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变电站标准设计

变电站标准设计

2009年版南方电网变电站标准设计细化方案第三卷110kV变电站标准设计细化方案第五篇CSG-110B-3B33AWD方案广东电网公司2009年6月批准:审定:审核:李粤穗汤寿泉熊焰雄杨骏伟罗博马辉王政源刘巍金波黄燕金黄志秋郭峰戴新胜林卫铭李国张宏宽校核:杨骏伟张雨罗涛张章亮周健曾深明梁森荣梁小川乔海涛张端华陈曦李广华李峰刘建强冯晓东陈洁朱敏华朱海华谷新梅胡晋岚董剑敏苏伟杨承矩梁杰霍艳萍崔鸣昆刘忠文蓝翔吕书源陈学辉刘岩杨汝泉张建明刘昆苏艳何文吉张桂娟编写: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朱敏华陈荔李沛准黄成殷雪莉卢毓欣岳云峰郭金川黄阳董仕镇文思卓谷新梅鲁丽娟黎妙容朱海华池代波吴小蕙谭可立张肖锋范绍有吴志伟肖国锋黄淑贞徐中亚何梓欣李海央黄汉昌广州电力设计院:霍艳萍许鸿雁梁振升陈伟浩陈红许汪梓坤何岗朱耀明何一龙陈伟标陈丽莉陈昌振朱荣彬陈明兰林辉高海静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蓝翔贺艳芝王建张德艺林忠东钟万芳胡滨朱敏周茜吕书源窦守业马妍邹永华王连锋简福安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余崇高潘静丽刘岩候光荣董桂云孙淑秀白国卿童能高卢小兰徐迎光邓旭坚李志凌王巧荣张伟强赖洪亮韦辉陈洁珠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孙志清胡伟涛孙玉彤肖军董晓峰陈宏新杨帆戴明刘平刘立马龙东莞电力设计院:马长林熊远策梁春明邱瑞敏刘称辉苏柱恒熊外望汪静胡雨姣邱海先序为贯彻执行南方电网公司变电站标准设计,科学地建立健全广东电网公司标准体系,广东电网公司在积极推广应用南方电网公司颁布的变电站标准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广东电网公司创先工作,根据广东电网的建设特点,进行了深化和细化工作,落实生产运行的反措、安评等要求,将标准化设计向施工图阶段推进,发挥标准设计的更大作用,进一步挖掘标准设计在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上的潜力,提高标准设计的先进性、通用性、统一性、可操作性,建设统一开放、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的现代化电网。

随着电网建设投资的不断增大,变电站建设任务日益繁重,广东电网公司编制的南方电网变电站标准设计细化方案,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变电站建设的速度和效率,倡导变电站工程建设的政策和理念,规范变电站的设计和建设,又好又快地建设电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有利于更进一步规范工程的建设管理,科学合理地为生产服务;更进一步便于集中招标和设备采购,加快工程的建设步伐;更进一步统一变电站的风格,体现企业形象。

为此公司专门成立了标准设计细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按照科学合理,好用实用的原则,经过充分的调研、分析讨论、精心组织,特别是110千伏变电站做到施工图细化阶段,设计出一套统一灵活、先进可靠、操作性强、经济实用的500kV、220kV和110kV变电站标准设计细化方案。

望各单位加强变电站标准设计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标准设计细化后的作用,为广东电网作优作强做出更大的贡献。

前言南方电网变电站标准设计细化方案是在南方电网变电站标准设计的基础上细化深化,根据广东电网的实际情况及运行特点,选出合适的使用较多的方案进行细化工作。

本标准设计细化方案分为四卷,共28个方案。

第一卷为500kV变电站标准设计细化方案,包含 6个500kV变电站方案;第二卷为220kV变电站标准设计细化方案,包含9个220kV变电站方案;第三卷为110kV变电站标准设计细化方案,包含13个110kV变电站方案;第四卷为技经部分。

各方案的篇号、编号与南方电网变电站标准设计一致,详见附表1、表2、表3。

本次南方电网变电站标准设计细化方案工作由广东电网公司工程建设部组织,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广州电力设计院、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珠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东莞电力设计院共6家设计院承担了相应的细化设计任务。

500kV变电站部分,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负责全部的6个方案。

220kV变电站部分,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负责2个方案;广州电力设计院负责2个方案;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1个方案;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2个方案;珠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2个方案。

110kV变电站部分,广州电力设计院负责1个方案;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4个方案;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5个方案;珠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2个方案;东莞电力设计院负责1个方案。

本细化方案是在南方电网变电站标准设计的总体框架内,针对广东电网的建设特点,注重统一性、可操作性;科学合理为生产服务,注重便于集中招标和设备采购;注重统一变电站的风格,体现企业形象。

在编制过程中充分研究南方电网变电站的标准设计,多次召集省公司本部计划、生产、运行、安监、物资等部门,全省各供电局及相关设计、施工等单位研究讨论,综合各方面的合理意见和建议,使细化方案的成果更具科学性、代表性和实用性,发挥标准化设计的更大作用。

变电站标准设计细化方案是广东电网公司执行南方电网标准设计的重要举措,是公司创先工作的体现。

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编写完成本细化方案,错误和遗漏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广东电网公司电网工程标准设计实施及改进工作组二○○九年六月表2 南方电网220kV变电站标准设计细化方案一览表表3 南方电网110kV变电站标准设计细化方案一览表急件广东电网公司文件广电程〔2009〕59号关于成立电网工程标准设计实施及改进工作组的通知本部各部门、直属各单位:为加快推进电网工程标准设计工作,经研究,决定成立电网工程标准设计实施及改进工作组。

