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实验报告
系别:航天航空学院班号:航04班姓名:张大曦(同组姓名:)
作实验日期:2011年9月28日教师评定:
实验2.1拉伸法测弹性模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用拉伸法测量弹性模量的方法;
(2)掌握螺旋测微计和读数显微镜的使用;
(3)学习用逐差法处理数据。
二、实验原理
1.弹性模量及其测量方法
弹性形变范围内,正应力与线应变成正比,即
式中的比例系数
称作材料的弹性模量
利用本实验中直接测量的数据,可将上式进一步写为
测量钢丝的弹性模量的方法是将钢丝悬挂于支架上,上端固定,下端加砝码对钢丝施加力F,测出钢丝
E。
2.逐差法处理数据
该方法称为逐差法,可以减小测量的随机误差和测量仪器带来的误差。
三、实验仪器
包括支架、读数显微镜、底座、钢尺和螺旋测微计(分别用来测量钢丝长度和直径)。
四、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
(1)调整钢丝竖直。
(2)调节读数显微镜。
先粗调再细调。
(3)测量。
测量钢丝长度L D,测6次,并在测量前后记录螺旋测微计的零点d各3次。
五、数据表格及数据处理
1. 测量钢丝长度L
仪器编号;钢丝长度L=mm。
得到:
= mm
= mm
2. 测定钢丝直径D
测定螺旋测微计的零点d
测量前____,___,____
测量后____,____,____
mm
得到:
3. 总不确定度计算
由计算公式推导出E的相对不确定度的公式
出
结论:拉伸法可以测量钢丝的弹性模量,由于实验仪器的精密程度有限,所得的弹性模量的不确定度较大。
六、思考题解答与分析
1. 在本实验中读数显微镜测量时那些情况下会产生空程误差?应如何消除它?
在测量中,转动手轮至标记点的过程中反转手轮会产生空程误差,在从增砝码变到减砝码手轮反转时会产生空程误差。
在测量中,应通过使手轮只向一个方向转动来消除空程误差,若是在调节某次标记线位置时,叉丝转过了标记线,则舍去这次的位移值,继续测量下一个位移值。
在增减砝码手轮反转过程中,因尽量使手轮多转几圈,消除空程误差后,再进行下面的测量。
2. 从E的不确定度计算式分析哪个量的测量对E的结果的准确度影响最大?测量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另外,在测量前后要记录螺旋测微计的零点各3次,来减小系统误差对测量值的影响。
八、实验感受与收获
这是我的第一次实验,心情激动但也害怕结果会误差很大。
事实证明顾虑其实是多余的,认真踏实的做实验就会有收获。
通过本次试验,我锻炼了动手和观察能力,也深刻地体会到实验工作的辛苦,长时间使用读数显微计会使眼睛非常疲劳。
实验2.2动力学法测弹性模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一种更实用、更准确的测量弹性模量的方法;
(2)学习用实验方法研究与修正系统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