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班语言活动爱笑的鲨鱼

大班语言活动爱笑的鲨鱼

大班语言活动:爱笑的鲨鱼
武进区庙桥幼儿园陆凯黎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绘本,理解故事内容。

2.感受故事中鲨鱼笑笑不同的心理变化,学习用自己的语言大胆表述。

3.体验真诚助人能交到更多的朋友,带来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熟悉海底的动物。

2.物质材料准备:PPT图片、录音、绘本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活动。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客人,它是谁呀?(出示鲨鱼图片)它是一条怎样的鲨鱼呢?
二、阅读故事,理解内容。

1.幼儿自主阅读、逐页理解故事前半部分。

师:鲨鱼笑笑遇见了谁?发生了什么事?
师:鱼儿们为什么都不喜欢鲨鱼笑笑?
教师小结:鱼儿们以为笑笑会伤害他们,所以逃得远远的。

笑笑很难过,再也不喜欢笑了。

2.幼儿大胆猜测、讲述故事后半部分。

师:发生什么事情了?
师:鲨鱼笑笑会怎样救鱼儿们的?
教师小结:笑笑用笑救了鱼儿们,也和鱼儿们成为了好朋友。

三、完整讲述,提升主题。

1.看图讲述故事。

师:现在鲨鱼笑笑和好朋友在一起玩得多开心啊!帮这个故事起个名字吧!我们一起看着图片来讲故事《爱笑的鲨鱼》。

2.提升故事主题。

师:你们喜欢故事中的笑笑吗?为什么?
教师总结:笑笑是一条爱笑的鲨鱼,它虽然外表看起来很吓人,但是它真心地对朋友笑,成功地救回了鱼儿们,并且和它们成为了好朋友。

四、情景讲述,拓展经验。

1.生活情境讲述。

师:在我们幼儿园也有很多爱笑的小朋友,看看他们在干什么?
2.结束活动。

师:你们愿不愿意做一个爱笑的好孩子?生活中离不开笑,笑能带给我们更多的快乐和爱。

中班社会活动:保护身体秘密
武进区庙桥幼儿园庄春艳
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身体的隐私部位,知道不能随便让人触摸身体。

2.学习正确、合理的方法来保护身体隐私。

3.懂得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增强保护身体隐私的意识。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会唱歌曲《碰一碰》。

2.物质经验准备:PPT图片,操作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引起兴趣。

1.师:小朋友们好!想不想和好朋友来玩个游戏?让我们一起来玩“碰一碰”的游戏吧!
2.小结:在我们的身体上有些地方是不能碰的。

二、欣赏故事,初步感知。

1.教师讲述故事。

2.教师提问。

师:她是谁呀?发生了什么事?是怎么做的?
3.教师小结:我们都应该向美美兔学习,因为它知道小便要上卫生间,所以爸爸表扬了她。

三、操作练习,认识隐私。

1.说一说,贴一贴。

师:我们的身体上藏着很多秘密,这些秘密部位不能让别人随便看、随便摸的,谁来找一找?。

2.展示操作结果,教师小结。

师:原来,在我们的身体上藏着这么多秘密,特别是穿着背心和小裤衩的地方,更要遮遮好,学会保护好自己。

四、学习儿歌,巩固认知。

1.学习儿歌。

师:老师也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吧!
2.幼儿操作。

师:小朋友们已经知道身体的秘密部位要遮好,老师这里还有许多小朋友,你们看看他们有没有学会保护自己呢?
五、评价操作,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们都已经学会要保护好自己身体上的秘密了,真能干!还有很多小朋友不知道藏在我们身体上的秘密,让我们把学到的本领一起去告诉他们吧!
小班体育活动:小蚂蚁
武进区庙桥幼儿园杨寓
活动目标:
1.学习手膝着地自然协调地倒退爬。

2.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喜欢参加体育活动,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储备了有关蚂蚁生活习性的相关经验。

2. 物质经验准备:沙包若干、篓子两个、铃鼓一个、蚂蚁头饰、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导入活动。