成员名单如下:一、领导小组组长:于俊岭副组长:林雄、李粤穗成员:熊焰雄、杨骏伟、罗博、马辉、王政源、刘巍、金波、黄燕金、汤寿泉、黄志秋、郭峰、戴新胜、林卫铭、李国、张宏宽、麦红、李韶涛二、主网标准设计工作小组组长:杨骏伟副组长:张章亮、周健成员:曾深明、梁小川、乔海涛、张端华、陈曦、赵国雄、李峰、詹万强、刘建强、冯晓东、陈洁、朱敏华、游复生、池代波、胡晋岚、董剑敏、梁杰、霍艳萍、蓝翔、吕书源、刘岩、杨汝泉、刘昆、苏艳、何文吉、张桂娟三、配网标准设计工作小组组长:杨骏伟副组长:汤寿泉、张雨成员:梁森荣、吴海泉、戴志伟、赵国雄、李峰、黄海元、吴凯、李宏斌、蒋浩、何舜徽、李成特此通知。

二○○九年二月二十五日主题词:标准设计机构通知广东电网公司办公室 2009年2月25日印发总目录第五篇CSG-110B-3B33AWD方案第一部分总的部分方案设计说明CSG-110B-3B33AWD-A01目录1总的部分 (1)1.1 建设规模 (1)1.2 CSG-110B-3B33AWD方案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1)1.3 本方案与南网标准设计方案的差异 (1)1.4 本方案使用边界条件 (2)1.5 本方案主要技术指标 (2)2电气一次部分 (2)2.1 电气主接线 (2)2.2 主要设备和导体选择 (2)2.3 绝缘配合及过电压保护和接地 (4)2.4 配电装置 (5)2.5 电气总平面布置 (5)2.6 站用电及照明 (5)2.7 电缆设施 (5)2.8 辅助设施及其它 (5)3电气二次接线 (5)3.1 直流系统 (5)3.2 交流不间断电源 (6)3.3 交流电源供电分配方式 (6)3.4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6)3.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 (9)3.6 二次设备的布置 (10)3.7 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 (10)3.8 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 (11)3.9 抗干扰措施及二次电缆的选择 (11)3.10 二次系统防雷 (11)4土建部分 (12)4.1 变电站总体布置 (12)4.2 建筑设计 (12)4.3 结构设计 (13)4.4 采暖通风 (14)4.5 水工消防 (14)1 总的部分 1.1 建设规模变电站为110kV 、35kV 和10kV 三个电压等级, 标准设计方案建设规模见表1-1。

无功补偿配置根据无功管理及供用电原则和标准设计所给定的系统条件计算,具体工程应根据实际系统条件进行核算。

1.2 CSG-110B-3B33AWD 方案的特点和适用范围(1)主要技术特点。

CSG-110B-3B33AWD 方案主要技术特点参见表1-2。

(2)适用范围。

本类型变电站为终端变电站, 主要适用于农村或城郊的供电。

首期工程可根据当地负荷发展情况建设。

1.3 本方案与南网标准设计方案的差异表1-5 本方案与南网标准设计方案的差异(土建部分)1.4 本方案使用边界条件(1)本方案设计范围包括变电站围墙内和0米以上作为完整变电站功能所具备的所有设备和设施。

受外部条件影响的项目不列入设计范围,但预算按假定条件计列费用。

(2)本方案站内接地设计了水平均压网和部分垂直接地极,具体工程中应根据实际站址情况考虑降阻措施,以使接地电阻满足规程要求。

(3)本方案户外设备的外绝缘按III级防护等级选取,具体工程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核实。

(4)本方案电气设备的抗震烈度按8度考虑,具体工程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核实。

(5)本方案10kV接地方式为经消弧线圈接地,具体工程中,经核实后也可采用经小电阻接地。

(6)本方案10kV并联电容器按框架式选择,具体工程中,经核实后也可采用集合式。

(7)本方案按变低10kV侧无电源接入考虑,当10kV侧有电厂接入系统时,主变中性点需加装放电间隙保护。

(8)设备选型在本方案设计中的具体参数仅为参考,具体工程根据具体情况核算调整。

(9)本方案还可用于单台主变容量小于50MVA,而其它设备选型和建设规模与本方案相同的方案。

应用于上述其它方案时,原方案的户内外布置尺寸均不需改动。

1.5 本方案主要技术指标(1)围墙内占地面积: 0.4482 hm2;(2)配电装置楼建筑面积: 1214.76 m2;(3)总建筑面积: 1316.05 m2;2 电气一次部分2.1 电气主接线(1)110kV接线。

最终3回架空出线,3回主变进线,采用单母线接线。

(2) 35kV接线。

最终9回电缆出线,3回主变进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3)10kV接线。

每台主变各配置12回出线,最终共36回出线,10kV接线采用单母线三分段四段接线。

受短路容量限制, 10kV母线正常方式按分列运行考虑。

(4)中性点的接地方式。

110kV系统为有效接地系统,主变压器110kV中性点采用隔离开关接地方式,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可以选择不接地或直接接地,可满足系统不同的运行方式。

35kV 中性点的接地方式需根据实际工程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确定,本方案每台主变35kV中性点分别接至避雷器,再经隔离开关引接至消弧线圈,以限制过电压水平。

10kV中性点的接地方式需根据实际工程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确定,本方案按设计每台主变10kV母线上各设置1台接地变压器,用于引接消弧线圈,以限制过电压水平,提高运行可靠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