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削蜗杆
方法加工梯形也可以大大缩短加工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中的疑难 问题(时间
布置作业:
3 分钟)
a) 画练习工件(2)零件图,写加工步骤。
b) 工艺练Leabharlann 册第 5、6 题。第二阶段:教学演示 1、 演示蜗杆精车刀断屑槽刃磨方法(演示站立姿
势、车刀摆动方向、车刀移动方向、压力大小等)。
边演示边 讲解刃磨 方法(时间 10 分钟)
齿高尺调整、测量齿厚时齿厚卡尺法向卡入齿廓方法、齿 厚卡尺作少量转动动作等)。
结合车削 过程演示 齿厚测量 方法(时间 5 ~ 10 分 钟)。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
13
第三阶段:技能训练与巡回指导
1、 用单针和三针测量 讲解: 三针测量测量方法与测量梯形螺纹方法相同。但 是,蜗杆加工图纸往往标注的是齿厚偏差,为了提高测量 精度,可将齿厚偏差换算成三针 M 值(或单针 A 值)偏差。 即:
用三针测量时:Δ M=Δ Scot(α /2)=2.7475Δ S 用单针测量时:Δ A=Δ MΔ S/2=1.3737Δ S
杆检查方法,而且掌握加工大模数蜗杆(大螺距螺纹)的 通 过 组 织
一般方法,从而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技巧。
教学,让学 生注意力
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及时记录;检查学生
集中,以积 极的态度
劳动保护用品穿戴情况,并明确要求实习课上始终穿戴好,
进入学习 状态。(时
确保实习安全。
间 2 分钟)
复习提问:1、刃磨梯形螺纹车刀有那些要求?(提问 温 故 而 知
本课题主要对蜗杆的加工方法及测量方法进行了练习,加工前首 先应根据要求安装好车刀,然后按我们讲的不同方法加工,先粗车, 后精车。在精车过程中要常测量、常检查,防止把蜗杆车废。
3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
教学分析:蜗杆由于齿形较深,切削面积大,加工比
较困难,因此属于难加工零件。本课题通过对蜗杆加工过
程分析、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蜗杆加工方法、步骤及蜗
③半精车 用粗车刀采用左右切削法车削(见上图 b )。 ④精车 精车精车梯形螺纹基本相同(见上图 c),这 里就不多讲。 展成车削法加工特点:切削顺利、进刀精确、速度快, “刀刀满负荷,趟趟不跑空”,左、右两侧面共车 9 刀。由 于齿形槽顶部较宽,需补车 3 刀(图中虚线部分),共 12 刀完成蜗杆粗车。 板书:三、蜗杆的测量方法
(4)车削大摸数蜗杆时,为了提高粗车工件刚度, 应是工件尽量伸出长度。最好使用单动卡盘装夹,另一 端用尾顶尖支撑。
(5)精车时,车刀前角要大、刃口要平直、切屑 要薄、低速,并充分加注切削液,减小蜗杆齿形表面粗 糙度值,提高蜗杆精度。
教学过程
12
教学方法
教学总结: 六、课后小结
本课题主要讨论蜗杆的车刀
tan20 ° =0.36397 =
B
A A
B
第一层
B/A ≈ 4 /11 , 根 据
C
CA6140CH 车床中、小滑板刻度盘每格刻度值均为 0.05mm,
6
设上式分
教学过程
7
教学方法
子为小滑板转动格数,分母为中滑板转动格数。即小滑板 向左(右)移动 4 格(图中 B 值),中滑板进 11 格(图中 A 值),这样在粗车蜗杆时,车刀左、右两个刀尖就能沿着齿 形两侧面斜进,。图中 C 值是车完第一层时两刀尖之间距离 (不同蜗杆模数 C 值也不同,车削前应首先计算)。
2、画课堂练习工件图,写加工件工步骤。 复习要点:
1、 蜗杆加工相关工艺知识; 2、 蜗杆加工步骤及加工方法; 3、 蜗杆测量方法; 学生实习台位分配:
每 2~3 人为一组,每组一台机床轮换进行练习; 安全操作规程: 1、严格遵守车工安全操作规程;
2、测量工件时应关闭机床电源,预防机床突然转动发生危险; 结束指导程序、要点:
车刀刃磨方法基本相同,蜗杆精车刀两切削刃刃磨有断屑
槽,这样不但保证了齿形角正确,而且切屑省力,排屑顺
利,可获得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和较高的齿形精度。
注意:这种车刀不能车削齿形槽底面。
板书:2、蜗杆车削方法
既复习旧
讲解:提出问题:梯形螺纹如何车削?让学生一起回答。
课,又活跃 课堂气氛,
然后说明模数≤3mm 蜗杆的车削方法和梯形螺纹车削方法
调动学生 学习兴趣,
完全相同。
打消学习 顾虑。
重点讲解:高效车削蜗杆方法:展成车削法
展成车削法是工人师傅在实际生产中总结出的一种高
效车削蜗杆方法,下面介绍这种先进、高效加工方法。
(1)原理 展成车削法 车削蜗杆采用三角函数正切
函数原理。蜗杆牙形
角为 40°,齿形角
20°,如右图。由三
第二层
角函数关系:
通过小结 使学生更
的刃磨、蜗杆车刀安装、蜗杆的加工方法及蜗杆测量方法,
清 加
楚 工
蜗 过
杆 程
特别要注意今天讲的展成车削法粗车蜗杆的方法,不仅适
及方法(时 间 2 分钟)
用于蜗杆加工,同样梯形螺纹也适用。只是在加工梯形螺
纹时小滑板与中滑板进刀比不一样,梯形螺纹牙形半角为
15°,小滑板与中滑板进刀比按 2.5:10 赶刀,利用这种 提 示 作 业
( 15 ° ~2 0 °) - γ
8°~10°
R3
( 3° ~5 ° )- γ
4 0° ±1 0 ' R3
( 3 °~ 5° )- γ
( 1 5 °~ 2 0° )+ γ 蜗杆精车刀
5
教学过程
讲解:蜗杆车刀刃磨方法
教学方法
对照梯形螺纹车刀几何角度、刃磨方法有那些相同?
