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干预和心理治疗

心理干预和心理治疗

第十二章
心理干预
黄 小兰
第一节 心理干预概述
一、概念
心理干预(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是指在心理学理
论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
特征或行为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朝向预期目标变化的
过程。 对象:普通人群 目标:促进健康 方式:健康促进 高危人群 减少发病 预防性干预 心理障碍者 减轻障碍 心理治疗
(六)自信心及社交技巧训练 (七)行为辅助工具 (八)正强化和消退法 (九)质量协议或临时合同 三、适应症和评价 (一)适应症:各种异常行为的矫治;但对边缘人 格、人格障碍或抑郁症疗效有限。 (二)评价
第三节
认知疗法
一、概况 (一)定义和理论假设 1、定义:认知疗法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技
称为心理分析、心理动力学疗法,是弗洛伊德根据心理动 力学理论所创立的。强调无意识中幼年时期的心理冲突对 人的心理、行为的影响,使之意识化并解决冲突是其中心 任务。
目的:帮助病人重建人格,解决早年的心理冲突, 扩展自我意识等。
(二)、精神分析治疗的基本技术(掌握)
1、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
认知疗法与精神分析疗法的区别:后者注重对潜意 识的冲突的挖掘,而前者则注重对意识中的事 件——患者的认知对其身心的影响。 认知疗法的理论基础——贝克的情绪障碍理论。
不良认知 自我挫败行为 情绪障碍 非适应性行为 认知疗法
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极的 信念与思想
常见的认知歪曲的5种形式(1)任意的推断;(2) 选择性概括;(3)过度引申;(4)夸大或缩小; (5)“全”或“无”的思维。
三、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关系
心理咨询
理论方法一致 对象有相似性
强调成长与改变 强调以良好关系为基础
心理治疗
相似之处
对象主要是正常人
时间短,1-数次
心理障碍者、精神疾病康复期
几次-几十次,甚至数年
区别之处
具有教育性、支持性
治疗目标有限、具体 意识层面进行
对峙性,重建病人的人格
目的模糊,目标是改变和进步 有的理论强调在潜意识中进行
二、认知疗法的基本方法
认知分析疗法(cognitive-analytical therapy, CAT) 认知行为疗法(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CBT)
其次,治疗者的工作有相应的理论系统作为指导,这些理论可以解 释不同的心理障碍的原因,并为解决这些障碍提供了有关治疗措 施。
心理治疗:又称精神治疗,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治疗者,在一定的
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使其产生心理、行为甚至生理 的变化,促进人格的发展和成熟,消除或缓解其心身症状的心理
程序中通过与患者的不断交流,在构成密切的治疗关系的基础上,
2、阻抗(resistance)
3、移情(transference)
4、梦的分析(dream interpretation)
还包括:解释(interpretation)、非特异性技术(倾
听、共情、反应技术、提问及引导技术) 等。 (三)精神分析治疗的过程(了解) (三)适应症和评价 (三)认知领悟疗法 适应症:强迫症、恐怖症和某些类型的性变态
(5)治疗对象:具有一定精神、躯体和行为问题的人;
(6)治疗目的:改善病人的心理功能,消除或缓解心身症状,恢 复心理、生理、社会功能。
(二)心理治疗的发展(自学) 自古以来,人们就在不自觉地运用心理治疗,如圣经中的记载,以 及各种宗教、气功治病的记载中,都是通过“心诚则灵”的信仰 而达到康复的效果,这实际上就是通过对信徒的心理影响而达到 治疗的作用。 在欧美国家,早期心理治疗的学说和方法源于宗教巫术及希波克拉 底的自然主义观点。 心理治疗作为一种专门的治疗手段可追溯到19世纪末,
或学科渗透到心理治疗领域,人们对心理治疗逐渐有了新的认识,从事心理 治疗的人员不仅是精神科医生,还有临床心理学家、社会学工作者、精神科
护理人员、预防保健人员、教师及其他医学学科的医务人员。
20世纪末叶,行为治疗的理论和技术兴起,使心理治疗变成了富有成效的 治疗手段,其运用也越来越广泛,不仅适用于来医院就诊的各类病人,也适 用于院外有心理问题的各种群体。现代心理治疗的理论、学派、治疗方式多 种多样,从支持疗法、精神分析疗法,到家庭疗法及各种行为疗法等。治疗 者据各学派的理论和技术,有的将心理治疗看作是心理社会治疗,有的看成 是教育治疗,有的看成是生活技能训练,有的则看成是人格和自我发展的手
段。
二、心理治疗的基本过程和基本原则
问题探索阶段
(一)基本过程
分析认识阶段
治疗行动阶段
疗效价阶段
治疗巩固阶段
(二)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
1、信赖性原则;
3、发展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
4、个性化原则;
5、中立性原则;
6、保密性原则;
心理治疗的发展趋势 1、由单一的疗法向多种理论技术的整合化方向 发展。 2、治疗短程化。 3、心理治疗向特异化方向发展。 4、心理治疗疗效的客观评估。
