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5海淀区二模微写作讲评
2015海淀区二模微写作讲评
我认为周浩放弃北大选择技校的做法 值得肯定。其一,不是每一个人都有选择 自己喜爱职业的机会,既然选择权在自己, 便应紧紧抓住,与其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 闷闷不乐,不如顺应自的心声。其二,选 择技校不意味着没有前途,IBM的创始人 托马斯•沃森最初也是从事缝纫机业务, 没有人说从北大走出去的人最终取得的成 就一定大过技校学生,更何况他有着天赋, 何不顺应着最合适的道路走下去呢? (7分)
“千般月色砚边过,无限风光笔下 生”。读书教会我太多,让我在喧嚣闹市 中泊于一片宁静祥和;让我思接千古同历 史上的巨人对话;更让我滋养内心的动力, 能够体面的活着。或许,正是那砚台边领 略的千般月色,那文字间诞生的无限风光 成就了过去的、现在的还有将来的我。我 坚信,书籍会作为我终生的伴侣,而今日 我参加“书香北京,北京阅读季”正是一 个我与书亲密相拥的大好机会。你呢? (8分)
(2)海淀区将举办首届“高中生诗歌节”,组委会向全区 高中生征集诗歌节的主题。请你写一副对联作为诗歌节的主题, 并简要解说。要求:对联基本对仗,主题明确,解说清楚。 (3)2015年4月,第五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正式启 动,活动以“阅读点亮中国梦”为主题,以“就爱你阅读”为 口号,推进全民阅读。请你以活动参与者的身份,发表读书感 言,凸显阅读的力量。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我是正方辩手,我认为周浩应该放弃 北大选择技校。首先,每个人都是自由而 独立的个体,都有为自己人生抉择的权力 而不为外界干涉。周国平也说:“人生不 得行胸臆,纵年百岁犹为夭”。其次,周 浩对生命科学专业不来电又怎能在此方面 有所造诣?兴趣是成功的基石,如若“强 扭”周浩,未必结得出好果实。最后,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周浩考上 北大的能力足以让其在技术方面成功,亦 不平庸,同样实现价值、社会地位。 (8分)
“纸寿千年,诵古今佳句;墨香万里, 咏中外名篇。”若想启迪心智,培养情怀, 于高中生而言,最好莫过于读诗。而诗歌 既非只有唐诗宋词,更非只有新月派,从 古至今,中外东西,诗歌的天空中群星璀 璨。我们旨在通过诗歌节,让高中生领略 诗歌从《诗经》走向“新诗”的千载风华, 让高中生品味十四行诗与曲词同在的别样 风采,感受诗歌亘古及今,囊括中西的气 象,找到适合自己的诗,爱上诗的魅力。 (9—10分)
对联工整,能够总结中华诗歌的程度及辉煌成 就,但该生未审清题意,解说完全脱离题意。 (3—4分)
青春花开不计年,豆蔻叶长莫负日。 高中生,正值青春年华,诗歌主题应以青 春时光为主打,让同学们诗意地阐发豆蔻 年华中的所见、所想、所感,莫要辜负一 生中最美好的花季。青春如诗,青春如花, 对于青春,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 经历和见解。描述一个青春少年体验过的 场面,抑或抒发一段对青春的感慨或领悟, 以诗歌的形式纪念我们即将逝去的青春! (5—6分)
上联:同学情激荡, 下联:少年意飞扬。 “同学”、“少年”取自“恰同学少 年,风华正茂”,意在凸显高中生积极向 上的风采,体现诗歌内容主体。“情”、 “意”为两类诗歌:抒情类和意志品质类, 以此为题更宜表现同学对自身内在精神品 质的认识。“激荡”、“飞扬”与“同 学”、“少年”同为了揭示主题:表现青 春,展示自我,激荡飞扬之气横溢。 (6—7分)
