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承阳明心学-对外汉语教师个个知行合一汇编

传承阳明心学-对外汉语教师个个知行合一汇编

学习-----好资料
传承阳明心学对外汉语教师个个知行合一
近日,日本政治学家福山和比较经济学家青木昌彦应邀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外国专家局改革建言座谈会,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及其“心学”,随之也突然成为
了舆论谈论的一个焦点。

对外汉语教师们在世界各大国讲解汉文化思想价值,传递着中华精髓理念。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影响了全东亚,可谓非常的不一般。

作为中国明代思想家的理论精髓,对于近代,以至现代的改革事物和社会发展,都有着如此实用的指导意义。

可见中国文化思想价值体系展现出的魅力的强大,备受多国的欢迎。

对于“知行合一”思想的辩论,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民族和伟大人物身上都有体现,他们是如何解读和利用这套理论,是认为行在前,还是知在前。

在历史潮流面前,社会该如何发展,人民该如何运动,知与行都是不可避免的哲学问题和实用理论思想。

王阳明认为,在未亲身“实践”之前,不会存在这样一种完美“知” ,作为“行”的指导。

王阳明认为,“知”要靠自己的“行”去获得。

否则,即便那“知” 是孔子所留下的,对自己也未必对;相反,如果是自己在“行”中体会出来的,即便那“知”再怎么显得稀松平庸,也不能说它是错的。

在王阳明看来,人必然先有想吃东西的心,才会去吃东西,所以,想吃东西的心,就是“行”的开始,在“行”的过程中,会遇到种种障碍,这时候,就需要动用“学、问、思、辨”的能力,去一一克服,换句话说,王阳明反对“学问思辨”好了后再去行动,而是认为,只有在具体的行动中,才会产生真正有效的“学问思辨”,进而获得真正的“知”。

这种“心学”思想,为东亚国家提供了政治层面的思想资源,比如日本明治维新时期,需要尽快自强,处理好改革整体的问题,但无别国的成熟案例可以参考,王阳明的心学理论,一切“摸着石头过河”为日本维新人士提供了精神上的信心支持,让他们奉为理论圭臬,团结一心,进行改革事业的推进。

这种价值思想的流传必然是当年一些先进人士的推动和交流。

而如今,中国
语言和数千年文化的实用性和强大魅力被全球更广泛的国家和民众所接受。

他们希望学习汉语来获得与中国更深入的合作和发展,汉文化中的精髓理念和思想价值,也同样散发着耀眼惠泽的光芒。

大量的学习、传播和交流的需求,则要倚赖对外汉语教师的功劳。

现代科技发展迅猛,汉语教学的理论不断发展创新,学习的方式也趋向于多元化和个性化,海外民众或与老师面对面进行学习,或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随时随地的在线沟通学习。

更多精品文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