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第15章 电流和电路 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第15章 电流和电路 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

第15章电流和电路单元综合测试一.选择题1.如图甲是无风条件下铝箔气球的静止状态,图乙是用带正电的a棒靠近气球时的情景,图丙是用b棒靠近气球时的情景,则()A.气球可能不带电B.气球带负电C.b棒可能不带电D.b棒带正电2.如图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的一端使其带电,然后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吸管带电一端的附近,发现它们互相吸引,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吸管与餐巾纸摩擦后,失去电子带正电B.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吸管的另一端,它们也互相吸引C.丝绸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比玻璃棒的原子核的弱D.将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吸管的另一端,它们将互相排斥3.下列选项中的电路图与实物图对应的是()A.B.C.D.4.关于电流和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有电荷移动,就一定会形成电流B.电路中有电流就一定有电荷发生了移动C.电路中只要有电源就一定有电流D.电流的方向总是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5.如图所示,若要使R1、R2并联,则()A.只闭合S1B.只闭合S3C.只闭合S2、S3D.只闭合S1、S26.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a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b后,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荷B.丝绸与玻璃棒a摩擦过程中创造出了新电荷C.a、b接触时,a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b上,瞬时电流方向b→aD.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时,金属箔都带正电荷7.如图所示电路,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L1与L2是两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闭合开关后,通过a、b、c、d四处电流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I a=I b B.I a=I c C.I b=I c D.I a=I d8.将灯泡L和小电动机M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开关S1只控制灯泡LB.开关S2只控制灯泡LC.先闭合S1,再闭合S2时,灯泡L短路D.同时闭合S1、S2,灯泡L和电动机M并联9.如图所示电路中,三个电阻器中有两个的阻值相等,电流表内阻不计,如果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为0.2A和0.3A,则通过电源的电流可能是()A.0.1 A B.0.3A C.0.4A D.0.5A10.如图所示,三个不同规格的灯泡连入电路,闭合开关S,三个灯泡都发光,三个电流表A1、A2和A3的读数分别是I1、I2、I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I1>I2>I3 B.I1>I2=I3 C.I1=I2>I3D.I1<I2<I3二.填空题11.“垃圾分类,城市更美”行动已经在全国很多城市大力开展。

在郑州市的很多小区都设置了如图所示的垃圾桶。

废电池、废灯管灯泡等属于有害垃圾,要放进专用垃圾桶。

电池是一种常见的电源,电源的作用就是给用电器两端提供,干燥的塑料是(填“导体”或“绝缘体”)。

12.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这是因为在摩擦过程中玻璃棒了电子(选填“得到”、“失去”),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碎纸屑,发现碎纸屑被吸引,这是由于,有的纸屑接触到玻璃棒后又“跳开”,这又是因为;摩擦起电现象并不总是有害的,请列举静电现象应用的一个实例。

13.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1、S2闭合时,灯泡L1、L2同时发光,此时电流表A2测量通过灯泡的电流。

L1发光一段时间后突然熄灭,L2仍然发光,此时电流表A1示数与L1熄灭前相比(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4.电路由电源、开关、用电器及导线组成。

给充电宝充电时,充电宝相当于电路中的;教室里安装的8盏灯是(选填“串”或“并”)联的。

15.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斗争中,医务人员需要随时看护患者,临时使用的一种呼唤电路如图所示(注意:有多少张床就按同样接法装多少盏电灯,图中只画出两盏),患者只要按下床头的电键,他们就知道谁呼唤。

请你研究一下这个电路,判断电铃和电灯的连接方式是的(选填“串联”或“并联”),有人建议电灯换成发光二极管会更节能些,发光二极管的电路元件符号是。

16.如图1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两只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如图2所示,则流过灯泡L1的电流为A,流过灯泡L2的电流为A。

17.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负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

看到验电器B的金属箔的张角,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角。

18.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一段时间后,小灯L突然熄灭。

如果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小灯L或电阻R处,为了检测故障,将一完好的检测小灯L'并联在L两端,观察到检测小灯L'也不发光。

(1)电路中可能存在的故障是。

(2)若将检测小灯L'重新并联到电阻R两端,能否根据小灯的发光情况判断出故障,请说明理由。

三.作图题19.在图中只改动一根导线,使两灯并联,电流表测量通过L2的电流。

要求:在要改动导线上划“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上正确的连线,并在方框内画出符合上述要求对应的电路图(图中灯泡标上L1和L2)。

20.请按电路图把如图所示的实物连接起来(通过L2的电流不超过0.6A)四.实验探究题21.如图所示,是探究带电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的示意图。

(1)用丝绸摩擦过的两根有机玻璃棒所带的是(选填“同种”或“不同”)电荷,将两根带有电荷的有机玻璃棒相互靠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2)用毛皮摩擦过的两根硬橡胶棒所带的是(选填“同种”或“不同”)电荷,将两根带有电荷的硬橡胶棒相互靠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3)将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表明,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与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是(选填“同种”或“不同”)性质的电荷。

