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高中生物课程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浅析高中生物课程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浅析高中生物课程对学生逻辑推理
能力的培养
根据《中央、国家机关2006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的要求,2006年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判断推理”部分新增了一类题型----类比推理。

国家公务员考试主要测查应试者从事国家机关工作必须具备
的潜能,考试内容涉及到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

其中“判断推理”包括图形推理、演绎推理、定义判断和类比推理等题型。

由此可见,逻辑推理能力已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一项基本的能力。

对于中学生,也应该在早期进行培养。

1、《课标》对于学生推理能力的要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1]以最新的生物学知识为主线内容,以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在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目标。

在能力方面,明确提出高中生物课程要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11项基本
技能,其中“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及“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思和修改”两条都涉及到逻辑推理能力。

在《课标》
的课程设计思路中,在对必修1模块的价值有这样的描述:领悟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
中的应用;在对必修2模块的价值有这样的描述: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课标》所编写的教材,充分体现了课标的要求,将推理方法的训练放在很重要的位置。

下文将以人教版高中课标教材必修为例,浅析高中生物课程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要求。

2、推理种类的划分推理的种类
是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划分的。

根据推理前提数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推理和间接推理;根据推理的方向,即思维进程中是从一般到特殊,或从特殊到一般,或从特殊到特殊的区别,传统逻辑将推理分为演绎推理、归纳
推理和类比推理三大类。

当然,还有其他的划分方法,如有些研究者将推理分为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溯因推理三大类。

在这种分类中,类比推理属于归纳推理。

以下主要介绍高中生物教材中涉及到的三种推理形式。

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由充分相信的前提过渡到相信度较小但并非不相信的结论的过程,有广义、狭义之分。

传统的归纳推理仅指归纳概括,广义的归纳推理包括一切主观地不充分置信的推理,从这点上说归纳推理至少包括以下四种推理:逆推理或“导致最好说明的推理”;简单枚举法;类比法;排除归纳法。

归纳过程是一个较复杂的思维活动,它除了运用归纳推理外还需充分地获得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过程。

搜集和整理材料的逻辑方法分别有观察、实验和比较、分析、综合等。

这些要求,在课标对于必修1的价值中有描述。

演绎推理传统的解释是指由一般性知识为前提推出特殊性或个
别性知识为结论的推理。

但现代逻辑学不强调这一点,它认为演绎推理就是前提蕴涵结
论的推理,在这种推理中,前提与结论的联系是必然的,它的结论包含在前提之中,只要前提是真的,结论必然真。

演绎推理有三段论、假言推理和选言推理等形式。

三段论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演绎推理,它是性质判断三段论推理的简称,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判断推出一个性质判断的演绎
推理。

三段论中的三个性质判断的名称分别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包含大项的前提为大前提,包含小项的前提为小前提,包含大项和小项的判断为结论。

比如,所有的植物都是需要水分的,仙人掌是植物,所以,仙人掌也是需要水分的。

三段论作为一种思维形式,其包含的三个性质判断通常都是以大前提、小前提、结论这样的顺序排列。

但用自然语言表达三段论时,语句顺序是灵活的,而且常常使用省略形式。

例如,口语中常说“这是命令呀”,把它补充完整就是:凡是命令都是应该执行的,这句话是命令,所以,这句话应该被执行。

类比推理类比推理是主观地不充分置信的推理之一,因此可归为广义的归纳推理的范畴。

粗略地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