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派分析
福斯特的“高技术”建筑更注重对人和环境的真切关怀。他说“技术和人性不能分 开,技术必须为精神的内容服务。” 强调人类与自然应该共同存在,而不是互相抵触; 强调要从过去的文化形态中吸取教训,提倡那些适合人类生活需要的建筑方式。 他所设计的建筑总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的力量,以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保护环境并表达对文化传统的尊重。
理查· 罗杰斯(Richard Rogers)——蓬皮杜艺术中心
1933年出生于英国,在伦敦的“建筑联盟学校”学习建筑设计,之后到美国的耶鲁大学 深造。虽然饱受争议,但不妨碍他成为是30年来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1991年被授 予爵士头衔。 蓬皮杜艺术中心(1977)的建成 特点:钢柱、钢梁、桁架、拉杆、电梯、电缆、上下水管、等不仅暴露在外还特意被涂 成强烈的红色、绿色和黄色。
劳埃德总部大厦——设计体现了高度发达的工业化水平赋予建筑新形象,并让建筑获 得了持续“生长”的可能。 有意利用钢板包裹的梯塔、主要管线和一些结构部分暴露在建筑外围。
诺曼· 福斯特(Norman Foster)
建筑学学士(曼彻斯特大学),建筑学硕士(耶鲁大学),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 国际上最杰出的建筑大师之一,被誉为“高技派”的代表人物,第21届普利兹克建 筑大奖得主。
高科技风格 High Tech
高科技风格(High Tech)
背景:国际主义单一乏味的风格让人感到厌倦,建筑师们在后现代时期开始探索新 的道路,高技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发掘出来的。 时间:兴起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 来源:从建筑上的最先开始,詹· 克朗和苏珊· 斯莱辛1978年的《高科技》中开始的。 内容:技术性风格,强调工业技术的特征;高品位;突出工业成就;炫耀技术。 条件:“第一个机械时代”在60年代开始宣告结束,现代主义也开始随着衰退;60 年代末期,美国的宇航员在月球登陆,标志这新的技术革命的开始,被称为“第二 个机器时代”的开始;高科技风格就是积极反映这个时代的特征。
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行
世界上第一座高层生 态建筑,也是目前欧 洲最高的办公楼。 楼内每隔四层就设有 一个花园为大楼里的 工作人员提供了大面 积的绿色空间。 室内充满明亮的光线 和绿色,消耗的能源 仅为普通办公大厦的 一半。 整栋大楼全部采用自 然通风和温度调节, 将运行能耗降到最低, 同时也最大程度地减 少了空气调节设备对 大气的污染。
赫斯特大厦(Hearst Tower)
赫斯特大厦——在老赫斯特大楼的原址进行建设, 其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完全保留了原有6层建筑的 标志钢玻璃大厦。
赫斯特大厦的节能设计是非常有效且精准的,与其周围的写字楼相比,大楼可实现节 能25%。 大厦内每年最多有三个季度可以实现自然通风。 大厦的屋顶被设计成可收集雨水的结构,这将使排入城市下水系统的雨水减少近25%。
代表人物:伦佐· 皮亚诺(Renzo Piano)、理查· 罗杰斯(Richard Rogers)诺曼· 福斯特 (Norman Foster) 代表作品: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香港汇丰银行、劳埃德总部大厦、赫斯特大厦、法兰 克福商业银行总部等。
特点:强调高技术细节 突出建筑结构的科学成就 夸张地以技术细节作为建筑物最主要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