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动物笑谈》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积累 (共5题;共14分)
1. (2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草垛,乡村独有的风景,在树木和村庄的包围中,星罗棋布地排列着。
草垛遍布晒场、牛圈以及qiān mò________,偎依着村庄, qīxī________在炊烟醒来的地方。
2. (4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按顺序改正在下面的方格中。
A.影影绰绰无原无故半身不遂奄奄一息________
B.大摆酒席如坐针毡呱呱堕地下贱胚子________
C.望眼欲穿无精打彩芒刺在背断壁残垣________
D.咬牙切齿不屑置辨云山雾罩一气呵成________
3. (3分)(2017·宜昌) 请结合语境,将文段后三个选项的序号分别填充到恰当的横线上。
少年读书如隙中________月;中年读书如庭中________月;老年读书,如台上________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之所得之浅深耳。
A.玩B.望C.窥
4. (3分)请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话。
乘车时希望能有个座位,这无可厚非,坐着毕竟比站着要舒服。
但是,也应该看到,那年纪大的老人,(a)只能站在车箱内随着车辆的颠簸而摇摇晃晃,(b)由于体质弱“竞争”不过年轻人,(c)他们会不会因体力不支而跌到?车厢内有人想过这个问题没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重老人,古人都推崇备至。
我们怎能连古人都不如呢?面对老弱病残,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①文中有一个句子由于用词不当造成表重复,应该删去的是________。
②文中画直线的句子(a)(b)(c)顺序不当,应调整为________。
③文中加下划线的句子表意有缺陷,应为________。
5. (2分)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它固然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 . ①⑤②③④
B . ①③②⑤④
C . ⑤③④②①
D . ⑤④②③①
二、课文回顾 (共2题;共16分)
6. (5分)指出下列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不,是恶梦引起的悲鸣。
我必须不断地染发,不断地打发蜡。
要花费很多钱,简直没办法。
再加上每天都得用自动理发机理发,要花费很多时间,简直没办法!我已经不能为画画而去旅行写生,收入也开始减少。
这样下去,会彻底破产的。
”
7. (11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各题。
(1)【观点论辩】在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纪念大会上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花絮”,校长林建华在致辞中将“鸿鹄”一词中的“鹊”字念错,此事迅速在网上引发讨论。
随后,北大校长发表了言辞恳切的致歉信,致歉信中他对自己的错误毫不狡辩,也不推卸,反而大胆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与缺点。
“如何看待北大校长念错字致歉”这一行为引发了大家的讨论,请你表明观点,并阐明理由。
(100字以内)
(2)【故事链接】请简要叙述下图的故事情节,字数在60字以内。
(3)【撰写对联】请根据题目所给的上联,写出下联。
上联:廉颇知错负荆请罪
下联:________
三、阅读理解 (共1题;共14分)
8. (14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蟋蟀出世记
法布尔
①想看蟋蟀产卵的人,不必花一个钱做准备工作;他只要有点儿耐心就够了。
布封称这耐心是天才;我愿略降一格,称之为观察工作者的最可贵的品质。
我们在四月,或最迟五月,把乡野蟋蟀一雌一雄地单独关在盛有底土的花罐里。
可以用莴苣叶做它们的食物,隔一段时间换一次新鲜的。
容器口上盖一块小玻璃板,防止蟋蟀逃走。
②一些很有意义的资料,就是通过这种简陋的设备获得的。
需要的话,还可以利用优质金属网做的笼子,作为辅助设备。
现在,我们来监视产卵过程,但愿能保持高度警觉,不要错过产卵良机。
③时至六月的第一个星期,坚持不懈的观察工作开始收到令人欣慰的成效。
我忽然看见母蟋蟀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产卵管垂直插在土里。
对我有失礼貌的偷看行为,它毫不介意,依然长时间定在一个点上不动。
最后,它拔出自己那把点播种子的小铲,草草扒拉几下,抹掉钻眼的痕迹;它稍微喘口气,又溜达到另一个地点,再度开始往土里插产卵器;它这儿插一下,那儿插一下,所有可以利用的地皮都点播到了。
这情形和大家熟悉的白面螽斯一样,只是操作速度比螽斯缓慢。
二十四小时过去,我觉得产卵结束了。
但为了做到更可靠地掌握情况,我又继续观察了两天。
④两天过后,我开始搜索土层。
卵粒呈稻草黄色,都是有两个终端的小圆柱体,长约三毫米。
它们彼此不接触,竖埋在土里,点播的距离很近。
种子数量多少,取决于一个连续产卵过程中的产卵次数。
整个土层下都发现了卵粒,它们离土表层大约两厘米。
用放大镜观察一堆土,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根据这样所能观察到的结果估计,每只母蟋蟀的一个产卵过程,大约产出五六百粒卵。
这等规模的家庭,肯定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大幅度裁员才行。
⑤每粒蟋蟀卵,本身都是绝妙的小小机械系统。
卵壳就像一个白色的遮光套,顶部有一个很规则的圆孔;沿圆孔周边扣着一个拱形顶帽,成为一个封盖。
封盖不是在新生儿盲目推顶或割划下被划开,而是沿一道特意准备的、质地极其脆弱的线纹自动开启。
这奇妙的孵化过程,也应该了解一下。
⑥产卵后十五天左右,卵壳前端隐约看得见一对黑里透红的视觉器官的大圆点。
之后,在圆柱体顶端,恰好显现出一个微型环状垫圈。
这就是正在形成中的断裂线。
不久,透过半透明的卵壳,可以看见里面那小动物身体的细小分节。
再往后,就要加倍警觉,频频察看了,尤其是上午的时间里。
⑦好运气所偏爱的,是那些有耐心的人;它来报答我所付出的艰辛劳动。
经过一种精妙绝伦的加工,微型垫圈已经变成一道强度甚低的条纹;就在这个时候,困在卵中的小生命额头一碰,卵盖便沿着自己的周边分离开去,被顶起来。
随后落在一旁,其景状与注射剂细颈薄玻璃瓶的顶帽断落一样。
蟋蟀从卵壳里出来,犹如从玩偶盒里弹出了个小怪物。
(选自《昆虫记》)
(1)
文章按照________顺序说明蟋蟀出世的过程。
(2)
细读文章③⑥⑦三段,将蟋蟀出世的过程补充完整。
母蟋蟀产卵点播→卵壳前端出现一对视觉器官的大圆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生命顶起卵盖,破卵而出
(3)
文章第②段“现在,我们来监视产卵过程,但愿能保持高度警觉,不要错过产卵良机”一句中,作者为什么用“监视”而不用“察看”?请说说你的理解。
(4)
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明第⑦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一、基础积累 (共5题;共14分)
1-1、
2-1、
3-1、
4-1、
5-1、
二、课文回顾 (共2题;共16分)
6-1、
7-1、
7-2、
7-3、
三、阅读理解 (共1题;共14分) 8-1、
8-2、
8-3、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