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链指的是因局部改线或分段测量等原因造成的桩号不连续现象
当局部改线之后重新测量使调整的路段又回到原设计路线上时,桩号不连续了,则设计断链断链点是就是新老桩号不连续的那个点。
通常来说断链点之前的是改线后的新桩号,断链之后的桩号则是老桩号。
锻炼点的设计一般有如下特点:
1.最好设计在改线与老线正好相接的位置上
2.最好在直线上,也有在HZ(YH)点上的
断链的表示方法均为K50+622.760=K50+621.166,它表示新老桩号的交汇点(即断链点)。
等式前的桩号表示改线段的结束桩号,等式后的桩号则是表示是与之相接的老线路桩号,两个不同的桩号其实是表示同一个点。
长链与短链:
一种是前面桩号大于后面桩号
比如K112+943.305=K112+900,我们会发现桩号有重复,比如前面桩号推算到了K112+943.305,又突然从K112+900开始,那么断链点之后从K112+900~K112+943.305这一段,桩号就和与断链点之前有重复桩号。
这种情况称为长链。
那么长多少呢,就是两桩号之差,43.304米,因此标记长链为43.304米
一种是前面桩号小于后面桩号
比如:K115+309.227=K115+320,我们会发现桩号有空白,前面我们桩号推算到了K115+309.227,突然又从K115+320开始,那么从K115+309.227~K115+320这一段桩号就不会出现。
这种情况称之为短链,短的距离同样是亮桩号之差,10.774米
总而言之:桩号重叠为长链,桩号间断为短链。
短链桩号间断则于改线后的终点桩号起,至为改线前的桩号起点之间为空桩区,区间桩号加上短链值则为加桩桩号。
而长链的桩号重叠,就要区分所需的桩号是在改线前的还是改线后的,因此桩号易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