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污水系统全解
返回
平面布置的基本原则
以处理构筑物为主体,辅助建筑物应服从处理构 筑物; 应满足功能和水力上的要求; 各构筑物互相联系应考虑日常管理工作的方便; 应考虑构筑物与建筑物之间的相互位置与间距; 构筑物之间的连接管道应走向简捷、距离短; 土方量要基本平衡; 各种管线的理面布置避免相碰、互相干扰 。
返回
中管式集配水井
返回
计量设备
巴氏计量槽
优点:水头损失小,不易发生沉淀,精度高 缺点:施工较难
薄壁堰
一般设在处理系统之后,比较稳定可靠
电磁流量计
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工作稳定,但价格昂贵
返回
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水质监控 与自动控制
运行管理 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要切实做好控制、观察、 记录与水质分析监测工作 水质监控 每日对每座处理构筑物的水温、pH值、电导率、 溶解氧、COD、BOD、TOD、TOC、氨氮以及曝 气池内混合液(MLSS)等参数进行测定,并进行记 录 自动控制 采用自动监测、自动记录、自动操作、调节及 集中控制技术
返回
高程布置的基本原则
以距离最长、水头损失最大的流程进行水力计算; 水力计算时以近期的Qmax作为设计流量来计算其 水头损失; 涉及远期流量的管渠和设备时,应以远期的Qmax 计算; 控制点:受纳污水水体的最高水位,然后逆处理 流程向上倒推计算,以使洪水季节能自流排出; 污水、污泥流程应配合好,尽量减少需抽升的污 泥量; 比例:横向1:500、纵向 1:50~1:100 水头损失计算
1000vas S Qs
返回
设计水量
1. 设计最大流量(m3/h或L/s) 除曝气池外各处理构筑物与厂内连接管渠的设计采用。 当污水处理厂进水用泵提升时,则用组合泵的工作流量 作为设计最大流量,但应与设计流量相吻合。 2. 平均日流量(m3/d) 表示污水处理厂的公称规模,并用于处理总水量,污泥 总量、耗药量、耗电量的计算。 3. 降雨时的设计流量(m3/d或L/s) 该流量包括旱天流量和截流n倍的初期雨水流量,用于 校核初沉池。 4. 曝气池容积用最大日平均时流量进行设计。
返回
设计原则
1. 工业废水与城市污水处理的关系 工业废水在厂内进行局部处理,去除城市污水处理厂不能有 效去除的有毒有害物质,使工业废水达到排入城市下水道的水质 标准(CJ18-86)以后再与生活污水一起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 处理。 2. 设计步骤 (1)设计前期工作 a. 预可行性研究 预可行性研究是建设单位向上级送审的《项目建议书》的技 术文件。 b. 可行性研究 ①概述 ②工程方案 ③工程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④工程远近 期结合的考虑 ⑤工程效益分析 ⑥工程进度安排 ⑦存在问题及建 议 ⑧附图及附件 (2)扩大初步设计 ①设计说明书 ②工程量 ③材料及设备量 ④工程概算 ⑤扩 初图纸 (3)施工图设计
返回
水头损失计算-1
2 a. 沟管的沿程水头损失:按所定的坡度计算 v b. 局部水头损失:按流速水头的倍数计算 h 2g c. 堰上水头按有关堰流公式计算 d. 自由跌落水头 初沉池、二沉池: 0.10m 曝气池:0.15m 计量堰: 0.15~0.20m e. 集水槽起端水深h0 集水槽为平底均匀集,自由跌水出流,见图242
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
返回
设计水质
1. 生活污水的BOD5和SS设计值 BOD5=20~35g/(人•d) SS=30~50g/(人•d) 2. 工业废水BOD5和SS值折合成人口当量计算 3. 设计水质浓度S
式中:S——某污染物质在污水中的浓度,mg/L; as——每人每日对该污染物质排出的总数,g; Qs——每人每日的排水量,以L计。
图24-2 沉淀池集水槽水头损失计算图
水头损失计算-2
集水槽宽: B 0.9Q0.4 集水槽起端水深: h 1.25B 0 式中 Q——集水槽设计流量(m3/s) 常对Q再乘以1.2~1.5的安全系数 f. 明渠 出口处水深: h k 3 (1.5Q) 2 / 9.8 B 2 (m)
返回
厂址选择原则
根据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其厂址应考虑远期发 展规划和留有扩建的余地,必须设在集中给水水 源的下游、夏季主风向的下风向,并与居民点有 300m以上的距离; 应尽量少占农田和不占良田; 尽量靠近回用水的主要用户; 必须有适当的地土面积; 不宜设在受水淹的低洼处,并不受洪水威胁; 要充分利用地形,选择有适当坡度的地区,减少 土方工程量
第八章 典型污水处理 系统
课程内容
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 录象 设计水质 设计水量 设计原则与厂址选择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选择 污水处理厂的平面与高 程布置 污水处理厂的配水与计 量
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 水质监控与自动控制 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实例 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 污泥的处理与污泥的最终 处置 思考题 习题
返回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选择
工艺流程的选择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污水处理的程度; 工程造价与运行费用; 当地的自然条件; 原污水的水量与污水流入工况; 施工的难易程度与运行管理的技术条件
城市污水处理的典型工艺流程
返回
城市污水处理的典型工艺流程
返回
污水处理厂的平面与高程布置
平面布置的基本原则 高程布置的基本原则
起端水深:
h 0 1.73 Q / gB (m)
3
2
2
返回
污水处理厂的配水与计量
处理构筑物之间连接管渠的设计 配水设备:要求均匀配水 计量设备
返回
处理构筑物之间连接管渠的设计
1. 一般采用矩形钢盘混凝土明渠或钢盘混凝 土管,或铸铁管 2. 管渠内流速
返回
配水设备
1. 中管式配水井:和倒虹管式配水井常用于圆形构 筑物的配水,对称性好,配水效果较好 2. 倒虹管式配水井 3. 档板式配水井 4. 渠道配水: (1)变渠道断面配水 (2)对称式渠道配水 (3)等断面渠道配水
返回
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实例
实例平面布置 实例高程布置
返回
实例平面布置
B市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布置为泵站设于厂外,主要处 理构筑物有:格栅、曝气沉砂池、初次沉淀池、曝气池、 二次沉淀池等。该厂未设污泥处理系统,污泥(包括初次 沉淀池排出的生污泥和二次沉淀池排出的剩余污泥),通 过污泥泵房直接送往农田作为肥料使用。 该厂平面布置的特点是:布置整齐、紧凑。两期工程 各自成独立系统,对设计与运行想互干扰较少。办公室等 建筑物均位于常年主风向的上风向,且与处理构筑物有一 定距离,卫生、工作条件较好。在污水流入初次沉淀池、 曝气池与二次沉淀池时,先后经三次计量,为分析构筑物 的运行情况创造了条件。利用构筑物本身的管渠设立超越 管线,既节省了管道,运行又较灵活。 第二期工程预留地设在一期工程与厂前区之间,若 二期工程改用不同的工艺流程或另选池型时,在平面布置 上将受到一定的限制。泵站在湿污泥池均设于厂外,管理 不甚方便。此外,三次计量增加了水头损失。 某污水处理厂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