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基本问题
当我们上了半天课没有
吃东西的时候,我们肚子
饿
空空的,这个时候我会就
了
空 了
会有饿的感觉。
才
才
请问:是我们的肚子先 空!
饿!
空空的,才有饿的感觉;
还是先有饿的感觉,肚子
才空空的?
再问:等我们用食物把 肚子塞满了,我们还有饿 的感觉吗?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p10
(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思维:如“仁者心动”中的“心”、“我思故我 在”中的“思”、撞到石头的“痛”、 肚空后的“饿”……;
存在: “风”、“幡”、“我在”、“石 头”、“肚空”(客观实在的东西); 不可见的如电磁波、引力、浮力。
人们的思想 思
如:理论、
维
计划、 思想、
观点等主观 意
性的东西
识
存
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 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p11
思维存在有无同一性
思维能正确认
识存在(人能
正确认识世界)
唯 一
标
准
可知论
思维不能反映 存在(人不能 正确认识世界)
不可知论
知识拓展
总结:哲学基本问题两方面的内容
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承认思维能正 否认思维能正
确认识存在 确认识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哲学的两大阵营、派别
注意: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派别
1.“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 形之用”。 2.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3.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4.“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 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 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 6.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p10
准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即思 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p11
――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 知论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我以及世界是客 观存在的,和你 的意识是没有关 系的
1.哲学首先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面内容?
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 学的基本问题?
例析探讨
广州法性寺方丈讲授佛教经学, 和尚们聚精会神听讲。忽然,一阵风 把佛前的幡吹得左右摇晃。一个和尚 说:“那幡在动呢!”另一个和尚却 说:“不对,那不是幡动,而是风在 动啊!”旁边一名叫慧能的和尚闭目 平心静气插嘴道:“不是幡动,也不 是风动,是你们的心在动呀!”
《见与不见》 —仓央嘉措
物质决定意识 ——唯物主义
当我们上了半天课没有 存
吃东西的时候,我们肚子空 在 饿
空
空的,这个时候我会就会有
了
了
饿的感觉。思维
才 空!
才 饿!
请问:是我们的肚子先
空空的,才有饿的感觉;还
是先有饿的感觉,肚子才空
空的?
再问:等我们用食物把 肚子塞满了,我们还有饿的 感觉吗?
先有存在才有思维,存在决定思维。
形——物质存在的东西。 形神 天人之辩、名实之辩、有无之 神——意识思维的东西。 之辩 辩、理气之辩、心物之辩等。
形与神谁先谁后的问题,谁决定谁的问题。 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p10
何为世界本原
存在决
定思维
唯 准一
标
唯物主义
思维决 定存在
唯心主义
哲学的两在阵营
子非鱼,安知鱼之 乐?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子固非鱼也,子不知 鱼之乐,全矣。
鱼出游从容,是 鱼之乐也。
子非我,安知我 不知鱼之乐?
庄生梦蝶
庄子有一次梦见自己变 成一只蝴蝶,醒来后,提出 了一个著名的问题:“究竟 是刚才庄子梦见自己变成蝴 蝶呢,还是现在蝴蝶梦见自 己变成了庄子?”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复习回顾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1)三个关系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关
于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世
界
观 的
① 从哲学本义上:
学 说
② 从哲学作用上:
(2)一个概念 ③ 从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上,
④ 从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上,
⑤ 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上,
心动与幡动,反映了两个世界的关系:一个是我
们头脑中的世界,一个是我们头脑以外的世界(包括我
们自身、自然界、人类社会)。这一关系,对应的正是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学科网
一天,贝克莱和 友人约翰生博士散步, 讨论“存在就是被感 知”的问题,不小心 碰上了一块石头。
约翰生博士便问 道:“在碰到这块石 头、产生痛觉以前, 它是否存在?”
只要闭上眼睛,世界 上就没有什么悬崖
世界是依附我的意识 而存在的,只要我不 去想,它就不在
意识决定物质 ——唯心主义
形神之辩
南北朝时期,齐朝宰相肖子 良的府内,名流云集,高僧满 座.他们迷信佛教,大谈因果 报应,宣扬人死后精神不亡. 范缜挺身而出,指出:”形存 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他把 肖子良等一帮王公名流驳 得哑口无言.组卷网
7.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王充) 8.画饼充饥、心想事成。 9.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 是生成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 10.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王守仁) 11.水是万物之原,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 12.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 13.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意识以外的
在
一切事物如: 地球、 生 物、
物 质
环 境、 国 情、磁场等可 见或不可见的
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的客
观实在。
注意:
①“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 “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②“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同于“物质和意识 的辩证关系”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
③哲学上讲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 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是相对于意识现象而言 的,它既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也有看不见摸不着的; 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无论什么形态的均要具备 “客观实在性”。因此,不能把哲学上的“物质”等 同具体的物质形态
我们凭感官感知到的这个现实世界究竟是否真的存在着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庄子认为,我们在梦中会把不存在的东西感觉为存在的, 证明我们的感觉很不可靠,那么,我们在醒时所感觉到的我们 自己以及我们周围世界的存在也很可能是一个错觉,一种假象。
庄子由此进一步推理,得出人是不可能认识这个世界的一 种哲学理论。这就是不可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