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学案
导案
⒈涂一涂,填一填。
→
→
自=
=
主 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学= =
习 ===
⒊把下面分数化成分母是12而
大小不变的分数。
==== =
1.导入:刚才我们复习了除法 中商不变的性质,在分数中有 没有类似的性质呢? 2.实际操作,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每人拿出三张形状 大小相同的纸条。 ①把第一张纸条平均分成2份, 其中1份涂上颜色并用分数表示 出来; ②把第二张纸条平均分成4份, 其中2份涂上颜色并用分数表示 出来; ③把第三张纸条平均分成6份, 其中3份涂上颜色并用分数表示 出来。 (2)说说这三个分数的意义。 (3)把三张纸条上下对齐,观察 阴影部分:你发现了什么?说
又得多少张饼呢?
用9个圆代替饼,分一分。
(自己动手,在小组内说说你
合 的想法。)
作
a) 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
探
我可以先分给1张,每
究
人四分之一张,这样一
、
交
张一张的分,9个四分
流
之一实际是四分之九。
解
b)(2)可以先分8张,每人
疑
2张,再分1张,每人四
分之一张,和起来是二
又四分之一张。
c) 介绍四分之九就是二又
2、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
序号填在括号内)
⑴一个长方形的是 ,
这个长方形是下面各项中的 课 堂 ()
检 A.
B.
C.
测 ⑵右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阴影
部分占这个图形的( )。
A.
B.
C.
3、选出更接近0和更接近1的
分数,分类填空。
接近1
接近0
总
结 自我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学会了
归 ,今后我会在 纳
方面更加努力。
了,爸爸吃了,妈妈吃了。
⑵分母是12的分数有无数个。
⑶分数的分母不同,分数单位
也不同。
⑷5千克的和1千克的的质量相
等。
作业 设计
总
自我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学会了
结 归
,今后我会在
纳 方面更加努力。
板书 设计
分饼 像1/2、1/4、2/3、3/4……这样的分数叫作真分 数。 像3/2、3/3、5/4、9/4……这样的分数叫作假分 数。
在的整体。 3、理解并掌握一个整体和单位一之间的关系。
学习重点:
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同一个分数,由
重
于单位一的不同,所表示的含义、大小也分别不
难
点
同。
学习难点:
理解并掌握一个整体和单位一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 备
铅笔
阅读教材内容,结合平时的观察经验,独立完成
使用 预习案,并浏览整个导学案,熟悉导学案。在教学过
所以1÷2=1/2,教师板书 3、如果把7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 小朋友呢?你能用分数表示吗?
你能像这样再写几个算式吗? 4、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 系? 5、板书: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除 数不为0) (让学生写几个这样的算式,同 桌讨论: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 系?) 6、小结。
分数可以表示整数除法的
分之一。 (按要求操作) 2、拿出的铅笔为什么不一样
多?(说说你的想法。) 3、小结:因为每个人的铅笔 总数不同,所以拿出的二分之 一也不同。在这件事上,铅笔 的总数要看作单位一。 4、师拿厚薄两本书,说这两
本书的三分之一的页数一样
吗?为什么?
(小组内说明理由,全班交流
想法。)
5、我一次能吃四分之一块蛋
教学 反思
课时 1
第四课时:分数与除法
课 型 新课导学 主讲教师
班级
五年级
备课时间
课题
分数与除法
1、利用学习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除法和分数的关 学习 目标 系。
2、利用除法和分数的关系,能进行带分数和假分数的互化。
学习重点:
让学生初步感知除法和分数的关系。
重难 点
学习难点:
利用除法和分数的关系,能进行带分数和假分数
板书
分数的再认识
设计 分子越小的分数越接近0。分子越大的分数越接近1。
课时 班级 课题
第三课时:分饼
1 课 型 新课导学 主讲教师
五年级
备课时间
分饼
学 1、通过动手分一分,让学生体会把很多物体看成一个 习 整体,平均分以后用分数表示的含义。
目 2、通过学习,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并且会 标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吗?
(自己独立完成,说说一样
吗?为什么?)
4、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多
吗?请说明理由。
分析:小明捐献了零花钱的四
分之三。谁是单位一?
小芳捐献了零花钱的四分之
三。谁是单位一?
