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

(完整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

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1.《壶口瀑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感悟作者的丰富情感,学习多角度写景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圈划、朗读关键语句,小组讨论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中华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品味文章极具感染力的语言,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掌握多角度写景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黄河壶口瀑布特点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讨论法、导向思维法等教学用具:多媒体教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说起“瀑布”,我们常常会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飞瀑,想起“崖口悬瀑流,半空白皑皑”的奇景。

那么,黄河第一瀑——壶口瀑布,它又有怎样的特点呢?二、初读课文,感受壶口瀑布1、全班散读全文2、看图片,初步认识壶口瀑布。

3、用词语概括壶口瀑布给自己的感受。

三、体验课文,了解壶口瀑布的特点。

1、朗读课文第二——五自然段,完成:(1)在文中圈划出描写雨季和枯季的壶口瀑布特点的句子,说说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在描写壶口瀑布的?并带着感情朗读这些句子。

(2)雨季和枯季的壶口瀑布分别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完成的结果。

3、小组商议:①对结果形成共识;②选好代表负责交流4.全班交流。

四、小结: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抓住其特征,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伟、壮阔的气势,给人以惊心动魄、刚柔并济的感觉。

五、感悟文本,理解主旨思考:通观全文,作者只是向我们介绍壶口瀑布这一风景名胜吗?他在写景中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研读第六自然段。

2、理解“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的深意。

3、朗读第六自然段。

六、拓展思考黄河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正像一个人经历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

请大家谈谈我们中华民族有哪些经历能体现出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七、小结根据板书来梳理本课的重点内容,理清主旨。

八、作业布置1、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修辞手法,描写校园一角,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250字左右)2、摘录文中最打动你的语句,并写出你的感受。

3、阅读梁衡的《壶口瀑布记》,并写下你的读后感。

(二选一)板书设计:雨季壶口瀑布其声、其势、其景、其感黄河中华民族精神枯季百折不挠多角度象征自强不息勇往直前2.《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从而热爱自然,善待自然。

2.学习引申和联想的方法,理解作者由大自然而引发的想象,进而展开联想,读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1.作者笔下的“大自然”与我们平常所说的“大自然”是否一致?2.作者如此迷恋大自然的原因是什么?教学难点:作者如此迷恋大自然的原因是什么?教学方法:讨论法、导向思维法等教学用具:多媒体教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到过哪些哪些地方?有哪些美丽的自然风光让你难忘呢?大自然是美丽的,今天我们来看看法国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卢梭笔下的大自然是怎样的一个自然。

二.作者简介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让•雅克•卢梭)(1712.6.28——1778.7.2)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是《百科全书》的撰稿人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新爱洛伊丝》、《忏悔录》等。

卢梭名言:•人生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

·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

·成功的秘诀,在永不改变既定的目的。

·散步促进我的思想。

我的身体必须不断运动,脑筋才会开动起来。

·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

·在我们中间,谁最能容忍生活中的幸福和忧患,我认为就是受了最好教育的人。

在近代法国启蒙运动中,卢梭是最特殊的一个思想家。

在高倡科学精神、推崇理性至上的时代大潮中,他高举“回归自然”的大旗,对当时的文明社会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从而完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启蒙。

由于他的思想涵盖了哲学、政治、伦理、宗教、教育、文学等诸多方面,因此作为其思想的逻辑起点的“自然”观具有丰富的内涵。

三、听课文朗读,理清思路第1段:作者交代一天的行踪,并展示眼前的大自然。

第2段:作者置身大自然中的丰富想象。

第3段:作者对自然界所有生命的思考。

四、探究文本,理解情感1.研读第一部分文本——生活层面(1)请你找出作者那一天的行踪。

清早看日出上午做杂事中午忙用膳到树林中去(2)作者交代一天行踪的用意何在?作者交代这些内容是急于想表达对逃离世俗、走向大自然的愿望,他希望自己融入大自然,和大自然毫无阻隔地交流,成为自己的主宰。

(3)大自然在作者眼前展开了怎样的一幅图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大自然的永远清新的华丽的图景。

金色燃料木紫红欧石南宏伟树木纤丽灌木纷繁花草作者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研读第二部分文本——生活层面面对大自然的美景,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作者想象中的大自然乐园是怎样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安排了居民亲切的社会黄金的世纪这是没有任何奴役和统治印记的,没有舆论、偏见和所有虚假的感情的社会,是作者经历过的并留下甜美记忆的情景和他的心灵世界还在憧憬的情境,是作者神往的人类真正快乐、美好的生活。

作者神往甜美而纯洁的人类真正的快乐当这种快乐远离人类时,他会非常伤感。

——对自然、自由快乐的生活向往的另一种表现。

3.研读第三部分文本——精神层面作者的思想从低处上升转向何处?作者的心灵飞向何处?自然界的生命、事物普遍的体系、主宰一切的上帝、无限的心灵世界……作者的心灵迷失在大千世界中,思维停止了,冥想停止了,哲学停止了,哲学的推理也停止了,任由想象自由驰骋,心灵向着无限的自由飞奔,全身心沉湎于一种出神入化的佳境,完全融合在对自然、生命等的无线体验中。

