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的乘方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的乘方教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斗 Assistant teacher 为 梦 想 奋
2.9 有理数的乘方
1.在现实背景中,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法则.
2.能熟练地进行乘方运算.
一、情境导入
贝贝同学说:“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的最高峰,它的海拔高度约是8844m.如果有一张足够大且厚度为0.1mm 的纸,那么连续对折30次(理想状态下)的厚度能超过珠穆朗玛峰.”皮皮疑惑地说“这不可能吧,一张纸能折那么高吗?”通过下面的学习,相信你一定能解开皮皮的困惑!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把下列各式写成乘方的形式,并指出底数和指数各是什么. (1)(-3.14)×(-3.14)×(-3.14)×(-3.14)×(-3.14);
(2)25×25×25×25×25×25

(3).
解析:首先化成幂的形式,再指出底数和指数各是什么. 解:(1)(-3.14)×(-3.14)×(-3.14)×(-3.14)×(-3.14)=(-3.14)5,其中底数是-3.14,指数是5;
(2)25×25×25×25×25×25=(25)6,其中底数是2
5
,指数是6;
(3),其中底数是m ,指数是2n . 方法总结:乘方是一种特殊的乘法运算,幂是乘方的结果,当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要先用括号将底数括起来再写指数.
探究点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计算:(1)-(-3)3; (2)(-3
4)2;
(3)(-2
3
)3; (4)(-1)2015.
解析:可根据乘方的意义,先把乘方转化为乘法,再根据乘法的运算法则来计算;或者先确定幂的符号,再用乘法求幂的绝对值.
解:(1)-(-3)3=-(-33)=33=3×3×3=27;
(2)(-34)2=34×34=916

(3)(-23)3=-(23×23×23)=-8
27

(4)(-1)2015=-1.
方法总结:乘方的运算可以利用乘法的运算来进行.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
探究点三:与乘方有关的规律探究问题
有一张厚度为0.1毫米的纸,将它对折一次后,厚度为2×0.1毫米,求: (1)对折2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 (2)对折20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
解析:要求每次对折后纸的厚度,应先求出每次折叠后纸的层数,再用每张的厚度乘以纸的层数即可.纸的对折次数与纸的层数关系如下:
解:(1)∵厚度为0.1毫米的纸,将它对折一次后,厚度为2×0.1毫米, ∴对折2次的厚度是0.1×22毫米. 答:对折2次的厚度是0.4毫米;
(2)对折20次的厚度是0.1×220毫米=104857.6(毫米), 答:对折20次的厚度是104857.6毫米. 方法总结: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将纸的层数化为幂的形式,找出这些幂与对折次数的对应关系.
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经历丰富的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的体验,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2.9 有理数的乘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有理数乘方、幂、指数、底数等概念;会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乘方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渗透转化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方的符号规律。

难点:正确理解乘方,底数,指数的概念,并合理运算。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本节课我们学习“1.5.1有理数的乘方”,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为:
①正确理解有理数乘方、幂、指数、底数等概念;
②掌握有理数乘方的符号规律,会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

(二)指导自学自学指导
游戏一:把面积为1的长方形硬纸片沿中间对折,使两边能完全重合,引导学生思考:如此折叠五次后所得长方形面积是多少?
游戏二:把长方形硬纸片对折后再沿折痕剪开,重叠放置后再对折,剪开,引导学生思考如此操作五次后共有多少张硬纸片?
引导学生观察下列四个算式特点?
21×21×21×21×21
;2×2×2×2×2;(-3)×(-3)×(-3)
×(-3);(-0.3)×(-0.3)×(-0.3)。

请认真看P.41—P42的内容,5分钟后,让学生解决上面两个游戏设置的问题,并回答四个算式特点。

接着让学生思考:正方形面积与边长a 的关系?正方形体积与棱长a 的关系?
类比:21×21×21×21×21
应记作 ,读作 。

2×2×2×2×2应记作 ,读作 。

(-3)×(-3)×(-3)×(-3)应记作 ,读作 。

(-0.3)×(-0.3)×(-0.3) 应记作 ,读作 。

让学生猜想:
a ·a ·a ……·a 的结果?记作 ,读
作 。

总结:求
叫做幂;在中
(三)学生自学
1.学生按照自学指导看书,教师巡视,确保人人学得紧张高效. 2.检查自学效果 一.填空 n a
n
n 个a
学生在座位上口答完成。

(强调: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

二.思考:(-2)可以写成-2吗?
()可以写成吗?
(指名学生回答,师生共同总结:负数和分数的乘方书写时,一定要把整个负数和分数用小括号括起来)
三.计算:①(-2),②-2,③(-),④
(叫4个学生上台板演,其他练习本上完成,教师巡视,确保人人学得紧张高效).(四)讨论更正,合作探究 1.学生自由更正,或写出不同解法; 2.评讲
思考:将三题①③中将底数换成为正数或0,结果有什么规律? 学生总结: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为0。

有理数的乘方就是几个相同因数积的运算,可以运用有理数乘方法则进行符号的确定和幂的求值.乘方的含义:①表示一种运算;②表示运算的结果. (五)课堂作业
4
4
323
323
44323
323
1.我们已经学习了五种运算,请把下表补充完整: 2、观察下列各等式:
1=; 1+3= ; 1+3+5=;
1+3+5+7=……
通过上述观察,你能猜想出反映这种规律的一般结论吗? 你能运用上述规律求1+3+5+7+…+2003的值吗? 3、P47第一题
2
12
22
32
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