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基础模块)下册试卷

语文(基础模块)下册试卷

《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期末试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默契.(qì ) 不谙.(ān )针砭.时弊(biǎn)羽扇纶.巾(lǘn).肖.像(xiào)嗫嚅.(rǘ)杳.无音信(yǎo)引吭.高歌(háng).誊.写(téng) 强弩.(nǚ)载歌载.舞(zǎi)刚愎.自用(bì).脚踝(luó)涔涔.(cén)前合后偃.(yǎn)否.极泰来(pǐ)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眩耀因地制宜幅员广阔草菅人命.幽僻一鼓做气生死攸关宁静至远.彷徨精疲力竭兴高彩烈各行其是.袅娜区区小事为虎作伥委曲求全3.下列句子中,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到船板上时,管渡船的必为一一起,依然到那人手心里去,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粮,”A.掷捡塞俨然 B.掷拾送突然C. 掷拾塞俨然 D.投捡塞蓦然4.对下列句子使用说明方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

(列数字) B.旧记载中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

(引用)C. 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特称龟裂片。

(打比方)D. 荔枝也有淡红色,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挂绿”等。

(举例子)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标新立异....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B.初春,乍暖还寒。

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

C.中国航天以先进技术为依托,亦步亦趋....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

D.便民箱、井盖板、金属垃圾桶被盗,名草名花不翼而飞....,提起这事,让人气愤不已。

6.下面几个句子是对作品中人物的肖像描写,依次判断正确的一组是()①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②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

③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④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

A.熙凤惜春黛玉迎春 B.熙凤迎春宝玉探春C.熙凤惜春探春迎春 D.熙凤迎春宝钗探春7.下面的角色分别扮演的是()正旦外末卜儿净A.大花脸老头子老妇人女主角B.女主角老头子老妇人大花脸C.女主角老妇人老头子大花脸D.老妇人大花脸老头子女主角128.下列句子中加粗体的词在文中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A.使快弹数曲快:畅快。

B.会须一饮三百杯会须:应当。

C. 主人何为言少钱何为:为什么。

D.座中泣下谁最多泣:哭泣。

9.选出对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说明不正确的一项()A. 吾从而师之(省略句) B.不拘于时(被动句)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定语后置)10.下列作者、身份、作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冯友兰———中国著名作家———《人生的境界》B 梁晓声———中国著名作家———《边城》C.曹禺———中国著名剧作家——《雷雨》D 罗曼·罗兰———法国著名作家————《世间最美的坟墓》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4分)1.《边城》是现代著名作家的长篇小说代表作。

2.《荷塘月色》的作者是,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等。

3.《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

最能点明主旨的诗句: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4.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

它借助、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5.《琵琶行》的作者是,文中揭示主题的名句是,相逢何必曾相识。

6.《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作者是,字子瞻,号。

7.?杨柳岸,。

8.大江东去,浪淘尽,。

三.阅读理解(共26分)(一)风日清和的天气,无人过渡,镇日长闲,祖父同翠翠便坐在门前大岩石上晒太阳。

或把一段木头从高处向水中抛去,嗾使身边黄狗自岩石高处跃下,把木头衔回来。

或翠翠与黄狗皆张着耳朵,听祖父说些城中多年以前的战争故事。

或祖父同翠翠两人,各把小竹做成的竖笛,逗在嘴边吹着迎亲送女的曲子。

过渡人来了,老船夫放下了竹管,独自跟到船边去,横溪渡人,在岩上的一个,见船开动时,于是锐声喊着:“爷爷,爷爷,你听我吹,你唱!”爷爷到溪中央便很快乐地唱起来,哑哑的声音同竹管声振荡在寂静空气里,溪中仿佛也热闹了一些。

(实则歌声的来复反而使一切更寂静一些了)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两段文字描绘的画面。

(1分)2.“或翠翠与黄狗皆张着耳朵,听祖父说些城中多年以前的战争故事。

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1分)3.文中描写人物主要运用的手法是(1分)。

4.补充文中“实则歌声的来复反而使一切更寂静一些了”这句话的标点,选出正确的一项。

()(2分)A.(实则歌声的来复,反而使一切更寂静一些了)。

B.实则歌声的来复,反而使一切更寂静一些了。

C.(实则歌声的来复,反而使一切更寂静一些了。

)D.(实则歌声的来复,反而使一切更寂静一些了。

)5.这两段文字体现了文章的什么主旨?(1分)3 4(二)(每小题2分,共10分)周朴园①哦,侍萍?(低声)是你?鲁侍萍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

