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信号施工规范标准
5 表示系统的动接点与静接点的接触深度,不 得小于4 mm,与静接点座应有2 mm以上的间隙; 当挤岔时,定、反位 接点应断开。
6 检查柱落人检查块缺口内,两侧间隙为1— 2mm。
7 摩擦联接器的调整应符合下列要求: 1)道岔正常转换时,电机不空转。 2)道岔尖轨因故不能转换或转换中途受阻时,
2
站线信号机
3 继电
正线
4
器 1100以上
站线
5
箱 及
350-1100(含1100)
6
表
200--350(含350)
7
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5--200(含200)
器
8
等
25以下
限界标 准
2440
2150 2440 2150 1875 1725 1500
1400
说明
所属轨 道中 心至 设备 突出 边绝 缘
2地面固定信号机
2.1.4 高柱信号机机构应垂直于地面装设.在 距离钢轨顶面 4 500MM高处用吊线坠往下测量, 倾斜量不应大于36MM. 2.1.5 矮型信号机基础应埋设平稳.其倾斜量 不应大干60:1. 2.1.6 信号机梯子中心应与机柱中心—致,信 号机梯子应平直,梯子支架应安装水平。
2. 1.7 信号机各部部件应齐全,小得有破损、 裂纹现象;紧固件应平衡上紧;开口销双臂对
2.1 一般规定 2.1.1 信号机应设在列车运行方向的左侧或其 所属线路的中心线上空。不得已需设于右侧时, 应由施工定、复测的主持部门报铁路局批准。 2.1.2 信号机的设置位置和显示方向,应保证 从列车、车列上不致于误认为邻线的信号机。 2.1.3 发车进路表示器机构的安装位置,应与 其指示的线路外通方向相—致;四个及其以上发 车方向,进路表示器按设计灯光位置排列安装。 矮型双机构的进路表示器不得安装在禁止信号机 构下部。
应使电机
克服摩擦联接力空转。
3)摩擦电流不得大于额定电流的1.3倍。 4)当尖轨密贴基本轨后,摩擦联接器应能消耗 电动机多余的旋转惯性力,但不得出现电动机骤
停现象。
4 轨道电路
4.1 一般规定 4.1.1 具有导电性能的连接两轨条间的配件及
桥梁护轮轨(有移频信号的轨道区段)均应装设绝缘。 轨道电路区段的各种绝缘装置,应保证绝缘良
铁路信号施工规范
1 建筑限界
1.1 信号设备除车辆减速器、限界检查器、 轨道接触器外,任何部分均不得侵入表1.1 的规定。
1.2 在曲线线路上,列车运行速度在120KM 以下时,信号设备建筑接近限界,应按有 关规定进行加宽。
表1.1信号设备建筑接近限界(MM)
序号
设备名称或距轨面距离
1
正线信号机、站线信号机(通过超 限货物列车)
称,劈开角度应为60--90.
2.1.9 混凝土信号机柱顶端及电线引入管人口, 应用水泥、沙浆封严,防止漏水。
2.1.10 信号机构门、变压器箱、电缆盒盖应严 密,密封良好。
2.1.11 在正式运营的铁路线上,新设尚未开始 使用及应撤除尚未撤除的信号机,均应装设信号 机无效标,或将色灯机构向所属线路外侧扭转 90度,关严机构门,并应熄灭灯光。
2.2.6 在竖立信号机柱前,应再次检查机 柱质量,检查机柱有无损伤及超过规定裂 缝现象,确认符合规定时方可使用。
2.3色灯信号机 2.3.1 同一机柱同方向安装的各个机构,各灯位
中心应在一垂直线上,固定机构的托架应安装水 平。 2.3.2 信号机构的色玻璃及透镜必须符合规定 标准,不得有影 响显示的斑点和裂纹,并应清洁、 明亮。两个同颜色灯光,色谱应接近一致。 2.3.3 信号机构的灯座应调整灵活,光源应调 整在透镜的焦点上。灯泡应采用有主、副灯丝的 信号专用灯泡,正常点灯时,应接通主灯丝。 2.3.4 对信号机构至机柱间的电线把应进行防 护,防止雨水浸 入。
4 机柱的弯曲度不大于L/200者(L为机柱长度)。 注:各项裂缝宽度,均以机柱按两规定支点平
放的实测数字为准。
2.2.4 信号机柱安装,必须符合建筑限 界要求,并保证埋设深度。埋深不足部分, 应填土夯实或按设计要求防护。
2.2.5 挖信号机坑前,应先核对信号机 坐标、位置、限界尺寸。确认无误后,再 进行挖坑。
信号机无效标为白色的十字交叉板,板长 1 200 mm 、宽800mm,安装在色灯信号机机构上。
2.2基础和立机柱
2.2.1 矮型信号机基础采用预制的混凝土基础, 基础安装应符合建筑限界的要求。
2. 2.2 高柱信号机应采用环形预应力混凝土信 号机柱,机柱梢径为150m。机柱卡盘采用混凝土 预制件,配U形螺栓与机柱连接,卡盘应埋设于 地下(500±100)mm处。当土壤含水量较大或为可 塑性的砂质黏土,土质不好时,机 柱坑底应增设 混凝土底盘或夯填碎石,防止机柱沉陷。
2.2.3 混凝土信号机柱的使用质量标准应满足 下列规定:
1 裂缝宽度小于0.2mmI,长度小于2/3周长。 2 裂缝条数不超过5条,间距在200mm以上,或
条数超过5条,但裂缝均匀分布,间距在300mm以 上。
3 纵向裂缝不超过1条,宽度在0.2mm以内, 长度小于1000mm,混凝土面无剥落现象。
3.2 转 辙 机 3.2.1 电动转辙机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各种类型道岔所使用的电动转辙机安装装置
应符合相应的设计安装图。
2 动作杆和密贴调整杆应安装在一直线上,并 平行于道岔第一连接杆。
3 当插人手描把或开启机盖时,安全接点应断 开;当锁好 机盖时,该接点应接触良好。
4 移位接触器在道岔正常转换时,其接点应处 于常闭状态;道岔被挤或挤切销折损时,应切断 道岔表示。
3 转辙装置
3.1 一般规定 3.1.1 安装转辙装置的道岔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道岔处轨距的变化不超过限度,基本轨不横
移,尖轨走向灵活一致。 2 道岔应方正。单开道岔(或对称道岔)两尖轨前
后偏差不得大于20mm;复式交分道岔双转辙器及 复式交分道岔活动心轨钝角辙叉不得大于10mm。 3 道岔开程适当,尖轨应能与基本轨密贴。 4 轨枕空档应满足安装装置的安装要求。 5 道岔不符合安装要求时,应由工务部门整治, 以达到转辙装置安装标准。