术。它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 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患者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的总称。
2、S—O—R公式,认为O(认知过程)对决定行为起着重要作 用,是决定人的情绪、动机和行为的关键。心理障碍是由于个 体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极的思维方式和错误信念、思想造成 的。所以心理治疗的着眼点应在于信念、知觉、思维等内部思 想的改变。
第二节 心理治疗概述
一、心理治疗的概念与发展状况 (一)什么是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
美国的精神病医生沃尔培格认为,心理治疗是针对情绪问题的 一种方法,由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员以慎重认真的态度与病人 建立一种职业性的联系,以消除、矫正或缓解现有的症状, 调节异常的行为模式,促进积极的人格成长和发展。 英国心理学家Frank (1961)认为,心理治疗是提供帮助的一 种形式,但与非正式帮助不同。首先,治疗者接受过进行这 种工作的专门训练,并且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Mesmer以“戏剧性表演”的方式,证明使病人进入昏睡状态,可使许多临床症 状消失。为心理治疗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在此阶段,心理治疗作为一种手段应用于临床,主要为精神科医生所掌握,
一般认为,临床心理治疗起源于19世纪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疗法及催眠术。
专治神经、精神疾病。到20世纪中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专业
(五)厌恶疗法(aversion therapy) 是将厌恶刺激(引起身体痛苦反映的)刺激与不论行为 相结合,形成条件反射,从而小腿不良行为的方法。 厌恶法用于治疗各种成瘾行为(药瘾、酒瘾、烟瘾、 毒瘾)、赌博、肥胖症、强迫症、性变态、精神疾 病等多种适应不良行为。 内隐致敏法:当患者欲实施和正在实施某种不良行为 时,在想象中主动地呈现某些可怕的令人嫌恶的现 象,致使两者形成条件反射,达到控制行为的目的。 饱和:是一种比较柔和的厌恶疗法,即通过过量的强 化而使不适当的强化物失去其效力。
三、心理治疗的基本技术 (一)倾听技术:用耳朵听——用心听——用肢体语言听
(二)提问技术: 开放式提问、封闭式提问 (三)鼓励技术 通过重复患者的话;说一些赞扬、肯定的话;点头微笑等技 巧。作用 (1)表达对患者的接纳,鼓励说下去;
(2)引导患者进一步探索某个问题。
(四)内容反应技术 (五)情感反应技术 (六)面质技术 (七)解释技术 (八)非言语性技巧
系统脱敏疗法的治疗程序: (1)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 (2)放松训练; (3)系统脱敏练习。
(四)满灌疗法(flooding, implosive therapy) 1、概念:又称冲击疗法、暴露疗法。是让患者一开始 就进入他最恐怖的情景,直接消退不良反应。 即把能引起患者极大恐惧的刺激暴露给患者,置他于 嫉妒恐怖之情景中,取其物极必反效果,从而消除 恐怖情绪。 2、使用范围:使用于恐怖症、焦虑症等。 3、注意事项(1)排除有严重的心脏病、高血压等; (2)事先必须对患者做解释和疏导工作;说明治疗 的目的、意义;(3)消除鼓励和恐惧。 4、优点:方法简单、疗程段,收效快。 5、缺点:患者在治疗中痛苦大,实施难。一旦失败, 恐惧回加重;应严格选择治疗对象,否则欲速则不 达。
干预过程。
心理治疗的基本要素: (1)治疗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 (2)治疗要按一定的程序; (3)使用各种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
心理学理论主要是指精神分析理论、行为学习理论、心理生理学 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认知学派理论等。
心理学技术包括言语、非言语人际交往技术。
(4)心理治疗是以良好的通情的医患关系为基础。通情是指医生 要设身处地地理解患者,替患者着想。
③选择有效的干预技术;
④测量和监督治疗过程。
行为治疗的基本原则:(掌握)
(1)通过行为分析确定病人的靶症状或靶行为,以便
能够有的放矢地帮助病人解决其主要问题;
(2)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逐步给予一系列的练
习作业; (3)强调实践或练习。
(二)行为疗法的类型
1、应答性行为治疗:系统脱敏法、满灌法、厌恶疗法、 消退疗法、发泄法、思维阻断疗法等。 2、操作性行为疗法:根据斯金纳提出的“奖励性学习” 和“惩罚性学习”:奖励法、惩罚法、行为塑造法 等。 3、替代学习疗法:是以学习所示范的新行为来代替旧 的不良行为示范法、自信心训练法、行为契约法、 集体依随法等。 4、自我调节(控制)法:气功、渐进性放松训练、自 主训练、呼吸训练、生物反馈等。
四、心理治疗的适用范围
1、综合医院有关的病人:急性、慢性病人,以及心 身疾病患者; 2、精神科及相关的病人,如大量神经症病人和精神 病人恢复期;
3、各类行为问题; 4、社会适应不良者。 5、其他问题
第十三章 心理干预各论
第一节 精神分析疗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