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河南中考历史题目分析及答题技巧

2018年河南中考历史题目分析及答题技巧


考察要点:中华文明(文字印证历史的作用) 题型:材料型 技巧:直选法。汉字演变的过程、体现封建中央集权制和均以隶书字体呈现三 个选项都是片面的,每副图片上的文字都能够印证当时的历史,故选B。 体现素养:家国情怀(文化自信)
题目详解
单选2. 蒋廷黻曾写道: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

有“结合所学”,可以联系教材相关知识要点回答。

1、要点化:每一道大题的题目,其答案设置都有一个或几个要点(可以结合

该题每一个小题的分值判断有几个要点,答案要切中要点。
关键答案
2、条理化:组织答案要条理化,有序号,如果答题卡答题部分预留充足, 能分开行书写最好。

3、清晰化:每一个题目都有考查的方向,在答案前面写上并加冒号,如
题目详解
单选4.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问题, 洋务派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而后能强”。下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 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A.开设江南制造总局 B.创建福州船政局 C.成立轮船招商局 D.修筑京张铁路
考察要点:中国近代化(洋务运动企业) 题型:材料型 技巧:直选法、排除法,题干关键词为“洋务运动”、“求富”,D为 詹天佑而非洋务运动,A、B为军用企业,C是民用企业因‘求富’而 诞生,故选C。 体现素养:史料实证(史料分类)
题目详解
单选13. 亚当•斯密曾指出,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 的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人、最重要的两件事,这样评价是 因为这些事件使 A.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西欧获得了急需的金银
C.世界贸易中心转至美洲 D.西欧拥有新的殖民航线
考察要点:新航路开辟(影响,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题型:材料型 技巧:直选法,由题干中心句“美洲……好望角……东印度的航线的 开辟”可知是新航路的开辟,评价为“最伟大”、“最重要”,故选A。 体现素养:史料实证(历史结论)
考查历史结论、历史事实、主题特征、历史概念等各种 内容,对学生获取题干有用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概括、 归纳、辩证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要求。历史学科核 心素养体现明显,材料阅读量大、设题灵活、客观性强、 覆盖面广。
各题要点汇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1)唯物史观:知道一些基本理论和观点, 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
题目详解
单选5.把科学和民主结合起来,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像的价值原 则,合之者则接受、信仰。反之者则摒弃、批列。在近代中国首先们 导这一“原则”的代表人物是
A.魏源 B.严复 C .孙中山 D.陈独秀
考察要点:中国近代化(新文化运动) 题型:材料型 技巧:直选法,题干关键词为“科学和民主”,由此判断为新文化运 动,故选C。 体现素养:史料实证(史料分类)
题目详解
单选15.1871年日本教育部成立,其中第一批预算费用就包括派 道250名留学生出国深造;同一时期,日本仿效德国模式训练陆军军官, 海军则仿效英国。这些举措共同表明,明治时期的日本
A.重视军事训练 B.注重国民教育 C积极学习西方 D.提倡“文明开化”
考察要点:日本明治维新(学习西方) 题型:材料型 技巧:直选法,题干中各种向西方学习,虽然涉及到了陆军和海军, 但还有留学生,故选C。 体现素养:史料实证(历史结论)
题目详解
单选11.流行语言是时代发展的一面镜子。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下海、打工、跳槽、经济社会、出国留学等语言迅速流行起来,这反 映了我国
A.文学艺术创作的繁荣 B.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 C.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D.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变革
考察要点:改革开放后社会变迁(流行语) 题型:材料型 技巧:直选法,题干时间关键词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知是改革 开放后,流行语的出现与社会背景有密切关系,故选D。 体现素养:史料实证(史料解读)
历史题目分析及答题技巧
2018河南中考
目 录
CONTENTS
考查要点分布 试卷命题特点 各题要点汇总 历史核心素养 z 答题技巧 题目详解 复习建议
近三年选择题考察要点分布
考察内容
中国古代史(科
技、文化等)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世界近代史 世界现代史
2018河南历史 2017河南历史 2016河南历史
(5)家国情怀:增强对祖国、中华民族、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 信等。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核心理论 核心思维 核心方法 核心能力 核心价值观
1.先看题干最后一句话 选择项,能做就做。

