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突出患者治疗不能一概而论,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才能达到最根本最佳的治疗,我们在椎间盘突出临床和相关基础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对椎间盘突出根据其不同病理类型及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本着“能简单不复杂,能介入不手术的原则” [1]。
采取下列分阶段治疗策略:保守治疗;微创手术;椎间盘切除术;非融合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椎间盘切除加融合。
常规开放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的方法包括:开窗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椎体融合内固定术等。
1、手术适应症(1)诊断明确,病史超过半年,疼痛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屡次发作,经正规系统的非手术疗法无效者,应及早手术治疗,以减轻痛苦。
(2)症状明显,疼痛剧烈,经正规系统的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
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者。
(3)合并有其它原因的腰椎管狭窄,需行椎管手术探查的患者。
(4)椎间盘中央型突出,压迫马尾神经,出现明显的马尾神经受压的症状,影响大小便功能,经正规系统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
(5)椎间盘脱出较大,压迫神经根或硬脊膜囊,症状表现严重,出现严重持续的下肢麻木、感觉异常或肌肉麻痹出现足下垂,经正规系统保守治疗效果不显著,症状仍较严重,影响工作、行走的患者。
[2]
2、禁忌症1)椎间盘突出症合并其他重要脏器疾患,不能耐受手术者;2)初次发作,症状轻微,预计非手术治疗可缓解者;椎间盘突出症之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不明确者,影像学也未见椎间盘突出的特征性表现者。
[3]
3、手术方法
3.1.1 开窗半椎板切除“开窗”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手术中进入椎管的一种方法。
具体讲就是用咬骨钳或骨凿切除部分椎板和关节突,进入椎管并暴露突出物。
随着对椎间盘突出的病理解剖认识的深入,人们发现采用“开窗”的方法进入椎管,也能充分暴露突出的髓核与神经根,并对神经根所在部位做到减压。
而由于椎板切除较少,所以硬膜粘连的机会也较小,同时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损伤。
总之,“开窗”的方法造成手术损伤较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也较短,适合于大多数腰椎间盘突的手术。
半椎板切除则咬除椎板范围更广。
3.1.2 该方法的适应症范围:1、保守治疗和微创治疗无效的,椎间盘突出范围较大的、椎间盘突出突入硬膜内的。
2、病人的原因不能接受其他方法治疗的病人。
3.1.3该方法的优点:安全、疗效确切,成功率高症状缓解较彻底,恢复较快,对腰椎稳定性影响较小。
3.1.4 该方法的缺点:受传统观念影响绝大部分患者接受困难,花费较大,对劳动能力有轻微的限制。
3.2.1腰椎间盘突出全椎板髓核切除手术本术式特点为将两侧椎板连同棘突摘除,彻底扩大椎管。
3.2.2该方法的适应症范围:1、保守治疗和微创治疗无效的,椎间盘突出范围较大的、椎间盘突出突入硬膜内的患者;2、病人的原因不能接受其他方法治疗
的病人。
3、椎间盘突出症伴有椎管狭窄的,对劳动能力要求较低的病人。
4、怀疑伴有椎管内其他病变需要行椎管探查的。
3.2.3该方法的优点:为术中减压彻底,解除骨性狭窄所造成的压迫。
安全、疗效确切,成功率高、症状缓解较彻底,恢复较快。
3.2.4 该方法的缺点:受传统观念影响绝大部分患者接受困难,花费较大,对劳动能力有一定的的限制。
组织损伤较大。
个别患者术后有腰部疼痛的情况发生。
3.3.1腰椎椎体融合内固定术本术式为治疗失稳型腰椎病、腰椎滑脱、椎体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手术难度和创伤较大,要求术者有良好的外科基础和较高的脊柱外科手术水平。
本术式特点是将全椎板手术与脊柱内固定植骨融合技术结合以解除椎管及神经根受压并恢复脊椎力学平衡。
3.3.2该方法的适应症范围:1、腰椎滑脱在二度以上的,腰椎峡部裂或伴有椎弓根崩裂的。
2、腰椎节段性不稳,腰椎失稳且椎间盘手术后防止其复发的病人。
3.3.3该方法的优点:较安全、疗效确切,成功率高症状缓解较彻底,术后不易复发。
3.3.4该方法的缺点受传统观念影响绝大部分患者接受困难,花费较大,对劳动能力有一定的的限制。
恢复较慢。
4、费用预计整个治疗费用预计一般:开窗半椎板切除元、全椎板切除元、椎体融合内固定术元。
参考文献
[ 1 ]胡有谷严格手术指征提高手术质量中华骨科杂志[ J] 1996 年7 月第16 卷第7 期411 [ 2 ] 胡有谷: 腰椎间盘突出症[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67
[ 3 ]李五洲张记恩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进展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 J] 2004 年9 月第17 卷第3 期90﹏92
[ 4]林妙承郭远发陈祖彦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难点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 J] 2 0 0 1年2 月第1卷第2期22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