22.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规律时,小华使用两个相同灯泡进行实验,获得数据如表所示。

a点电流/A b点电流/A c点电流/A0.2 0.2 0.2(1)小华由此得出结论:在串联电路中;(2)小华的结论(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

23.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中,小明想证明是否存在“I总=I1+I2”的规律,做了以下操作:(1)小明按图甲连好电路图,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的读数如图乙,则通过灯泡L1的电流I1=A。

(2)小明接着按图丙所示将灯泡L2接入电路,可以观察到灯泡L1的亮度(选填“变暗”“变亮“或“不变“)。

而接入L2后L1两端的电压也没有发生变化,由此可以推断灯泡L1的电流(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而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丁,I总=A。

(3)为验证通过灯泡L2的电流I2是否等于I总﹣I1,需要实际测出通过灯泡L2的电流I2的大小,请在图丙中改动一根导线以达到测量目的,要求:①在图中用“ד标出要改动的导线,并在图中表示出新的连接;②若此时读数为0.26A,则说明在并联电路中,。

(用文字表述)参考答案1.解:乙图中,a与气球是相互排斥的,a带正电,则气球带正电;气球与b相互靠近时,会吸引,则b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故C正确。

故选:C。

2.解: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放在吸管带电一端的附近,发现它们互相吸引,则吸管带负电。

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吸管带负电,得到电子,故A错误;B.餐巾纸摩擦过后的吸管的一端得到电子带负电,由于吸管是绝缘体,另一端不带电,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吸管的另一端,因为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作用,它们相互吸引,故B正确;C.物体摩擦后失去、得到电子是因为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束缚能力强的得到电子带负电,束缚能力弱的失去电子带正电;所以丝绸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比玻璃棒的原子核的强,故C错误;D.餐巾纸摩擦过后的吸管的一端得到电子带负电,由于吸管是绝缘体,另一端不带电,将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吸管的另一端,因为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作用,它们相互吸引,故D错误。

故选:B。

3.解:由实物知,电动机M和灯泡L并联,开关S2控制电动机M,开关S1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

A.A图中电动机M和灯泡L并联,开关S2控制电动机M,开关S1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与实物图对应;B.B图中电动机M和灯泡L并联,开关S1控制电动机M,开关S2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与实物图不对应;C.C图中电动机M和灯泡L并联,开关S2控制灯泡L,开关S1在干路上,与实物图不对应;D.D图中电动机M和灯泡L并联,开关S2控制灯泡L,开关S1控制电动机M,与实物图不对应。

故选:A。

4.解:A、只有电荷发生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故A错误。

B、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路中有电流就一定有电荷发生了移动。

故B正确。

C、电路中有电源且是电路是通路,电路中才有电流,故C错误。

D、在电源的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流向负极。

故D错误。

故选:B。

5.解:若要使R1、R2并联,则电流从电源正极出来后,要分成两条路径,且两个电阻在两条支路中,所以由图可知应只闭合S1、S2,断开S3,故D正确。

故选:D。

6.解:A、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故A错误;B、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在摩擦起电中并没有创造电荷,故B错误;CD、当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玻璃棒上的正电荷吸引验电器上的负电荷(自由电子),验电器上的自由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由于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失去电子而带正电,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都带正电荷,相互排斥张开,瞬时电流方向a→b,故C 错误,故D正确。

故选:D。

7.解:根据电路图可知,两灯并联,I a、I d为干路电流,I b、I c是两条支路的电流;AB、根据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得:I a=I b+I c;故AB错误;C、由于两个小灯泡是不同的规格,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和欧姆定律可得:I b≠I c;故C错误;D、由于a、d点都在干路上,则:I a=I d,故D正确。

故选:D。

8.解:由图知,ABD、两只开关都闭合,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分成两支:一支经电动机、开关S2、开关S1回到负极;另一支经灯泡L、开关S1回到负极。

所以电动机和灯泡并联。

开关S1在干路,同时控制电动机和灯泡;开关S2在电动机支路,只控制电动机。

故A、B错误,D正确;C、先闭合S1,灯泡L发光;再闭合S2时,电动机工作,但灯泡L不会短路。

故C错误。

故选:D。

9.解:设R1、R2、R3中的电流分别为I1、I2、I3,电流表A1、A2、A3的读数分别为I A1、I A2、I A3。

由于电流表的内阻不计,相当于导线,三个电阻并联,电流表A1测量通过R2、R3的总电流,电流表A2测量通过R1、R2的总电流,电流表A3测量通过三个电阻的总电流,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有:I A1=I2+I3﹣﹣﹣﹣﹣﹣﹣①I A2=I1+I2﹣﹣﹣﹣﹣﹣﹣②(1)三个电阻器中有两个的阻值相等,若R1=R2,则I1=I2,由②得:I1=I2=I A2=×0.3A=0.15A,由①得:I3=I A1﹣I2=0.2A﹣0.15A=0.05A,则通过电源的电流(即干路电流):I=I1+I2+I3=2×0.15A+0.05A=0.35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