(3)2015年4月,第五届“书 香中国•北京阅读季”正式启动, 活动以“阅读点亮中国梦”为主题, 以“就爱你阅读”为口号,推进全 民阅读。 请你以活动参与者的身份,发 表读书感言,凸显阅读的力量。要 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朋友们,我是“阅读点亮中国梦”的 一名参与者,请你听我说。自古道“书中 自有黄金屋”,读书是对自我人格的创新。 你看那散漫荒诞的阿Q,麻木的灵魂又如何 树立求真的梦想?你读安娜丢下富贵殒身 爱情的传奇,是否从中体味到自由的真谛? “就爱你阅读”,它教我领略从未了解的 人生,无论中华名著、外文经典,它们让 我的生活充实而深刻。书之于我,,生之 绮丽者也,我们定将在阅读中获得知识与 无与伦比的精彩! (9分)
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三语文教师嵌名联:
为庆祝建校69周年,高三语文组七位老师 田圆、王威、王立敏、张新村、马瑞歌、周伟 杰、杨海威,拟写了一副“嵌名联”,横批是 “扬威海外”,上联是“田园中花王葳蕤,且 丽且敏”,请你根据老师们的名字,结合语境, 对出下联。(3分)
田园中花王葳蕤,且丽且敏;
Hale Waihona Puke 横批:扬威海内 上联:田园中花王葳蕤,且丽且敏; 下联:新村里瑞歌铿锵,亦伟亦杰。 名字三组对偶:田园——新村、花王— —瑞歌、丽敏——伟杰 “葳蕤”对“铿锵”、“啁啾”、 “磅礴”、“叮咚”、“潇洒”、 “欸乃”都可。
我认为周浩应当放弃北大选择技校。 因为这不是他的一时兴起,而是他对自己 兴趣理想明晰确立后的坚定选择。这才是 青春的本色,选择自己所爱,走自己的路, 不惧怕外人的指点,遵从本心行事。周浩 的未来是由他自己掌控的,当然,青春也 由他自己书写。反观众高校学子,听凭父 母亲人的指点,选择了热门专业,却是扔 下了理想抱负选择了安稳富裕的人生,他 们的青春又是由谁在掌控呢? (9—10分)
我认为周浩应该放弃北大选择技校。 第一,选择北大并非他个人的选择而是父 母老师的意见,每个人都有权利为自己的 人生做决定而非依附他人。第二,周浩热 爱的专业在技校有更多专业教师教授,他 在那里将有更多更广学习的机会,同时该 校也愿意给周浩提供与国际接轨的学习条 件。他在那里将有更大发展。由此,与其 选择名声大的北大不如选择更适合他的技 校。 (5—6分)
语境:周浩放弃北大选择技校; 辩论活动,表达看法。 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题目特点: ①贴近学生生活 a.志愿选择 b.学习方式转变 ②贴近社会现实
七、扎实推进教与学方式转变,倡导开放学习 第十七条 积极拓展、整合教学资源,促进语文和其他学科 教学的衔接。提倡把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内容作为语文学习 的依托和背景,加强学习过程的开放性、体验性和实践性,构建 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的语文教与学方式。 第十八条 加强教学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将不低于10%的课 时用于以语文应用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发展听说读写能力。鼓 励学校和资源单位合作研发校本课程,走进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 实践基地,引进高校及研究机构优质语文教学资源,多渠道补充 教育教学资源。 第十九条支持设立学生读书俱乐部、辩论俱乐部、写作 俱乐部等各类语文社团,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跨年 级、跨校常态化开展活动。鼓励社会单位和个人参与中小学语文 教育教学,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开放性语文学习模式。 第二十条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推动各类语文主题俱乐 部开展网上交流,利用网络系统记录俱乐部活动过程、积累活动 成果。中学生活动成果记入学业评价档案,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2)海淀区将举办首届“高中生诗 歌节”,组委会向全区高中生征集诗 歌节的主题。请你写一副对联作为 诗歌节的主题,并简要解说。 要求:对联基本对仗(形式上), 主题明确,解说清楚(内容上)。
