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反应动力学
化学动力学第四部分
§5.8 催化反应动力学
催化作用 酸碱催化 络合催化 酶催化 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
吸附等温式 复相催化反应历程 表面单分子反应 表面双分子反应
1
Surface & Materials Science Group, CCME
催化作用及其特点
什么是催化剂? 如果把某种物质加到化学反应体系中,可以改 变反应的速率(即趋向于平衡的速率)而其本身在 反应前后没有数量和化学性质的改变,则这种物质 称为催化剂。这种作用称为催化作用。
非催化反应: 2H2O2 2H2O O2
催化历程:
H2O2 I H2O IO IO H2O2 H2O O2 I
催化剂 Ea / kJ mol-1
无
I– Pt(胶态) 酶
75 59 50
25
7
Surface & Materials Science Group, CCME
9
Surface & Materials Science Group, CCME
酸碱催化
S + HA SH+ + A–
SH+ + A– P + HA
S+B
S– + HB+
S– + HB+
P+B
S 反应物 HA 酸催化剂 B 碱催化剂
10
Surface & Materials Science Group, CCME
酸碱催化
酸催化:蔗糖水解、缩醛水解、Beckmann重排等
碱催化:乙醛水合、RCONH2和RCN的水解等 Brnsted定律:
酸(碱)催化速率常数 ka ( kb )与酸(碱)催化剂 的离解常数Ka ( Kb )有如下关系:
ka
Ga
K
a
kb
Gb
K
b
01, 01 Ga和Gb均为常数
设催化剂K能加速反应 A + B AB
A + K k1 AK
k2
AK + B k3 AB + K
可得到:
r = k cAcB k = k3k1cK/k2
Ea = Ea,1 + Ea,3 – Ea,2
6
Surface & Materials Science Group, CCME
催化反应举例 [例]
15
Surface & Materials Science Group, CCME
络合催化举例
对上述第(1)步:
(a) [PdCl4]2– + C2H4
[C2H4PdCl3]– + Cl–
(b) [C2H4PdCl3]– + H2O = [PdCl2(H2O)C2H4] + Cl–
烯醇化是速控步,烯醇和卤素的反应在速控步后进行。
11
Surface & Materials Science Group, CCME
酸碱催化
CH3COCH3 + OH– CH3COCH2– + X2
CH3COCH2– + H2O (速控步) CH3COCH2X + X–
–d[S]/dt = [S](k0 + kH+ [H+] + kOH–Kw[H+]–1)
酸碱催化
[例]
CH3COCH3 + X2
H+ OH–
CH3COCH2X
+
HX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 = Br2 or I2)
r = k[CH3COCH3][H+(or OH–)]
+ OH
CH3COCH3 + H3O+ + OH
CH3CCH3 + H2O
CH3CCH3 + H2O OH
CH3C=CH2 + H3O+
催化反应特点
提示:
某些催化反应,Ea降低得不多,而反应速率改 变很大;
有时同一反应在不同的催化剂上反应,Ea相差 不大,而反应速率相差很大。
原因:活化熵改变很大,此时即使Ea改变很小, 反应速率也会增大很多(指前因子A增大)。
8
Surface & Materials Science Group, CCME
络合催化举例
[例]
C2H4 + ½ O2
CH3CHO
(1) C2H4 + PdCl2 + H2O
CH3CHO + Pd + 2 HCl
(2) 2 CuCl2 + Pd
2 CuCl + PdCl2
(3) 2 CuCl + 2 HCl + ½ O2
2 CuCl2 + H2O
– d[C2H4]/dt = k[Pd(II)][C2H4]/[H+][Cl–]2
4
Surface & Materials Science Group, CCME
催化作用机理
催化剂之所以可以改变反应速率,是由于降 低了反应的活化能,改变了反应历程(但不 能改变体系的热力学平衡)。
5
Surface & Materials Science Group, CCME
催化反应及其动力学
现代化学工业产品80%以上靠催化过程来完成。 生物体内各种生化反应是靠酶催化而进行的。
2
Surface & Materials Science Group, CCME
提示1:
催化剂的特点
没有数量和化学性质的改变。 这并不意味催化剂不参与反应 高分子聚合中的“引发剂”不是催化剂
催化剂有正、负催化剂之分。 催化反应通常可以分为均相催化和多相催化。
kobs = (k0 + kH+ [H+] + kOH–Kw[H+]–1)
lg kobs
a
b
c
pH 0
12
Surface & Materials Science Group, CCME
络合催化
反应过程中,催化剂与反应基团直接构成配键, 形成中间络合物,使反应基团活化。
如反应基团与催化剂无络合能力,或不直接参 与配键的形成,则催化剂的作用就不属于络合 催化。
3
Surface & Materials Science Group, CCME
催化剂的特点
提示2:
反应前后,催化剂常有物理形状的改变。
不影响化学平衡。
催化剂有特殊的选择性。
某些反应的速率与催化剂的浓度成正比。
催化剂或反应体系内加入少量杂质,有时可以 强烈影响催化剂的作用(作为助催化剂,或使 催化剂中毒)。
常用的络合催化剂是过渡金属络合物。
13
Surface & Materials Science Group, CCME
络合催化
络合催化的机理,一般可表示为:
配位
插入反应
M Y +X
MY
MX Y
空位中心
X
空位中心
M 中心金属原子 (n-1)d5 ns1 np3 杂化
Y
配体
X
反应分子
14
Surface & Materials Science Group, CC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