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思蒙旅游景区商业计划书

湖南思蒙旅游景区商业计划书

湖南思蒙旅游景区商业计划书 (1)一、项目名称与规划范围 (1)二、规划依据 (1)三、规划期限 (5)四、指导思想 (5)五、规划原则 (5)交通情况 (6)一、总体现状 (6)二、交通现状 (6)价 (7)一、旅游资源类型结构分析 (7)二、旅游资源潜力分析 (7)三、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9)略 (10)一、旅游市场分析 (10)二、竞合分析 (13)析 (15)位 (15)一、开发理念 (16): (17)三、发展战略 (17)划 (19)一、布局原则 (19)二、空间布局 (19)三、分区规划 (20)四、项目意向 (22)销 (23)一、市场定位 (23)二、营销主题 (24)三、营销目标 (24)四、营销策略 (24)五、重点营销活动 (25)作 (26)一、项目分期开发原则 (26)二、分期导入建议 (26)第一章总则一、项目名称与规划范围(一)项目名称项目名称为“湖南思蒙旅游景区商业规划”。

(二)规划范围思蒙景区以溆水河为依托,沿溆浦县城以下的溆水河,至溆水与沅江交汇处的江口镇,包括溆水河两岸的村落及自然山体之间的重要地块,规划地块主要为城关的旅游码头地块,思蒙乡的桃源洞天、三闾滩地块,思蒙乡码头及沿岸地块;小江口乡的鬼葬山和飞水洞地块,及江口镇的犁头嘴地块。

各地块面积:飞水洞:17.37公顷(260.5亩)码头:9.93公顷(148.9亩)鬼葬山:53.88公顷(808.3 亩)桃源洞天:14.18公顷(212.6亩)犁头咀:9公顷(135.3亩)三闾滩:51.73公顷(775.9 亩)思蒙乡:12.44公顷(186.5 亩)二、规划依据(一)技术规范1、国家标准《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2.《风景名胜区条例》第 474 号令,国务院,2006 年 12 月 1 日;3、国家标准《旅游规划通则》(GB/T 18971-2003);4、国家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7775-2003);5、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评价》(GB/T 18972-2003);6、国家旅游局,《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 1994 年 1 月 22 日;7、国家标准《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GB/T 10001.1-2000);8、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9、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0、国家标准《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11、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及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12、国家标准《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13、国家标准《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二)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1、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1984 年 9 月 20 日;2、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12 月 26 日;3、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999 年 1 月 1 日;4、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984 年 5 月 11 日;5、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 年 4 月 29 日;6、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1991 年 6 月 29 日;7、《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国家旅游局,1994 年 1 月22 日;8、《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国家旅游局,1990 年 2 月 20 日(三)相关规划文件1、《怀化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0)2、《溆浦县城市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3、《溆浦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0)4、《溆水思蒙丹霞风光带概念性详细规划》(2008-2020)三、规划期限近期:2011—2015年中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25年四、指导思想1、从城市和区域旅游的系统观点出发、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文化挖掘为灵魂,以景观生态环境保护为根本,制定旅游商业规划;2、坚持可持续旅游的战略思想;3、以国家标准进行旅游区建设,逐步形成具有特色和区域竞争力的旅游区;4、确定合理的旅游开发时序和突出重点发展。

五、开发原则1、整体协调,准确定位原则;2、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原则;3、因地制宜,突出个性,发挥优势原则;4、适度超前与区域整合发展相协调原则;5、关注不确定性和预留空间6、关注地域文化、关注民生第二章总体现状与交通情况一、总体现状思蒙景区距溆浦县城西十公里,丹霞地貌绵延约40平方公里,丹霞地貌和蜿蜒的溆水形成国内较为罕见的丹霞山水景观,沿河有奇山、异水、溶洞、峡谷、古村、古驿站等丰富的旅游资源。

思蒙景区于2006年成功入选新潇湘八景,但旅游一直处于初级开发状态。

目前景区内没有多少高档次的景点建设和服务设施,区内只有在建的溆浦护邑塔和一个未完工的度假村;景区内基础设施,尤其是水陆交通亟需改善;核心区块的村寨的建筑风貌保护相对完整,但建筑质量一般较低;生态保育堪忧,溆水上尚有不少挖沙形成的淘沙河道在治理恢复中;河水清澈但垃圾泛滥,沿岸缺少垃圾和水污染处理措施;景区内绿化相对单一,总体植被保护较好,但有些山体植被有破坏现象严重,毁林耕田的状况需要进一步有效控制。

二、交通现状本区位于江口镇和县城之间,均有省道、铁路通县城、通江口,距怀化也较近。

跨溆水的思蒙大桥即将建成,通思蒙的旅游公路即将完成硬化。

依托溆水河和县城旅游码头,沿溆水而下,可直达江口古镇。

水上交通成为思蒙旅游区的特色。

依托良好的区位交通条件及资源优势,思蒙旅游区将会成为溆浦旅游率先开发的龙头。

第三章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一、旅游资源类型结构分析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旅游资源构成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资源内涵会随着旅游发展及游客对目的地期望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是一个动态概念。