虽然都是四分之三,它们表示
的多少一样吗?为什么?
(说说你的想法。我们应从哪
个角度来考虑?)
5、选一选。
(1)先让学生选择正确的答
案。
方面更加努力。
设计
板书
设计
1÷2=1/2
7÷3=7/3
教学 反思
分数与除法
课时 班级 课题
第五课时:分数基本性质
1 课 型 新课导学 主讲教师
五年级
备课时间
分数基本性质
学习 目标
1、通过找规律引导学生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 2、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找出和一个分数有相等关 系的分数. 3、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
子? (2)每只小猴分到多少千克桃
子? 注意:这两个问题的单位不一样 *(独立完成填在书上。集体订 正) 5、同桌讨论: (1)每只小猴分到多少个桃 子? (2)每只小猴分到多少千克桃 子? 6、学生汇报: (1)15÷5=3(个) (2)4÷5=4/5(千克)或0.8千 克 (3)每只小猴分到3个桃子 (4)每只小猴分到4/5千克桃 子)
(2)说一说你的思考过程。
6、在正方形里填上适当的
数,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独立完成,说说你的理
由。)
2个二分之一是( )。(
)个四分之一是1,5个八分之
一是( ),七分之三里面有 ( )个七分之一。 越往下分,单位一越小,1中 所包含的单位一也越多。 你还能继续往下分吗?
1、分别画出下面各图形的, 它们的大小一样吗?
重 难 点
学习重点: 让学生体会把很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以
后用分数表示的含义。 学习难点: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
使用 说明
阅读教材内容,结合平时的观察经验,独立完成 预习案,并浏览整个导学案,熟悉导学案。在教学过 程中,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 学。
学案
导案
⒈用假分数和带分数分别表示 下面图中的阴影部分。
大的带分数是( )。
课 A.3
B.8
C.5
堂 检
⑶下列各分数中,分数单位最小
测 的是( )。
A.
B.2
C.5
2..把5个鸭梨平均分给3个小朋
友,每人分到几个? 平均分给4
个小朋友呢?
3.把一个3平方米的长方形花坛
分成大小相等的4块,每一块
是多少平方米?(用分数表
示)
总
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学会了
归 ,今后我会在 纳
的互化。学习过程:
使用 说明
阅读教材内容,结合平时的观察经验,独立完成 预习案,并浏览整导学案,熟悉导学案。在教学过 程中,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 学。
学案
导案
⒈试一试。
7÷13= 8÷7=
5÷6= 10÷9=
⒉填一填。
⑴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
人分得( )块,把3块月
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
糕,看图,这两个四分之一一
样吗?为什么?
6、小结:两本书的三分之一
中,因为两本书的厚薄不
同,因此结果不同。在这
里,要把书看作单位一。
在蛋糕的问题上,也是由于
蛋糕本身的大小不同,因此
它们的四分之一也不同。要
把蛋糕看作单位一。
由此可以看出,单位一不
同,所表示的分数的大小和
实际含义也不同。
7、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
○
○ 1○
5○ ○
○1
2、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
号填在括号内)
⑴4的分数单位是,它有 (
)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A.3
B.1
C.14
⑵分子是9的假分数有(
)个。
课
A.8
堂 检
C.7
测 ⑶在填上(
位变成2。
B.9 )个分数单
A.3
B.11
C.8
3、判断对错。(对的
打“√”,错的打“×”。)
⑴妈妈买回一个西瓜,我吃
商,除数做分母,被除数做分子
分数是一个数,除法是一种运
算。
(二)活动二:试一试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 5=( )/( ) 8÷7=(
)/( )5/6=( )÷( )
12/7=( )÷( )(学生独立
完成)
2、怎样把7/3化成带分数?
(学生汇报,说说自己的想
法。)
(四人小组讨论:怎样把7/3化
自(
)块。
主
学 ⑵千米表示把(
)平均
习 分成 ( ) 份,取了这样 的( ) 份。 ⑶千克可以表示1千克的 ( ),也可以表示2千克的( )。 ⒊把下面的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 分数。
(一)活动一:探索分数和除 法的关系 1、把两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 友,同学们都知道每人可以得 到1块,谁来写一写算式? 2、把1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 友,,每人可以得到几块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