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学物理实验实验42静态拉伸法测材料的弹性模量
大学物理实验实验42静态拉伸法测材料的弹性模量
② 用卷尺测量钢丝长度L,误差为0.5cm(UL); ③ 用千分尺多次测量钢丝的直径d ,误差为
0.0004cm(Ud); ④ 用游标卡尺(米尺达不到精确度)测量光杠杆
臂长l ,误差为0.02cm(Ul),(将平面镜支架 的三个足尖按在一张平的纸上,留下三个点的 印记,用铅笔从后足尖点到前两足间的连线作 一垂线,垂线长即为l)。
S
? ? tg? ? ? L
θ
δ
l
ΔL l
θ θ
光杠杆 D
望远镜
S0 竖尺
实验内容
1. 调节镜系统 (1) 调整光杠杆和望远镜系统。要求放置平面镜支架的
平台水平,平面镜垂直于水平面,望远镜水平地对 准平面镜,标尺与望远镜垂直并与地面垂直。 (2) 调节等高。要求望远镜与平面镜在同一水平高度上。 另外,望远镜与标尺的零刻度线在同一水平高度上。 (3) 调节望远镜,使目镜内看到标尺成像清晰。
实验内容
2. 观测伸长的变化
? 将8个砝码全部放在钩码上逐次减0.5 kg的砝码,然后从望 远镜中读出对应的标尺读数Si 共8次,然后逐次将砝码加 回并记下对应的读数Si' ,取正、反两次标尺读数的平均值
Si
?
Si
? Si? 2
(i ? 0, 1, 2, ? , 7)
实验内容
① 用卷尺测量平面镜到标尺之间的距离D ,误差 为1cm (UD);
方法。
实验仪器
? 测量杨氏模量专用装置一套, ? 卷尺(3m,0.5mm) ? 游标卡尺(13cm,0.02mm) ? 千分尺(25mm,0.004mm) ? 砝码(500g,8个) ? 钢丝
实验原理
? 测量原理 ? 在物体的弹性限度内,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其比例系数称为弹性模量
(杨氏模量)记为E。 F ? E ?L AL
? 在望远镜中读数时,要避免视差。当视线略作上下移动时, 所看到标尺上的刻度线和叉丝之间应没有相对的变动。如有 明显的视差,可调整目镜,同时眼睛不宜太靠近目镜,观测 时间不能太久。
? 注意保持钢丝的铅直状况,不能有弯曲;在增加砝码时钢丝 两固定端不应发生下滑伸长的现象,利用备用丝测量钢丝直 径。
± UE。
实验分析
1. 实验数据处理过程中,如果发现数据点距 离拟合直线比较远分析一下原因。
2. 实验中为什么可以使用Excel或者最小二乘 法进行直线拟合。
实验结论
注意事项
? 在镜尺系统调整符合要求后,整个实验过程中都要保证平面 支架前两足和望远镜、标尺的位置不应有任何变动。尤其在 加砝码和减砝码时,应轻放轻取,不应有撞击现象,不能让 砝码挂钩发生扭摆和震动。否则须重新调整。
F可从钢丝下挂的砝码的重量得出,L可从米尺得出,钢丝截面积A可用 千分尺测算出钢丝直径后得出。钢丝伸长量采用光杠杆法来测量
实验原理
? 光杠杆的原理见下图。增(减)砝码时,金属丝将伸长 (或缩短)? L ,光杠杆的后足尖也随着圆柱体C一道下降 (或上升)? L ,而前面两足保持不动,于是主杆转过一 角度? ,同时平面镜的法线也转过相同的角度? 。用望远 镜T和标尺N测得角? ,设光杠杆后足到前两足连线的距离 为l,可算出? L
数据处理
EXCEL作钢丝伸长与外力的关系 曲线
钢丝伸长与外力的关系曲线
y = 2.0021x + 0.2575
8
7
6
x/cm
5 4
Δ
3
2
1
0
0
0.5
1
1.5
2
2.5
3
3.5
4
M/kg
实验内容
1. 使用EXCEL给出? X-m直线并求出直线斜 率b以及斜率的不确定度Ub。
2. 计算弹性模量E。 3. 计算弹性模量E的相对不确定度,并给出E
引言
弹性模量是工程材料的一个重要物理参数,它标志 材料抵抗弹性形变的能力,在机械设计及材料的使 用和研究时,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重要参数。
本实验用静态拉伸法测量钢丝的弹性模量
实验目的
1. 学习用拉伸法测量材料的弹性模量。 2. 了解光杠杆的结构原理,掌握使用方法。 3. 学习用EXCEL中的最小二乘法处理数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