思蒙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开发前景广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设定的类型,结合思蒙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和功能类型,对思蒙旅游资源作如下分类(见附表3—1和3—2)。

二、旅游资源潜力分析(一)全国罕见的碧水丹霞,高品质的山水资源是思蒙旅游开发的绝佳依托全国丹霞景观,如丹霞山、万佛山、崀山多是无水或少水。

思蒙丹霞绵延40平方公里,更有2万多亩碧水环绕,非常少有。

1、神秘莫测的鬼葬山崖壁悬棺,透出巫风傩韵的神秘和怪异2、笑看人间的五座大佛五尊大佛,静坐水云间,堪称天下一绝3、傩神云集的桃源洞天丹霞地貌中气势最为雄伟的天桥,巫傩神韵之所现4、娟美的十里屈子峡屈原咏此:“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穴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5、巧夺天工的飞水洞石笋林立,气势磅礴,长长鹅管,奇特的“海螺石”,“哺乳岩”绝无仅有(二)楚风傩韵的屈原文化,世界性文化资源是思蒙旅游实现高位起步的强力支撑1、屈子流放之地“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2000多年前,屈原曾流放溆浦,并在此居留9年。

2、孕育千古绝唱屈原在此创作了《涉江》、《橘颂》、《九歌》、《天问》等一篇篇声贯古今、名扬中外的伟大诗篇。

3、传承千年纪念我国重要传统节日端午节即为纪念屈原,有包粽子、赛龙舟、开诗会等活动,两千多年来传承不衰。

江口有特色的双端午。

4、世界文化名人1953 年,屈原被世界和平理事会确定为世界文化名人中的四大诗人之一。

(三)丰富而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是思蒙旅游多元而独特化的源泉1、神秘的双端午分大小端午,且以大端午最为隆重,在全国独一无二。

2、全国之最的龙舟溆浦龙舟别具风采,长达30多米,桨手多达72人,为全国之最。

3、风味独特的枕头粽溆浦粽子与众不同,长约一尺,形似枕头。

4、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独具特色的灯艺,包括蚕灯、喔嚯灯、鹅颈灯、故事灯等,更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傩戏和辰河目连戏。

5、风情古朴的吊脚楼青瓦圆木、古朴淡雅的吊脚楼默默守望。

三、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城市规划区边缘的优越旅游区位、初具规模的游憩类旅游项目开发、湘西深厚的屈原文化底蕴、景观多样性的开发潜力较大等,标志着思蒙旅游开发条件已经成熟。

思蒙旅游资源开发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特色不突出,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上的影响不够大,知名度还不够高,在区外游客心中的影响不深;2、景区旅游产业体系尚不完善,接待设施功能不足,服务体系欠缺;3、项目开发的环境保育水平低,绿化、美化任务艰巨;4、整个景区资源需要整合,使得功能清晰,布局合理。

由此可见,思蒙旅游区开发必须有深度、全方位地开发思蒙丹霞景观、屈原文化、民族风情等特色的旅游项目。

这不仅是旅游开发的需要,更是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需要。

第四章旅游市场分析与市场战略一、旅游市场分析思蒙景区因为仍然处于初级开发阶段,没有统一的景区管理、营销和投入,游客基本为本地及周边地区的周末游客,还有少量的对屈原文化有研究的专业人员,据统计,2010年,仅有2.2 万旅游人次。

本项目的市场分析重点在于针对客源市场,分析潜力需求所在,规划未来的市场规模和市场结构。

思蒙旅游未来的客源市场主要在于国内尤其是湖南周边省的游客,以及依托张桂高速,分流张家界和凤凰的客流。

(—)充分开发国内巨大的旅游市场1、国内旅游接待人数平稳增长2010 年湖南接待游客 22830 万人次,同比增长 11.8%。

实现旅游总收入 1251.75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3%。

其中,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08.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7%。

2、入境旅游客源增幅有所下降湖南省入境旅游客源主要来自于香港、澳门、台湾、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周边地区和国家。

2010年,湖南省接待外国游客71.1万人次,同比下降18.8%,其中:接待韩国游客35.6万人次,同比下降27%;接待香港、台湾、游客的增长幅度与上年比有所减缓。

3、湖南省旅游市场呈现新的特点要素结构更加优化。

从国际旅游业看,“食、住、行”和“游、购、娱”一般各占50%是较合理的。

据湖南省旅游局2010年抽样调查显示:游客在吃、住、行、游、购、娱的花费比重分别为15.5%、21%、18%、14.5%、18%、13%,即“食、住、行”占54.5%,“游、购、娱”占45.5%。

乡村生态游成为旅游新宠。

据调查,湖南拥有各种乡村旅游区(点)达4126个,2008年旅游收入创107亿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