这样的题目较少,但好处是带着问题解读材料,缩短了对材料
(2)时空观念:包括时间、空间、阶段特征 与时代环境。要能够绘制年代尺、换算时间、读 懂地图,能时空定位、纵横比较。
(3)史料实证:(现在的历史题全部以材料 形式呈现)了解史料的类型(文本、图表、地图、 图片);能对史料分类、解读(难在于此)并得 出正确历史认识。
(4)历史解释:通过对“历史概念”“历史 叙述”的 “历史理解”构建你的“历史解释”。
“相同:、举例:、原因:、作用:、变化:、建议:、联系;、说明:等”
题目详解
单选1.下面图片中的历史文物上均有文字,这些文字
““司(后)母戊”方鼎(局部)”“汉并天下”瓦当 “汉委奴国王”金印
A.完整呈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 C.都体现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
B.有印证历史史实的作用 D.均以隶书字体进行呈现
题目详解
单选8、右图反映的情景表明近代中国 A.书信往来彻底结束 B.社会礼仪发生变化 C.信息传递主要靠电话 D.出现了新兴的职业
清末上海电话公司的接线生
考察要点: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科技带来职业变化) 题型:材料型(图片材料) 技巧:直选法,图片名称为“清末上海电话公司的接线生”,从中可 知关键词为“接线生”,很明显这是一种伴随着中国近代化而出现的 新兴的职业,故选D。 体现素养:史料实证(史料解读)
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
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作者强调了当时中国
A.军备落后
B.国力贫弱
C.政治腐败
D.急需改革
考察要点:中国近代化(改革的急迫性) 题型:材料型 技巧:直选法,找题干中心词“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 伤。”、“倘使……改革……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 年。”,提取有用信息为作者认为当时中国急需改革,故选D。 体现素养:史料实证(史料解读)

的解读时间,又保障了解读的方向不偏离题目要求。

2.从题干最后一句话 选择项,不能做,就要从题干中

找关键词,提取有用信息。
1、限制词:明确考查的范围(时间限制、地点(或国别)、领域(包括政治、

经济、军事、外交、思想等)、人物限制等)

2、中心词:明确考查的内容、内容描述的主要方向(揣摩命题人的意图的主
题目详解
单选6. 1921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現民众势
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
有所附托。这段话表明李大钊的主张是:
A.建立中国同盟会 B.成立无产阶级政党
C.创办黄埔军校
D.实现国共两党合作
考察要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政党成立的必要性) 题型:材料型 技巧:直选法,题干关键词为“民众势力的团体”,由此判断为能够 代表最广大人民群里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故选B。 体现素养:史料实证(史料解读)
题目详解
单选7.毛泽东曾说:因为困难的时候不动摇,长征后不到三万人的 队伍,要比长征前三十万人更强大。毛泽东强调的是 A.反“围剿”积累了斗争经验 B.遵义会议作出了正确决策 C.长征锻炼了红军的基干力量 D.红军三大主力得以胜利会师
考察要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长征) 题型:材料型 技巧:直选法,题干关键词为“长征后”、中心句为“长征后……更 强大”,由此判断该题命题方向为长征的影响,故选C。 体现素养:史料实证(史料解读)

要抓手)

3、求答词:明确考查的是什么(按照要求作答,注意材料观点和知识观点的
指向要求,忌答非所问)
1.先通读大题一遍,抓住该题考查的主要考查方向,防 止答偏。

2.读问题,带着问题再精读材料,获取材料关键信息。
选 择
3.抓住该题的主要考查方向,结合材料与考查知识要点回 答。
4.一定要从材料出发,紧扣材料来分析作答;如果问题中
题目详解
单选14.独立战争后,美洲土著的实际地位更加恶化,他们被屠 杀,驱赶,并被限制在遥远、荒凉的保留地。这说明当时的美国
A .启蒙思想影响有限 B.种族歧视十分严重 C.法律意识有待加强 D.美利坚民族尚未形成
考察要点:美国种族歧视(印第安人) 题型:材料型 技巧:直选法,题干关键词“美洲土著” 是指印第安人、“被屠杀, 驱赶”是指歧视政策,故选B。 体现素养:史料实证(历史结论)
题目详解
单选9. 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
“工作”是指
A.创建新中国
B.实现祖国统一
C.进行土地改革 D.恢复国民经济
考察要点:重大会议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题型:材料型 技巧:直选法,题干时间关键词为“1949年9月”、名称关键词为“中 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这个时间召开的这次会议上所作的工作是 为开国大典做准备,故选A。 体现素养:史料实证(历史结论)
世界近现代史 第24题
小短文
第25题
2017河南历史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 第25题
2016河南历史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 第25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