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基本观点及其与资本主义国家理论的根本区别

浅析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基本观点及其与资本主义国家理论的根本区别

浅论马克思主义国家基本观点及其与资本主义
国家理论的根本区别
《莱茵报》时期,是马克思国家理论开始萌芽的时期。

马克思国家理论的发展是随着思想历程的发展而逐渐演变的,随着唯物史观的确立马克思的国家理论逐渐形成清晰轮廓,并不断成熟进步到形成完整体系。

马克思曾鲜明地提出国家不是社会,也不是某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政治实体,一种和衷共济的共同体,一种宪法组织。

那么马克思主义国家的基本观点具体是什么,他与资本主义国家理论又有何区别呢,这里谈谈个人看法。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基本观点
(一)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工具论。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说:当阶级差别在发展进程中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公共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

原来意义上的政治权力,是一个阶级用以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

(二)在特殊历史阶段分析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中立论。

在分析现代国家(尤其是法国、德国)形成的过程中,马克思根据阶级冲突和阶级力量的对比变化,说明了现代国家的相对独立性和中立的仲裁作用,揭示了国家权力是阶级斗争和大众民主斗争复杂矛盾的结果,而国家机器、国家机关和国家制度体系是国家权
力斗争的中介和政治条件。

在马克思看来,只要阶级统治还没有形成,建立在公共利益基础上的国家就保持着它的独立性。

目前的国家的独立性只有在这样的国家里才存在,在那里等级还没有完全发展成为阶级,比较先进的国家中已经被消灭了的等级还构成一种不定型的混合体而继续起着一定的作用,因而在那里任何一部分居民也不可能对其他部分的居民进行统治。

(三)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和无产阶级革命学说基础上提出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学说。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灭亡的必然性。

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

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

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

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

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四)在共产主义人类解放理论基础上提出的无产阶级民主专政国家理论和国家消亡论。

在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
—2—
书的摘要和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初步说明了过渡时期无产阶级国家的必要性、职能,阐述了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存在和消亡以及彻底的社会革命的社会经济条件,探讨了国家职能在国家消亡之后的变化和新的性质。

总的说来,马克思的国家理论以批判黑格尔主义的国家崇拜和现代资本主义自由民主政治制度为开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历史上存在过的不同类型国家,既阐明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本质,又透彻分析了过渡时期的官僚寄生国家的中立性质,进而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矛盾的历史考察,揭示了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推动历史发展和人类解放运动的必要性。

马克思的国家理论不仅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和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上,重要的是,他的国家理论一直以人类解放的理想为基础,他的国家消亡思想,不仅是现实政治革命的内容,还包含着未来社会的理想。

二、马克思国家理论的发展历史及现实意义
在马克思国家理论的指导之下,列宁于1917年领导苏维埃共和国建立了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的国家,这是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马克思的国家理论同实践真正结合。

列宁建立的苏维埃共和国彻底打碎了旧的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使广大的人民获得了解放,建立了属于无产阶级的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这在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接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并得到进一步发展。

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者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的国
家理论同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是做的最好的。

毛泽东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提出了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的同盟军,要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多年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产阶级的三座大山,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于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从此,人民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获得了充分的民主和自由,体现了马克思所说的“实现人类的真正解放”的理论。

后来,毛泽东进一步运用马克思国家理论,建立了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国家体制和政治体制,如“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政治协商制”等。

此后提出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两项基本原则、对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和谐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

三、与资本主义国家观点的本质区别
第一,经济体制不同。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消除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根本矛盾。

而资本主义实行的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一方面,私有制是与社会化大生产根本对立的,并与社会发展趋势相悖的,是严重阻碍生产力解放与发展的一种经济制度;另一方面,由于资本的本性是追逐利润,
—4—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只能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自然也不可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第二,政治制度不同。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坚持的是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往往只讲政体而否认国体,把资产阶级民主说成是超阶级、超金钱、超意识形态的和普适的,掩饰甚至否认其资产阶级专政的阶级本质。

事实上,民主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抽象的超阶级的民主,也没有什么绝对的民主。

民主的发展总是同一定的阶级利益、经济基础和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的。

尽管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和三权分立制度表面上看似乎是很民主的,但由于私人占有制度依然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那么,不论哪一个党派执政、不论三权如何分立,维护资本家少数人根本利益依然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属性。

因此,在西方资本主义民主中,劳动人民永远不可能真正当家作主,不可能真正享有和行使国家的一切权力。

第三,思想文化不同。

思想文化是社会精神形态的上层建筑。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关于文化的论述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代表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而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则是反映资产阶级的本质和属性的文化,是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联系在一
起的。

资本主义虽然倡导指导思想多元化,但以私人占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文化,必然是以私有观念为特征,以个人主义为核心内容的。

这种世界观和价值观主导下的思想文化必然导致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盛行,以及各种社会问题的产生。

—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