五、延伸拓展1.卢梭的“自然状态观”他把自然与文明尖锐地对立起来,并为人类返回自然大声疾呼。

他认为,在自然的怀抱里,人可以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自然人性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复归。

2.在大自然面前,作者让自己的想象自由驰骋,传达出了最率真而自在的情感,你在大自然面前会产生哪些想象与联想呢?六、小结:根据板书来梳理本课的重点内容,理清主旨。

七、布置作业:1.朗读全文。

2. 预习《人生三步骤》。

3. 课外阅读卢梭的相关书籍,进一步理解卢梭的思想。

板书设计:人生三步骤•第1段:作者交代一天的行踪,并展示眼前的大自然。

•第2段:作者置身大自然中的丰富想象。

•第3段:作者对自然界所有生命的思考。

3.《藏羚羊跪拜》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品味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对表现心里的作用。

2、感受藏羚羊的母爱,老猎人的慈善情怀,学会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教学重点:感悟藏羚羊跪拜中蕴涵的深刻情感,揣摩老猎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感受伟大而深沉的母爱、慈善的情怀,学会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教学方法:讨论法、导向思维法等教学用具:多媒体教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一个老猎人无视藏羚羊的跪拜,猎杀了一只怀孕的藏羚羊,在真相面前,老猎人埋掉了自己的杈子枪。

)俗话说得好,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有灵性的。

作为高原精灵的藏羚羊哪些惊人的举动让你的心头为之一颤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藏羚羊跪拜》。

二、品析课文:1、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结合预习思考故事中藏羚羊的哪些举动深深打动了你?出示: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企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从它眼里流了出来。

(1)、这就是文中藏羚羊跪拜的具体表现,有多少同学曾被这个镜头深深感动了,请举一下手。

( 2)、指名读,说说你感动的原因。

(3)、放声齐读一边(4)、细品动词读着读着,藏羚羊的哪些动作让你的心灵为之一颤,用声音表现出来。

藏羚羊想通过这一连串的动作向老人诉说什么?小结:是的藏羚羊作出如此虔诚的举动,就是想留住孩子的命呀!他用眼神来央求、用跪拜来哀求、用长泪来乞求就是希望猎人能给他的孩子留条命。

让我们再来读读这超越动物本性的一跪!更可敬的是当中枪倒地后,它仍然是跪卧的姿势,它牵挂的仍是他的孩子。

藏羚羊这生死之跪,跪出的是什么呀?(对,跪出的是深沉而伟大的母爱)藏羚羊这样虔诚的跪拜,苦苦的哀求却没有打动老猎人的心,老猎人真的是十恶不赦吗?2、文中哪句话说明了猎人的性格特点?老猎人用杀生得来的大部分钱财,救济去往拉萨的朝拜者.他曾经杀生无数,对高原动物冷血无情,而今天他却被这只跪拜的藏羚羊彻底改变了{3、揣摩老猎人的内心,走近老猎人结合你的预习,小组交流在整起猎杀这只怀孕的藏羚羊过程中,老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A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事!惊喜B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惊讶、C、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动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

犹豫D夜里躺在地铺上,他也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忐忑不安是的,夜晚,上灯了,他感到不安,因为白天藏羚羊跪拜的画面出现在他眼前夜深了,他感到十分的不安,藏羚羊跪拜的画面又出现在他眼前凌晨了,他感到极度的不安,藏羚羊跪拜的画面再一次清晰地在他眼前呈现整整一个晚上,他就是这样辗转难眠,双手一直颤抖着,直到第二天E、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将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腹腔在刀刃下打开了,他吃惊得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惊讶后悔,老猎人悔不当初,眼前再次出现了那位伟大的母亲,他对自己说;4、猎人的情感变化已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出示灯片)最终打动猎人的不仅仅是藏羚羊的跪拜,而是——(出示句子: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齐读2、像藏羚羊跪拜这样感人的画面,在我们生活中也时常上演。

出示幻灯片:这藏羚羊的跪拜是在乞求放孩子一条生路,那当一个孩子病重正在医院抢救室抢救的时候,外面等候的母亲的内心肯定焦急万分。

她的跪拜是()全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再读: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三、拓展延伸:藏羚羊长跪不起,悲惨倒地的画面深深地烙在老猎人的心中,给了猎人强烈的震撼,于是他把那支陪伴他几十年的猎枪深深地掩埋了,从此消失在茫茫的藏北草原上,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想象一下她会做什么?那一天与他而言真的是有福气的一天。

因为从此以后他的身上只有慈善,不再有血腥和杀戮。

与其他高原精灵而言更是有福气的一天。

在1990年时,这里曾生活着100多万只藏羚羊,1995年藏羚羊的数量却下降到7.5万只。

那些藏羚羊以这样的方式留在了他们最爱的草原上,同样留在这里的还有许多的环保勇士,(出示图片)老师也希望藏羚羊这一跪,能跪出偷猎者的良知,停止杀戮,这一跪能跪出更多的野生动物保护者,还藏羚羊一个美好的家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