半晌。

周朴园②(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周朴园③谁指使你来的?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周朴园④(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怨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

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6.①句表现周朴园说这话的感情是()。

A.惊喜 B.惶恐 C.惊呆 D .惊疑7. ②③两句是周朴园的连声责问,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A.自私虚伪 B.冷酷阴险 C .老于世故 D .伪善残忍8. ④句有言外之意(即潜台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三十年了,你还是念念不忘我。

B.三十年了,你终于还是找到我了,我还是没躲过你的追寻。

C.已经三十年了,你到我这里来,还有什么用呢?D.你没有死,这将对我的名誉地位构成严重的威胁。

9.鲁侍萍不止一次说到命运:“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对侍萍的命运观,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侍萍不能解释自己三十年来为什么受那么多苦,不得不自认是“不公平的命所使然。

B.鲁侍萍在苦难中挣扎,悲叹自己的“命苦”,她相信命运,但也表现出对世道不公的愤懑与不平。

C. 她虽然一再说“命运”如何,但并无深意,只是客观反映了她对自己苦难一生的悲叹。

D.三十年的苦和恨,使被侮辱与被迫害的侍萍觉醒了,她所说的“命”,从根本上看,是对不公平世道的控诉与抗争。

10. 对这个片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段戏使周鲁两家三十年前旧恨的冲突实质明朗化了。

B.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从私生活领域揭露了周朴园的丑恶灵魂。

C.侍萍的突然出现,使周朴园马上意识到,这将危及他的名誉地位,因而他一下子变得冷酷无情起来。

D.周朴园思念的年轻貌美的侍萍,眼前的侍萍使他很失望。

这段戏表现了他复杂的心情和性格。

(三)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①知之②,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③为惑④,终不解⑤。

生⑥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⑦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⑧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3 4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11.给文中空缺的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八处选填恰当虚词(则、其、于、也、而、之、焉、乎、矣、以、哉、所、且、者、即、夫)。

(4分)1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13.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四、口语交际(共10分)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有许多感人的画面,当我们面对画面中的人时,我想对你说:(1)“下面一片漆黑,我怕。

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着书缓解心中的害怕!”当女孩邓清清被解救的时候她如是说。

她的诚实如同她的坚强一样,让我们动容。

你会对邓清清说:(3分)(2)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哪里有呼唤,哪里就有他们奋不顾身的壮举。

你对解放军叔叔说:(3分)(3)废墟里,她双手环抱,将三名学生紧紧拥在胸前,像母亲护卫着孩子!而她的身体已断为三截,人们怎么也无法掰开她那紧紧搂住学生的双手!她就是什邡市前底镇龙居中心小学年仅21岁的女教师向倩。

你想对远在天堂的向老师说:(4分)五、作文(30分)针对目前正在蔓延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美国留学的小黄回国前做了必要的防护工作,回国后在家自我隔离了一个星期,这期间她还主动打电话告知亲友,一周内不要到她家探访,她说,这样做对自己和别人都是一种负责的态度。

请以“懂得责任”为题,写一篇文章。

3 4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书写工整规范。

答案:一.选择题1.B2.D3.A4.B5.D6.B7.B8.D9.D 10.C 二.填空题1. 沈从文2. 朱自清《背影》或《春》等3.艾青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4.综合文学5.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6.苏轼东坡居士7.今宵酒醒何处晓风残月8.千古风流人物三.阅读理解(一)1.祖孙嬉戏图2.拟人3.动作描写4.C5.相依为命祖孙亲情(二)6.B 7.B 8.D 9.B 10.D(三)11. ①而、②者、③其、④也、⑤矣、⑥乎、⑦夫、⑧所12.(1)小的事情要学习,大的事情反而放弃了,我看不出他明白事理啊!(2)如今士大夫的智慧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恐怕是值得奇怪吧!13.B四.口语交际(1)示例:书里有阳光,帮你驱走黑暗;书里有勇气,帮你驱走死神;书里有力量,伴你走出艰难,愿你在人生这部大书里收获更多的坚强与力量,描绘更精彩的人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