教师扮演蚂蚁妈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

1.师:看,我是谁呀?你们是谁?
2.带领幼儿做《动一动》热身操。

二、探索学习,练习爬法。

1.幼儿练习向前爬。

师:请宝宝们跟着妈妈一起到草地上玩一玩吧!(幼儿练习向前爬)
2.学习后退爬。

(1)教师示范并讲解后退爬的动作要领:我们要抬起头向前看,一步一步往后退。

(教师边念儿歌边带领幼儿练习后退爬。


(2)幼儿听信号爬。

师:妈妈发出又高又快的信号,宝宝们就可以快速向前爬;妈妈发出又轻又慢的信号,宝宝们就要慢慢地往后退。

(幼儿练习听信号爬)
三、运粮游戏,巩固动作。

1.教师交代游戏规则:在运粮食回家的过程中,我们要爬过山坡,爬过草地,钻过山洞,路上遇见大灰狼,一定要注意安全。

2.幼儿玩游戏,教师指导。

四、放松练习,结束活动。

1.幼儿做放松动作。

师:宝宝们太棒了,粮食都运到筐里了。

好累呀!那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会,放松放松吧!
2.把粮食搬回家。

大班美术活动:我是小巨人
武进区庙桥幼儿园陈孟缘
活动目标:
1.感知巨人与矮人的视觉形象对比。

2.大胆构图,学习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事物的大小关系。

3.讲述自己变成巨人后的故事,体验奇思异想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已有音乐游戏经验。

2.物质经验准备:音乐、课件、水笔、白纸、幼儿照片。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导入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以音乐游戏“十个小矮人”进场。

二、出示图片,感受变化。

1.出示小矮人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2.出示小巨人图片,感受环境变化。

讨论:你是从哪里发现他变成小巨人了?他变成小巨人以后发生什么变化了?
3.小结:他变成小巨人以后,云朵在他身边飘来飘去,高楼、滑滑梯和大树,汽车都变得很小。

师:你们想做小巨人还是想做小矮人呢?为什么?
4.总结:原来当巨人这么厉害,当变成巨人以后的你们啊,都会变得很强大,很厉害,会帮助人们做许多许多的事情。

三、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1.教师交代作画要求: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画笔和画纸,还有照片。

找到你们自己的照片,贴在画纸上,你就是一个小巨人,把你变成巨人后发生的有趣事情画出来吧!
2.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评析,体验乐趣。

1.个别幼儿展示,学说:我变成巨人后……
2.迁移经验,总结活动。

中班音乐活动:大象和小鸟
武进区庙桥幼儿园刘晓丹
活动目标:
1.学习分辨高音、低音,感受轻快与深沉两种不同声音的音质。

2.能用不同的动作和乐器表现高音和低音。

3.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会用动作模仿大象和小鸟的特征。

2.物质材料准备:小鸟、大象图片。

打击乐器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听音游戏,导入活动。

1.听琴音分辨高低音。

师:今天老师的钢琴想和你们玩个游戏,我在钢琴上弹个音,请你们听一听,它是高音还是低音?
2.用动作表示高低音。

师:高音和低音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呢?
二、感受音乐,用动作表现。

1.听故事模仿大象和小鸟的动作。

师:大象是怎样走路,小鸟是怎样飞?谁愿意来学一学?(请个别模仿)
2.完整欣赏,感知高低音的变化。

师:请你听一听,音乐中哪里是大象走来了,哪里是小鸟飞来了?哪里是大象和小鸟一起做游戏?(幼儿回答,并用动作表现高低音的变化。


3.分角色表演,听音乐做游戏。

师:你想当大象还是小鸟?让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表演。

(幼儿分两队,教师带领幼儿游戏。


三、乐器演奏,模仿游戏。

1.敲击乐器,分辨高音和低音。

师:老师带来了乐器宝宝,我们来听一听,谁发出的是大象的低音,谁发出的是小鸟的高音。

(教师逐一敲击乐器并进行分类。


2.分组配乐演奏。

3.交换乐器演奏。

四、延伸生活,结束活动。

教师出示爸爸妈妈、小鸡小鸭图片,幼儿猜测谁发出的是高音,谁发出的是低音?
师: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东西也能发出高音和低音,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