静呼吸时,呼吸运动的特点是 A 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的 B 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 C 呼气是主动的,吸气是被动的 D 吸气和呼气都是被动的 答案:B
16. 决定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A 气体溶解度 B 气体分压差 C 气体分子量 D 温度差 答案:B 17. 测量基础代谢率,要求的室温应在 A 10-20℃ B 30-37℃ C 25-30℃ D 20-25℃ 答案:D 18. 远处物体投射入眼的光线聚焦乎视网膜之前的是 A 远视眼 B 近视眼 C 散光眼 D 正视眼 答案:B 19. 引起内脏痛的适宜刺激是 A 切割 B 烧灼 C 缺血 D 机械损伤 答案:C 20. 心血管活动调节的基本中枢在 A 脊髓 B 延髓 C 下丘脑 D 脑桥 答案:B 2. 多项选择题 1. 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A 反应迅速 B 灵敏而准确 C 作用持续时间较短 D 作用范围广泛 答案:A,B,C 2. 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的特点 A 结构特异性 B 饱和现象 C 竞争性抑制作用 D 主要转运离子 答案:A,B,C 3. 心率减慢可引起 A 心动周期缩短 B 射血分数增大 C 冠脉血流增加 D 心率储备增大
Hale Waihona Puke B 错误 答案:B 10. 甲状腺激素有产热效应。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A 5. 名词解释 1. 动作电位 答案:动作电位:指可兴奋细胞受到阈或阈上刺激兴奋时,细胞在静息电位的基础发生的一次迅速可逆的电位波 动。 2. 肾小球滤过率 答案: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原尿(超滤液)的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约为 125ml/min。 3. 水利尿 答案:水利尿:大量饮用清水后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水利尿。 4. 近点 答案:近点:眼球通过最大调节,能看清眼前物体的最近距离。 7. 问答题 1.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哪些?简述其机制。 答案:(1)搏出量:搏出量增大时,射入动脉内的血量增多,收缩压明显升高。由于主动脉压升高,血流速度加 快,到舒张末期主动脉内剩余血量增加不多,故舒张压轻度升高,脉压增大。一般情况下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搏 出量的多少。 (2)心率:心率加快时,心动周期缩短,心舒末期存留在主动脉内的血量增多,舒张压升高。因动脉 血压升高,血流速度加快,心缩期主动脉内血液更多、更快流向外周,故收缩压升高不明显,脉压减小。如心率过 快,心输出量减少,则动脉血压下降。 (3)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增大时,心舒期血流速度减慢,主动脉内剩余血量 增多,舒张压明显升高。由于动脉血压升高,血流速度加快,心缩期有较多的血液流向外周,故收缩压升高不明显, 脉压减小。-般情况下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大动脉的弹性对动脉血 压起缓冲作用。当大动脉弹性减退时,导致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老年人在大动脉硬化弹性减退时, 常常伴有小动脉硬化,外周阻力增大,故在收缩压升高的同时舒张压也升高,但舒张压升高的幅度小于收缩压升高 的幅度,脉压也增大。 (5)循环血量与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循环血量与血管系统容量相适应,保持一定的循环系 统平均充盈压,是形成动脉血压的前提。如循环血量减少或血管系统容量增大,都会使动脉血压降低。 2. 何为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稳态有何生理意义? 答案:内环境与外环境明显不同的是其理化因素,如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各种化学成分(如离子浓度)等经常 保持相对的稳定。这种内环境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homeostasis)。稳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 面是指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保持相对稳定,不随外环境的变动而明显改变。例如,温度,自然环境有春夏秋冬的变 化,但人的体温总是稳定在 37℃左右,波动范围不超过 1℃。另一方面稳态并非绝对不变,而是在较狭小的范围内 波动,处于动态平衡,相对稳定的状态。稳态是细胞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如果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即 可发生疾病,如发热,体温超过正常范围,会对机体产生许多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