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卒中康复的整体概念和康复治疗

脑卒中康复的整体概念和康复治疗


脑卒中的并发症:
1.肩-手综合征(发病后1~3个月,发生率12-23%) 2.肩痛(早期或发病后几个月,发生率8-40%) 3.肩关节半脱位(发病后1个月之内,发生率60-80%) 4.关节挛缩 5.骨质疏松 6.深静脉血栓形成 7.直立性低血压 8.二便障碍
大脑半球的生理解剖
左侧大脑半球外侧面结构及功能区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果显示:
中国脑卒中发病率排名世界第一,比美国高出一倍 。我国第三次国民死因调查结果表明,脑卒中已经升 为中国第一位死因。近二十年监测结果显示,脑卒中 年死亡人数逾200万,年增长速率达8.7%。 脑卒中除了高致死率外,还具有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 的特点,严重威胁国民生命和健康生活质量。
三级康复:
2.二级康复是指脑卒中恢复期早期在康复医学 科或是康复中心进行的康复质量,尽可能使脑 卒中患者受损的功能达到最大程度的改善,提 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3.三级康复是指脑卒中恢复中后期和后遗症期 在社区或家庭开展的康复治疗,提高患者参与 社会生活的能力。
康复评定
右侧大脑半球内侧面结构及功能区
边缘叶构成
大脑功能区
三级康复:
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脑卒中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 存质量,应在及时抢救治疗的同时,积极开展早期康 复治疗。
1.一级康复是指脑卒中急性期在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 住院期间进行的康复治疗,卒中单元一级成为脑卒中 规范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将早期规范的康复质量 与脑卒中急性期治疗有机结合,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 ,为患者下一步改善的功能创造条件。
按照WHO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
脑卒中患者功能受损可分为三个水平: 1.器官水平的功能障碍,即身体机构与功能的损害。 2.个体水平的功能障碍,即活动受限(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 限)。 3社会水平的功能障碍,即参与受限(指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受限)。 环境因素与所有功能及其损害交互作用,对三个水平产生积极 或是消极的影响。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二、水平凝视功能 正常0 侧凝视运动受限2 眼球侧凝视4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
项目 睁眼反应
运动反应
患者反应


自动睁眼
4
听到言语命令时患者睁眼
3
刺痛是睁眼
2
刺痛时不睁眼
1
能执行简单口令6刺痛时能指出部位源自5刺痛时肢体能正常回缩
4
刺痛时患者身体出现异常屈曲(去皮质状态)
3
(上肢屈曲,内收内旋,下肢伸直,内收内旋,踝跖屈)
捏痛时患者身体出现异常伸直(去大脑强直)
脑卒中康复
• STROKE REHABILITATION
2014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生 方雯
脑卒中的定义:
脑卒中(stroke)亦称 脑血管意外(cerebrovascular accident,CVA) 是指突然发生的,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局限性或全脑 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或引起死亡的临床综 合征。俗称脑中风。
临床特点
由于发生脑卒中时脑损伤的部位,大小和性质等不同,其临 床上可以表现为: 1.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偏身感觉(浅感觉和深感觉) 障碍,一侧视野缺失(偏盲)和偏身运动障碍。 2.交流功能障碍,表现为失语,构音障碍等。 3.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记忆力障碍,注意力障碍,思维能 力障碍,失认等。 4.心理障碍,表现为焦急抑郁等。 5.其他功能障碍,如吞咽困难,二便失控,性功能障碍等。
2
(上肢伸直,内收内旋,腕指屈曲,下肢伸直,内收内旋,踝跖屈)
刺痛时患者毫无反应
1
言语反应 能正确回答问话
5
言语错乱,定向障碍
4
说话能被理解,但无意义
3
能发声,但不能被理解
2
不发声
1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该量表是我国学者在参考爱丁堡和斯堪的纳维亚 评分量表的基础上编制而成,它是目前我国用于脑卒 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最广泛的量表之一。其 评分为0~45分,0~15分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16~30 分为中度神经功能缺损,31~45分为重度神经功能缺 损。如下表:
脑卒中的分类:
1.出血性卒中,占20% (脑出血、蛛网膜 下腔出血) 2.缺血性卒中,占80%(脑梗塞、脑栓塞、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流行病学:
中国发病率约为120~180/10万,男性高于女性 死亡率超过30%,且出血性死亡率高 年死亡率为60~120/10万 致残率40~ 86.5%,且缺血性致残率高 25—33%的患者在2—5年内复发 2009年起已成为我国的第一位致残和第一位死亡原因 ,且发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一.脑损害程度的评定 二.运动功能评定(肌张力,肌力,关节活动度,步态分析) 三.感觉功能评定 四.平衡功能评定 五.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ADL) 六.生存质量评定(QOL) 七.其他功能障碍的评定
一脑损害严重程度的评定: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GCS 是根据患者睁眼情况(1~4分),肢体运动(1~6分)和言 语表达(1~5分)等三个方面来判定患者脑损害严重程度 。GCS<9分为重度脑损害,呈昏迷状态,9~12分为中度 脑损害,13~15分为轻度脑损害。数值越低,预示病情越 严重。患者GCS总分达到15时才有可能配合检查者进行认 知功能评定,见下表。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一、意识(最大刺激, 最佳反应) 1 两项提问: (1) 年龄; (2) 现在是几月。相差2岁或1个月都算正确
均正确0 一项正确1 都不正确, 做以下检查 2 两项指令(可以示范) : (1) 握拳、伸掌; (2) 睁眼、闭眼 均完成3 完成一项4 都不能完成, 做以下检查 3 强烈局部刺激(健侧肢体) 定向退让(躲避动作) 6 定向肢体回缩(对刺激的反射性动作) 7 肢体伸直8 无反应9
危险因素:
WHO提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 1.可调控因素,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症等 2.可改变因素,如不良的饮食习惯,大量饮酒,吸烟等 3.不可改变因素,如年龄,性别,气候,种族,家族史等 近年来,随着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脑卒中急性期死亡率 有了大幅度的下降,使得人群中脑卒中的总患病率和致残 率明显升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