有那些不同(提问一名学生)? 通过提问使学生明白蜗杆
4、掌握蜗杆有关车削的计算方法及蜗杆测量方法;
授课内容:
一、蜗杆的一般技术要求;
二、蜗杆的车削方法;
三、蜗杆的测量方法;
四、练习工件及加工步骤;
五、易出现问题及注意事项;
六、课后小结
重点: 蜗杆的车削方法及测量方法;
难点: 蜗杆的车削方法;
教学准备(课题物资准备):
1、机床:CA6140;
2、齿厚游标卡尺、公法线千分尺、三针(5.46mm)、常用量具等
讲解:加工步骤: (2) 1)车平面,控制总长,钻中心孔; (3)一夹一顶装夹工件,分别粗车φ 22 mm、长 15mm, φ 28 mm、长 20mm,(留精车余量 1 mm)。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
10
(4)调头装夹,粗车精车蜗杆、长 20mm,φ 42 mm、 长 55mm,并倒角 2×20°,留精车余量 0.5mm, 并粗车蜗杆。
误差分析:理论上齿形角等于 20°,tan20°=0.36397; 实际上齿形角等于 arctan4/11=19°57′;
误差只有 3′加工精度能满足要求。
9 87 65 4 (3) 3
2 (2) (1) 1
(aa))
(bb))
(c)
c)
展成车削法
(2)加工步骤
① 确定 C 值 例如模数 m=4mm,假设第一刀中滑板
0 -0
0 -0.
0 -0.
8
2
φ
1. 6
2
0
+0 0
.2
φ
5
+0 0
.2
φ
55
+
0.1 0
φ
3
6
φ
4
4
φ2
8
8
2
0
0 -0
.1
5
83 ± 0 . 15
φ 1 5 3± 0 . 2 40°±10' 1 .6
轴向模数 3 头数 1 齿 形 角 20° 导 程 角 4°45′49″ 旋 向 右旋 周 节 9.425 精度等级 8-DC
01 11
0. 0.
8-+
φ2
2 0° 1 ×45 ° 1×4 5°1. 6
2 0° 1 .6 1×4 5°
10 11
.0 .0
8-+00
φ22
φ2
20
55
20
A
B
1 15
4 0°
3. 5 7. 1
0 . 02 A B 1 .6
21 .7 27 .1 3 1 .6
3.2
其余
齿 形角 20° 模数 3mm 头数 1 导 程 角 4°28′36″ 精度等级 7E
一名学生)
新,通过提 问提高学
2、三针用来测量梯形螺纹哪个部位?计算
生注意力。 (时间 3 分
公式是什么?(提问一名学生)
钟)
新课引入:蜗杆、蜗轮组成的蜗杆副,常用于减速传
动机构中,以传递两轴在空间成 90°交错的运动,蜗杆的
齿形角(α )是在通过蜗杆轴线的平面内,轴线垂直面与
齿侧之间的夹角。蜗杆一般可分为米制蜗杆(α =20°) 和英制蜗杆(α =14 1 °)两种。我国常用的米制蜗杆。
3、弹性刀杆、常用车刀;
4、;常用工具(扳手、螺丝刀等);
5、计算器;
2
示范操作程序、要点: 1、演示蜗杆车刀刃磨方法、装刀方法及车削方法; 2、演示三针、单针及齿厚测量方法;
巡回指导程序、要点: 1、指导车刀刃磨姿势、方法; 2、指导车削步骤、车削方法及测量方法; 作业:课堂练习作业:(见后练习工件 1、2); 课外作业:1、工艺练习册 5、6 题;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
9
式中 Δ M——三针 M 值偏差,mm; Δ A——单针 A 值偏差,mm; Δ S——齿厚偏差,mm;
板书:2、齿厚测量法(公法线测量) 讲解: 测量法是用齿厚游标卡尺测量分度圆直径处法向 齿厚。如下图,讲解齿厚游标卡尺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