• 海淀区将举办首届“高中生诗歌节”,组 委会向全国高中生征集诗歌节主题。请你 写一副对联作为诗歌节的主题,并简要解 说。 • 要求:对联基本对仗(格式要求) • 主题明确(内容要求) • 解说清楚(语言要求)
核心事件:
周浩放弃北大选择某技师学院。
涉及几组矛盾:
①选择名牌大学与选择普通学校的矛盾 ②遵从自我意见与听从父母意见的矛盾 ③理论研究专业与实际应用专业的矛盾 ④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被认可的矛盾 ⑤人生规划的设定与调整的矛盾 ⑥优质人才的个人追求与社会期望间的 矛盾 „„ 以上若干点都有可能成为辩论中“交锋”的 地方,也可以产生微写作的观点,是谓“有理”。
主题明确,有梯度,有高度;语言表达顺 畅,文面整洁,但对仗欠工整。(7分)
对联内容有创意,有见解,体现出学生较 强的语言驾驭能力;主题较明确(8分)
上联:“苦学习,行理性存感性” 下联:“读诗歌,书己意话生活” 横批:“诗意人生”。 上联所谓“行理性存感性”在于当下高中 生为理科学习埋头苦干,而忘记了文科中 那些人性中最柔软的感性的东西,而生活 也索然“无味”起来,因此为“行动要理 性而心存感性”。下联为上联衍生“话生 活”为诗歌本意所在,同时与横批“诗意 人生”形成呼应,强调“诗歌要融入生活” 的主旨。 (9分)
【阅卷原则】 引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下完成写作任务, 不强调、不拘囿于一种表达方式,强调表 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以求最佳表达效果。 【赋分标准】 符合题目要求,以7分为基准分向上 浮动;超过字数不扣分。
(1)周浩放弃北大选择某技师学 院。他解释说:“当年选择志愿听从 了父母老师的意见。其实,我喜欢鼓 捣东西,和生命科学专业不来电。” 对此,某校辩论俱乐部围绕“周 浩该不该放弃北大选择技校”开展辩 论活动。请你以正方或反方辩手的身 份,表达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鲜 明,有理有据。
以上若干点都有可能成为辩论中“交锋”的 地方,也可以产生微写作的观点,是谓“有理”。 在自己观点的基础上,选择其中1—2个理由, 进行分析和解说(150字的篇幅,2个理由为宜), 解说充分,分析到位,是谓“有据”。 当然,考生也可以联系相关背景,使说理更 为充分。比如: ①联系学生对北大的认识和思考; ②联系蓝翔技校的成功,思考技术型人才的 时代意义; ③联系“我的青春我做主”的时代发展
我认为周浩应该放弃北大选择技校。 北大与技校的选择,背后实际是“顺从” 与“自我”的选择:苦学了十二年,选报 了自己全然不爱的生命科学,是父母的强 烈的指派。他们依据他们的思考,让你成 为实现他们人生理想的工具,为了从而从 的躯壳?导演塔可夫斯基原是苏联人,但 他放弃政府给他的优待而选择去美国重新 开始,因为他选择了艺术、自我,而不是 工具般活着。只有自己应做自己的主人。 (5—6分)
„„
语言表达方面的期望:
辩论情境有所体现,在表达效 果上,有说服力,有一定的现场感。
我方辩题为周浩该放弃北大选择技校。 首先,从事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对自 己的生活本来就是一种浪费,因为生活在 煎熬之中。其次,若选择了自己所爱,可 能不会获名得利,虽不是毕业于名校,但 精神世界快乐而充实,自有一番收获。最 后,愿每个人成为敢于成为追求理想挣脱 家长与老师束缚的勇士,走上自己所喜爱 的人生道路,拥有不留遗憾的人生!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